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是顺其自然

 王颂格 2023-07-08 发布于河南

大道至简是顺其自然

作者:王颂格

      人生,高低起伏,有时经历顺境,有时经历逆境,但核心因素在于一个人心境的修炼程度。

       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右翼政治家撒切尔夫人著有经典名言: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所以然,人贵于修心,修言,修行。修心在于看淡一切,一半追求,一半释怀;人有千算,天只一算,顺应世间规律,顺应世间天道!

       《孟子·公孙丑上》出自一汉语成语即《揠苗助长》。宋国有一农夫因恐忧自家种植禾苗成长速度慢,未长高,而此农夫则一株一株地把禾苗往上拔高,从而使禾苗快速成长,理想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结果却相反,当农夫把禾苗往上拔高后,再次看禾苗的成长时发现,禾苗十分低垂,面临即将枯萎的局面。此汉语成语则告诫我们,事物成长及发展应当顺应规律,顺应自然,切莫欲速,从而产生不达的效应。禾苗的成长犹如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一般,我们应当照顾好婴儿,婴儿从而一天一天地成长,并长大成人。水滴石穿非一日之成,罗马之建非一日之成。由此得出,顺应自然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曾创作一寓言故事为《庖丁解牛》。庖丁是一位厨师,有一次在给文惠君宰牛时,他手所接触之地方,肩膀所靠之地方,脚所踩之地方,膝盖所顶住之地方,与刀子刺穿牛体时,产生和谐动听,合乎音律之美的声音,既合乎《桑林》舞曲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章的节奏。文惠君赞叹道:“你的技术如何高明到这种地步呢?”厨师庖丁答道:“我所喜好的,是道,它比技术进一步了。我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无一不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头的牛了;现在呢,我用精神去接触牛,不再用眼睛看它,感官的知觉停止了,只凭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天然的结构,击入大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着牛体本来的组织进行解剖,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过,何况那粗大的骨头呢!好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断骨头。现在,我的这把刀用了十九年啦,它宰的牛有几千头了,可是刀口像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因为那牛体的骨节有空隙,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度,把没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它对于刀的运转必然是大有余地的了。因此,它用了十九年,刀口却像刚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

     虽说是这样,每当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它难以处理,因此小心翼翼地警惕起来,目光因此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放慢了,使刀非常轻,结果它一下剖开了,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我提着刀站起来,为此我环顾四周,为此我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把刀擦拭干净收起来。”

      由此可见,懂得顺其自然,顺应万物之规律者,可谓卓越非凡!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于顺其自然存在偏差,人们往往认为是消极怠慢、破罐子破摔等一类词语,视为一种消极情绪的表化。

      在这样的语义环境下,却不能领悟到真正涵义。道家常言:“天人合一,顺其自然。”顾名思义,即立于天地之间,追寻并把握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最终做到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平衡发展与和谐统一。

      人生总有顺逆境,其一,面对顺境,应当谦虚;其二,面对逆境,应当奋勇。我们应当怀抱着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的心境去生活,这样的人生会很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