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

 淮阴语文 2023-07-08 发布于江苏

   

手机

◎陆会凤

手机的最初功能就是方便人于人之间的通话联系。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性能也更智能化。

     一部小小的手机逐步由生活中可有可无的普通物品,一路飙升成了很多人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仅如此,各大品牌手机生产商还在争相走更高端路线,手机的品质越高端,功能就越完善,也就越受消费者青睐。

     现在高端的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替代百科全书答疑解惑,还可以替代电脑完成部分工作,还能上网浏览各类资讯,替代相机拍照录制短视频。自编自导录直播,收看电影电视各类节目。至于各种网络平台交易更是快捷顺畅。总之手机已经包罗万象,无所不能。





     记得十几年前,看到马云在电视上接受访谈时说:不久的将来,人们出行只需要带部手机就可以行遍天下。我当时还将信将疑地对着电视怔怔发呆:会不会太夸张了,一部手机真能解决所有问题?没想到,时间没有想象的那么久,这一天就真的到来了,现在果真是:一机在手,行遍天下!

     然后,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手机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当下许多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沉迷于手机游戏而荒废学业。好多的成年人也不能自律,终日沉迷于手机游戏、手机短视频以及各种肤浅低俗的八卦短讯。玩物必丧志,许多年轻人空闲时间不再忙于充电提升自己,而是被手机消磨了斗志,直接选择躺平刷手机。

     电影《手机》里费墨说手机是手雷!现在看来,智能手机也可以说是电子毒品,它正在慢慢的毁掉部分青少年。

     刷手机会成瘾,本人深有体会,只要打开手机,后台总有迎合自己的内容推送上来,刷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大把时间悄然而逝,等到不得不强行放下手机,早已是头昏脑胀两眼昏花还肩颈酸胀,若没有足够的自律,长时间刷手机,误事且不说,还危害身心健康。

     大街上,往来行人大多数都变成了低头族。步行的、骑车的,甚至开车的,都见逢插针地得空就刷起手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曾经在某本刊物上看到一篇关于“空闲之余你还读书吗”的社会调查,最有印象的是笔者和受访者的一段对话,笔者问街上的年轻人:你平时读书吗,受访者回答:书上的知识手机里都能读到,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读书?刷手机更快捷呀!

    其实不然,读书是人性的一种沉淀,而刷手机只会让人更浮躁。

    这份问卷调查报告有图有数据,前几幅图是在国外街头或等候大厅或机车里捕捉到的人们专心捧书阅读的画面,继而又插入了几幅在国内同样场所,国人们基本上都是在低头刷手机的组图。国内外两种情况做实图比较,可见笔者用心。我当时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这份调查问卷以点盖面,有失偏颇。

     前几天去苏州旅游,随手揣一本书在行李袋里,想着留在高铁上翻阅,当然我带书也并不是因我有多爱读书,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只是我不想眼睛长时间被手机光频伤害。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刚好可以安安心心地看会书。

     返程的时候,天下着雨,因怕交通拥堵而误了行程,提前近两个小时进站候车。很庆幸自己随身带本书来,坐在喧闹的候车大厅里可以独自看书躲清静。快到上车的节点时,为了缓解久坐的疲劳,我起身顺着候车大厅走一圈。环视一周,我惊讶的发现,诺大的候车大厅,数以千计的候车人群里,除了个别聊天说话的人,不管男女老幼,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在握,低头凝神专注地玩着手机。苏州可是有千年文化底韵的古城啊,在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阅读的场所,竟然没有一个捧书阅读的人。这样的场景,让我不由生出一些忧虑和困惑。





     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更迭,手机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对于一大部分不太能自律的普通人来说,手机的高度智能化到底是福还是祸?当前风行的这种手机娱乐,是谁之过?“娱乐至死”虽还不至于,但长此以往,又怎能不让人忧心呢?



陆会凤,自由职业者,喜欢阅读,旅游。写写随笔,记录生活点滴,感悟人生冷暖悲喜。愿以文字的方式温暖人生。

安澜文学

图文:网络

排版:岁寒善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