分享

【经验分享】基于数据挖掘的《医方考》治疗痘证用药规律研究

 经方人生 2023-07-07 发布于四川

痘证亦称小儿痘证,是一类由天花为主、以出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天花现已绝迹,但水痘、手足口病等儿科传染病极易流行,病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究古方治疗痘证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有关痘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法等,后世医家颇有争议,医家各言其论,鲜明地反映了其学术特色,如北宋钱乙首创痘证的“胎毒”病因说。而《医方考》收录治疗小儿痘证的方剂时,常有论述,对病证的处方用药、治疗方法等有着独到的见解,故按《医方考》所论痘证方剂,探究其用药规律。

作为首部方论专著,《医方考》由明代医家吴崐所著,收方广泛,所选方剂的主治疾病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对所选的方剂进行脏腑、经络、阴阳、五行、药性、药味、标本、八纲辨证等多维阐释,并配有证治机理、药物功效等注解,对方剂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故以《医方考》为研究对象。《医方考》对痘证的治疗多有发挥,具一定代表性和创新性:其一,总结前人治疗经验,完善痘证理论。吴崐继承了魏直“痘本于淫火”和治痘“扶正祛邪”的方法,吸取了陈文中经验,将诸多疹性疾病区分开,并创新性地在《痘门第六十九》中提出“小儿壮热,呵欠烦闷,时发惊悸,或吐或泻,手足时冷,面颊腮赤,嗽嚏者,为痘证也”,明确了小儿痘证的症状,并在痘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症状分属五脏的规律:呵欠烦闷属肝,时发惊悸属心,或吐或泻、手足时冷属脾,颊赤嗽嚏属肺,腰痛喜寐属肾,并释“五脏之证尽显者,其痘必多,但显一二证者,其痘必少”。其二,新增了诸多治疗痘证的方剂,魏直《博爱心鉴》“录古人一十四方”,而《医方考》在此基础上将录入的医方增至近六十首,丰富了治疗小儿痘证的方剂。其三,反映了吴崐的气血理论思想,吴崐强调元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治疗重视顾护元气,针对出血之证,则分而治之,补虚火、攻实火,临证治疗时兼顾气虚,气血并调,其思想亦见于《医方考》治痘证诸方。

综上,《医方考》治疗痘证诸方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本研究探讨该书治疗痘证的用药规律,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4.3)录入数据,通过分析得出此类方剂的用药组方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筛选

数据来源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方考》,对《医方考·痘门第六十九》中收录的方剂进行筛选,选取“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中有明确药物组成的方剂,剔除重复、存疑以及“妊娠患痘宜用方考”篇章的方剂。

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学》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血余灰”规范为“血余炭”,“白茯苓”规范为“茯苓”,“赤茯苓”规范为“茯苓”,“白芍药”规范为“白芍”,“赤芍药”规范为“赤芍”,“麦门冬”规范为“麦冬”,“黄耆”规范为“黄芪”,“辰砂”规范为“朱砂”,“甘草节”“炙甘草”规范为“甘草”,“酒红花”规范为“红花”,“灯芯”规范为“灯心草”,“竹叶”规范为“淡竹叶”,“山栀仁”规范为“栀子”,“浓朴”规范为“厚朴”,“枯矾”规范为“白帆”,“条芩”规范为“黄芩”,“紫背荷叶”规范为“荷叶”,“白僵蚕”规范为“僵蚕”,“官桂”规范为“肉桂”,“玄胡索”规范为“延胡索”,“白蒺藜”规范为“蒺藜”,“甘菊花”规范为“菊花”。

采用双人双录方法,筛选后输入Excel2019,审核无误后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4.3)并进行药物频次统计、中药属性统计、药物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

收录处方52首,涉及药物102味,总频次为323次,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甘草(29次)、当归(19次)、人参(15次)、白芍(13次)、川芎(11次)等,见表1。设置置信度≥0.1,支持度≥0.02,绘制药物关联网络,见图1。

图片

图片

甘草有除邪热、利血气、解百药毒的功效,其功效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后世医家常认为甘草生寒熟温,生用清热,熟用补虚除虚热,故《汤液本草》言甘草“生用大泻热火”,《本草约言》亦云其“生用性寒,能泻胃火,解热毒”。李东垣认为甘草熟用能除虚热,在补中益气汤中加以运用,并释炙甘草“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除清热外,甘草亦有解毒疗疮之效,其用分生甘草性凉,清热疗阳毒证之疮疡肿毒;炙甘草偏于补中益气,适于生肌和正气虚不能祛邪外出者,《本草约言》有“红肿未溃者,宜生用,其已溃与不红肿者,宜蜜炙用”,《药鉴》亦认为甘草治疗痘证重在“和”:“痘家用之解毒,以和中健脾。”针对痘证一类疾病发作迅猛,火势猛烈,常煎灼血液,耗津伤气,加之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其治需缓解火势,兼有补虚益气,不可用大寒之药损及小儿脾胃,而甘草甘味以缓,生甘草性凉又可清热,炙甘草健脾益气,故多以此药疗痘证。吴崐所言“甘草之甘,泻实火而补虚火”,即为甘缓清热补益泻虚火。

《本草纲目》载当归有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亦载其可“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证,酒当归亦可活血通经,而身体虚弱者痘证虽顺,然若不补则正气不足,故吴崐言:“故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以养血。”

人参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医家常论其可通过益气而除火热,《珍珠囊》载其可“养血,补胃气,泻心火”,《医学启源》载人参能“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李东垣治气虚热证亦常选黄芪、人参、炙甘草配伍,补其中,升其阳,以泻除阴火,而痘证发时,常里虚而表实,故用人参健脾益气以补虚,如吴崐言:“邪去之后,中外必虚,人参、甘草急固其虚。”

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自宋代始与赤芍区分,主补无泻,有敛阴益营之力,张元素论其有“和血”之功,《滇南本草》亦载其有“泻脾热”和“调养心肝脾经血”的功效;川芎活血行经,《医学启源》认为其又可“补血,治血虚头痛”,王好古亦称其可“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故痘证十日以上,血气虚弱者,吴崐亦用十全大补汤补其血虚:“芎、归、芍、地、肉桂,大补血也。”

2.2 药物属性

收录药物的四气总频次为310次,其中温出现频次最高(90次),其次为平(59次),其后依次为微寒、寒、微温等,见表2。药物五味出现总频次为492次,其中辛、甘出现频次最高(150次),其次为苦(105次),其后依次为酸、微苦、淡、咸等,见表3。

图片

图片

药物归经总频次为840次,以脾经出现频次最高(166次),其次为肺经(157次),再者为肝经,基本信息见表4。

图片

药物功效总频次为1 042次,以清热解毒出现频次最高(40次),其次为补脾益气(29次)、缓急止痛、祛痰止咳等,见表5。

图片

小儿易寒易热,故其痘证发时不可用大寒之剂攻伐,且痘证发时身体壮热,耗气伤血,易导致气血亏虚,而补气之剂多温,气血得温则行,温药在补虚的同时又可助药行。辛甘温之剂常有补中升阳之功,其中甘味能补能缓,痘证日久多虚,故以甘补之,益其气血,甘缓健脾滋补托毒透疹,而辛味能行能散,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故以其调畅气机消除痘疹,治痘证用辛甘温之剂以补中益气,升举阳气,通行气血。

痘证外因为外感时行邪毒,而肺为娇脏,易感外邪而发病;又主皮毛,故症状显于表,热毒犯肺,气血上涌,故“颊赤嗽嚏,肺之证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生气血以滋四肢百骸,痘证发热太过,损耗脾气,亏损气血,因此“或吐或泻,手足时冷者,脾之证也”,故外邪上犯及肺,下损及脾,并位在脾肺两经。因此医家常论痘证为“胎毒蕴于肺脾,外感引发”,是时病邪郁肺脾,外透肌表而发。

通过药物功效分析可知,清热解毒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祛痰止咳等。痘证受于外感“淫火”,发作时小儿身体之壮热是热毒所致,即吴崐“表热壮盛,此邪实于表也”之论,故治当清热解毒,去其实邪,如药用甘草等。小儿脏腑柔弱,易被火热毒邪伤血耗气,损及脾气,治法当健脾益气,以补体虚,如药用人参、黄芪,痘证发作急骤,亦需用甘药缓之,治当缓急止痛,至于火热与痰相搏而有“颊赤嗽嚏”之症者,治以祛痰止咳。

2.3 药物关联分析

对52首方剂中102味中药进行药物关联分析,得到不同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10条,其中组合频次最高的为人参-甘草(14次),其次为川芎-当归(11次),见表6。

图片

通过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可知,两种药物共现频次最高的一组为人参-甘草,其次为川芎-当归。甘草生用可清热解毒,炙用可健脾益气,故生甘草与人参配伍使用攻补兼施,清热兼可补虚;炙甘草与人参同用可增进其补中益气之功。当归与川芎配伍,能活血行血,亦可疏通经络。而甘草、人参、当归、川芎等药物配伍关系亦可为临床治疗出痘一类疾病提供借鉴。

2.4 药物聚类分析

对前10味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距离类型为绝对值距离,聚类方法为最长距离法),获得3组聚类,C1:甘草,善清热解毒、健脾益气,可用于多种证型的痘证;C2:当归、川芎、白芍、防风,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加减,有补血调血之功,适于痘证日久而致血虚者;C3:木香、肉桂、陈皮、桔梗、人参、白术、茯苓,为《小儿药证直诀》异功散加减,能益气健脾、行气化滞,适于因火毒耗气致气虚气滞者。药物聚类树状图见图2。

图片

3 小结

痘证最早见于《肘后救卒方》,该病多为俘虏战俘所得,故名为“虏疮”,其症状与现代天花病相似。其发作时疮疹遍布全身,色红如火,重而不治者多死,治愈者多留紫黑疮瘢。至隋唐时《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均有论述,《外台秘要》引《肘后救卒方》“虏疮”的内容称:“《肘后》比岁有病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天花病因历代医家多有阐释,葛洪、巢元方等从外因考虑,认为是“外感毒气”所致,钱乙首次提出胎毒是天花的致病内因,后世医家多有继承发挥。至《医方考》论及痘证治疗时,对其病因的认识不拘泥于外感或内伤胎毒,而是分表里、虚实、寒热辨证,兼顾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特点的同时,祛邪与扶正并用,根据不同的病因所致痘证分别予以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祛痰止咳等法。

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通过信息收集与录入、标准化处理、数据挖掘分析等步骤,对《医方考》中52首治疗痘证有效方剂进行筛选、分析可知,书中记载治疗痘证的药物多归脾经、肺经等,性味以温性和甘、辛味最为多见,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祛痰止咳。

文章来源:孔令源,吴越,李昕泽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医方考》治疗痘证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3,47(04):60-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