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有人把“虚拟数字人”,讲清楚了!

 敦厚书屋 2023-07-0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来源:节选自《虚拟数字人3.0:人“人”共生的元宇宙大时代》,中译出版社授权发布

只要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一个终端,就可以通过连接进入计算机模拟的另一个三维世界,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中拥有自己的分身。——《雪崩》作者 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

毋庸置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正一步步推动着我们向数字化生存的方式演进,移动互联时代正向沉浸互联的元宇宙时代转变,人人拥有“虚拟分身”,进入元宇宙成为可能。除了虚拟分身,交互更自然、更智能的虚拟数字人(Metahuman)也以虚拟偶像、虚拟主播、数字员工、虚拟学生等虚拟身份纷纷进入大众视野,社交、购物、娱乐等方式皆在重塑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交互体验将发生重大变革。在元宇宙时代真正到来之前,虚拟数字人的千亿级产业生态正逐步形成,虚拟数字人与人类共存的时代正式来临,元宇宙里的“元人类”正在集结。

那么究竟什么是虚拟数字人?虚拟数字人又将如何发展?

01:

什么是虚拟数字人

从一场演唱会说起

早在 2015 年,中国台北小巨蛋体育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时空演唱会——《如果能许一个愿望·邓丽君 20 周年虚拟人纪念演唱会》。台上的“邓丽君”以一袭红裙亮相,一颦一笑美丽如初,唱着《甜蜜蜜》等老歌,还与现场的表演嘉宾费玉清“同台”对唱了两首经典名曲,台下7 000 名歌迷听得如痴如醉。在那个“恍若重生”般的场景中,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间的边界仿佛消失了,有观众甚至认为这是邓丽君的生前录像。

作为全球华人的超级歌后,邓丽君甜美的歌声温暖了无数人,粉丝遍布世界各地。如果说扎克伯格描述的是真人复刻的场景,那么这场演唱会则是在邓丽君香消玉殒 20 年后,通过虚拟数字人技术将她“复活”,又把她带回到我们身边。我们不禁可以勾勒这样一幅具有想象力的图景:无论是真实或虚构的人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拥有虚拟分身,进行任意互动,而这个虚拟分身将可以永生。

这个虚拟世界被称为“元宇宙”。不同于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元宇宙一般是指平行于现实世界又能与现实世界发生联动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相当于一个虚拟社会,包括虚拟数字人、虚拟场景、虚拟经济系统和新的数字文明等。我们借助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的软硬件一体化设备就能穿梭其中,体验到既科幻又现实的数字生活。“复活”的邓丽君使得科幻界和科技界都在讨论类似话题,比如我们能否走进科幻电影中的幻境,任意遨游;我们能否让已故的诗人复活,在元宇宙里与李白对饮三百杯,一起吟诗作赋。这些场景都是元宇宙和虚拟数字人的发展方向,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互联网巨头如 Meta、腾讯、百度以及英伟达,在建构其元宇宙版图时无一例外都优先布局了虚拟数字人,推出了各自的数字人创作平台,如英伟达推出了 Omniverse Avatar。

那么,虚拟数字人到底是什么?具有什么重要特征?与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

从技术角度看,虚拟数字人是指通过计算机图形学、语音合成技术、深度学习、类脑科学、计算科学等聚合科技创设的,并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如人的外观、行为,甚至思想或价值观)的虚拟形象。

从未来媒体形态和服务模式看,聚合科技带来语义传播与无障碍传播的新空间,由此诞生的虚拟数字人将作为新媒介角色,广泛应用在元宇宙新生态中,担任着信息制造和传递的责任,是元宇宙中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孪生关系的新介质。

虚拟数字人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具有人的虚拟形象,需要借助物理设备呈现,但不是物理实物,这是其与机器人的核心区别;二是具备独特的人设,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三是具备互动的能力,未来虚拟数字人将能够自如地交流、行动和表达情绪。

虚拟数字人的分类

虚拟数字人是一个统称,又称为虚拟人或数字人,按不同的应用场景又可以分为虚拟偶像、数字员工、虚拟主播等。虚拟数字人的商业化已经走上快车道,在现实实践中按照技术、应用、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图 1.1)。

从技术层面,虚拟数字人可以分为真人驱动型、智能驱动型两大类。真人驱动型强调“人机耦合”,是目前相对成熟的一个领域,发展到完全的智能驱动需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过程。

图片

真人驱动型虚拟数字人采用“CG 建模 + 真人动作捕捉”方式构建,可以看作是传统影视制作 CG 技术的延续。在完成原画建模和关键点绑定后,虚拟数字人由动作捕捉设备或摄像头基于幕后的“中之人”的动作和表情驱动,赋予虚拟数字人动作、表情、语言,并完成表演、现场互动、直播等。近年来算法上的进步大大降低了动作捕捉的设备门槛,也降低了虚拟数字人的使用门槛,虚拟数字人在虚拟偶像塑造、虚拟直播等场景中被大量使用,这是当前行业最常用、也将长期存在的驱动模式。该类型主要攻克的技术难点是“中之人”的微表情、微动作的捕捉以及展示的稳定、流畅。

智能驱动型虚拟数字人,依托深度学习方式,可以实时或离线驱动眼部、眉毛、嘴部等的面部表情,以及语言、动作等。智能驱动可以让虚拟数字人通过学习数据,拥有真实人类的动作、表情甚至是“记忆”、思想等,形成独特的“人设”,获得独特的技能,并可自主完成对外互动与输出,是虚拟数字人的技术发展方向。该类型目前主要是“工具人”,例如虚拟客服、虚拟助手、虚拟导游等,主要基于知识图谱进行服务,其技术难点主要是语音合成的真实性、能否精准识别使用者、交互者的需求。而完全的智能驱动型虚拟数字人,包括人设、人的思想记忆及主动互动与输出,技术门槛高,是技术型公司攻坚的难点。

从应用层面,虚拟数字人主要分为服务型、表演型和身份型三大类。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在企业中被更广泛地使用;表演型虚拟数字人则因虚拟偶像、明星虚拟分身等更具流量吸引力和商业想象空间;身份型虚拟数字人最具市场想象力,因为未来元宇宙时期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分身。

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强调功能属性,如虚拟主播、虚拟教师、虚拟客服、虚拟导游等,也包括具有陪伴、关怀价值的虚拟助手、虚拟关怀师等,主要为物理世界提供各种服务,在经济生活中具有创新、降本增效的特征。

表演型虚拟数字人强调偶像属性,虚拟偶像属于此类型,当前主要被应用在娱乐、社交、办公场景中,如虚拟偶像演唱会、虚拟直播等。

身份型虚拟数字人强调身份属性,是物理世界的“真人”进入虚拟世界、元宇宙中的 ID,也被称为数字分身、虚拟分身。在元宇宙中,身份型虚拟数字人具有广阔的使用场景,当前主要应用在娱乐、社交、办公场景中,如虚拟社区、虚拟会议等。

从呈现方式层面,虚拟数字人主要分为卡通型和超写实两类。卡通型虚拟数字人的身份皆为“虚构”,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其语言、动作、表情等都具有“人的行为模式”目前,卡通型虚拟人在二次元、游戏、卡通动画中应用较多,具有制作、运营成本低以及量多的优势。

超写实虚拟数字人是当前主流的发展方向,通过精细设计、技术合成,尽可能贴合真人形象。从诞生之日起,超写实虚拟数字人就绕开了“二维”“卡通”等特点,其高清人物建模、服装及专属饰品设计、专属场景设计等更具数字资产属性。因其具有“超写实”的特点,可与物理世界中的人物身份一一对应,在当前更具代表性,更可能成为未来人群与元宇宙场景链接的新工具。

02:

虚拟数字化人进入3.0时代

腾讯曾发布过一份研究报告,其中,在一项“00 后提及最多的偶像 TOP30”的排名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洛天依,排在第二位的是初音未来,虚拟偶像已经超越真人偶像成为“00 后”最喜爱的偶像类型。虚拟偶像最初诞生时,并未获得如此多的关注,而仅仅是以虚拟歌姬的身份吸引了一些粉丝。以虚拟偶像为例,从“圈地自萌”到破次元壁的发展过程,让我们一窥虚拟数字人从萌芽、发展到如今快速爆发的发展历程。

图片

虚拟数字人 1.0 :萌芽于 20 世纪 80 年代

“你还记得吗?我们目光交汇的时刻”

“你还记得吗?我们牵手的时候”

“那曾是我们爱的旅途的起点”

虚拟歌姬林明美的歌曲《可曾遇到爱》敲开了许多“80 后”的记忆之门。作为日本动画《超时空要塞》和《太空堡垒》中的女主角,林明美在动画中的身份是一名宇宙歌姬,在动画大火之后,制作方又顺势用她的身份推出了音乐专辑。该专辑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并成功打入当时的知名音乐排行榜 Oricon,林明美也由此以虚拟歌姬的身份成功出道。日本媒体更在 1990 年为她率先提出了“虚拟偶像”概念。

20 世纪 80 年代是虚拟数字人的萌芽期,人们尝试将虚拟人物引入现实世界,而林明美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一时期,虚拟数字人的制作依赖手绘,制作过程繁琐,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因此主要由动画制作公司承担,呈现方式也是纸片人式的“虚拟艺人”,应用也十分有限,粉丝无法与其进行互动,更无法参与创作,虚拟数字人仍处在概念萌芽时期。

虚拟数字人 2.0 :发展于 21 世纪初

时间来到千禧年之后。还是在动漫文化盛行的日本,随着 CG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的发展,CG 合成的二次元少女“初音未来”在 2007 年“出道”,旋即以歌手身份出专辑、办全息演唱会,引发了第一波全球范围的虚拟数字人关注热潮。

初音的意思是“初次的声音”(初めての音),“初音”也象征着“出发点”。初音未来源于“最不务正业公司”雅马哈的探索。这家最早专门从事钢琴修理的钢琴店,技术精湛、醉心研发,创造出了音乐软件、家具、引擎、摩托车、飞机、卫浴等系列产品。初音未来的内核就是以雅马哈语音合成软件 Vocaloid 为基础开发的音源库,创作者输入原创词曲,音源库就会将歌曲唱出来,最终成为初音未来的歌曲。这也奠定了虚拟偶像的养成型孵化模式,粉丝可以直接参与虚拟偶像的成长过程,为其创造价值。基于这种模式,初音未来吸引了大量粉丝。同时,粉丝不断创作,获得参与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初音未来也越来越受欢迎,“虚拟偶像”运营进入良性循环。

初音未来火爆至今,甚至拥有了全球粉丝节“初音日”——初音的日语读作 Miku,在日语中与 3 和 9 的读音相同,而 3 和 9 在日语中又与 thank you 近音,因此 3 月 9 日被当作初音日,粉丝们在这一天举办各类庆典活动,而最大的期待则是来自初音未来的“感谢祭”(表达感谢的庆典、见面会等活动)。因为初音未来可互动、可陪伴具有超高人气,一位名为近藤显彦的日本宅男甚至与她举行了婚礼。虽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与一个虚拟人物结婚的行为,但初音未来的众多粉丝却对他们的婚姻表示了支持,并为此创作了很多可爱的漫画作品。

可以说,初音未来凭借“一己之力”让虚拟数字人开始真正进入大众视野。至此,传统手绘逐渐退出制作方式,取而代之的是 CG、动作捕捉等虚拟数字人“基石性”的技术;在运营上,虚拟偶像的养成型孵化模式,让更多的粉丝参与创作,粉丝愿意为自己的虚拟偶像买单,也让虚拟数字人真正拥有了市场潜力,为撬动这一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尝试。与此同时,虚拟数字人逐渐达到了实际应用水平,基于真人动作捕捉技术形成的数字分身也开始出现,主要应用于影视娱乐行业,利用影视娱乐业的吸金效应,虚拟数字人的技术方、制作方、应用方、运营方等参与者越来越多,内容逐渐丰富,产业链初现雏形。

虚拟数字人 3.0 :爆发于元宇宙初期

2021 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虚拟数字人进入快速爆发期。2021 年 10 月 31 日,抖音上一位自称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一夜爆红,靠第一条视频就登上热搜,获赞量达到 360 多万,同时涨粉上百万。视频开始,柳夜熙背对着镜头,坐在化妆台前梳妆打扮,引来不少人围观。大家都在举着手机开着闪光灯拍摄。突然,柳夜熙转过身来,周围的人群都被吓退了几步,只有一个街头酷炫小男孩大胆地走向前,并发问:“你在这里化这么丑的妆是为了吓人吗?”借此带出了柳夜熙的身份——美妆达人。小男孩又问:“你是人吗?”……

这个视频还贴上了虚拟偶像、元宇宙、美妆等话题标签,为网友提供了讨论话题,也使话题不断发酵传播,比如什么是元宇宙。

不同于过去虚拟偶像的出道方式,柳夜熙的出道方式就是依靠抖音短视频,非常简单直接,凭借有故事感的剧情、精致的虚拟人模型、妆容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连续发布几个短视频之后,截至2022 年 2 月 13 日,柳夜熙的粉丝数达到了惊人的 862 万,甚至让多数真人明星都望尘莫及。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消费级智能硬件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普及,虚拟数字人产业将进入快速爆发期。正如智能手机的普及引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VR、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等头显连接虚拟与现实的硬件设备出库量大幅提升,使得虚拟数字人加速走进生活。

这一阶段的虚拟数字人与过去的显著区别是,虚拟数字人的制作水平、软硬件技术和设备得到跨越式升级,虚拟数字人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众多创业公司开始涌现,Meta、微软(Microsoft)、英伟达、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无一例外都将虚拟数字人的创建作为元宇宙的重要元素和核心突破口,如 Meta 研发了 Avatar 平台、英伟达创建了 Omniverse Avatar虚拟形象开发平台。虚拟数字人在应用场景上不断拓展,开始在影视、传媒、社交、游戏、金融、教育、文旅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虚拟偶像、虚拟主播、数字员工等更是进入了商业化阶段,成为元宇宙赛道中的热门,开辟了数字经济的一片大蓝海。

03:

虚拟数字人的终局是元宇宙

虚实相生的美丽新世界

2020 年初,美国《时代周刊》(Time)发布新刊,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第 6 次成为封面人物。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封面选择的并非是马丁·路德·金过往的照片,而是选择了由好莱坞影视特效公司联合真人通过虚拟人技术创作完成的肖像。除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外,这一虚拟形象也会用于沉浸式体验《游行》(The March)中,通过约 10 分钟的虚拟现实影像,重现马丁·路德·金的经典演讲《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

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数字人的“造人”成本在急剧降低。在落地应用方面,超写实虚拟数字人的整体颜值在快速提升,其外形、性格、人设都可以无限接近完美,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一点在娱乐、游戏、服务行业尤为重要。同时,虚拟数字人具有规模化、可复制的特点,其应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并且无需休息,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此外,虚拟数字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变换形象,掌握并运用多方面的技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基于以上优势,虚拟数字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在影视、传媒、游戏领域的深度应用,虚拟数字人也开始逐步在电商、金融、教育、医疗、文旅等场景有所应用,不少企业陆续推出了自己的虚拟数字员工或虚拟 IP 为企业和产品代言,这项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虚拟数字人多场景应用的融合,将出现一个无限接近现实的虚拟世界,一个虚实相生的美丽新世界。

当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都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投射在元宇宙中,当海量“非现实”的想象场景在元宇宙中被建立,人们通过“虚拟分身”可以任意实现时空切换:一方面可以在元宇宙中做任何在现实世界中能够做到的事情,如和家人、朋友吃饭逛街、与同事一起开会工作、在购物平台上购物等;另一方面还可以“恣意驰骋”,如瞬移到阿尔卑斯山滑雪、和相隔千里的朋友一起看演唱会、与“蝙蝠侠”共进午餐等。当元宇宙中可以实现工作、生活、社交,那么它也便成为虚拟数字人的终极“活动场”。

这样的场景并非遥不可及。

“2023 年,1 700 万个虚拟人类已经进入一座座避世之岛。”小冰公司 CEO 李笛在第九代小冰发布会上宣布上线“小冰岛”,这是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和真实人类“混居”的社交 App,自 2020 年该公司推出虚拟男友、虚拟女友、虚拟亲友产品以来,用户已经通过这些产品创造出 1 700 万个虚拟人,其中有 26.1% 的虚拟人是被用户当作真实人类的替身创造出来的。在这个岛上能做什么?你可以作为真实人类上岛,可以和虚拟岛民聊天八卦、交流情感,可以和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日常和作品,可以拥有共同的朋友圈、相互点赞和评论,可以一起吐槽老板。当你不想进行社交时,你也可以在岛上游走,看看其他岛民在做什么,或者只是在小冰岛听听海浪声和风吹过森林的声音,然后冥想或睡去。

虽然李笛强调“小冰岛”既不是游戏,也不是元宇宙,不希望“什么都能承载”的元宇宙概念影响产品设计和技术迭代,但更多人将“小冰岛”作为体验元宇宙的一个窗口,参与其中。

人人相关的新风口

2021 年 8 月,英伟达公司透露,在 2021 年 4 月 CEO 黄仁勋的一场直播演讲中,实际上出现了 14 秒黄仁勋的虚拟形象。而这一尝试之所以能够在众目睽睽下瞒天过海,不仅在于超写实的虚拟数字人形象,也在于超级逼真的虚拟场景。在这 14 秒的直播中,不仅出现了黄仁勋本人的虚拟形象,甚至直播背景中的厨房场景都是通过虚拟技术合成的,过于逼真的虚拟数字人形象和场景瞬间引发了人们的诸多讨论,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除了单个的虚拟数字人和虚拟场景,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人、物、景都可以复刻在元宇宙中,这无异于开启我们的“第二人生”。

然而关于虚拟数字人的未来延展远不止于此。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唯一的,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是有限的。但在元宇宙中,人们可以有多样的虚拟分身,不仅可以以自己的真实形象作为虚拟分身,也可以改变容貌、身高、性别甚至物种,以多样的形象体验多彩的虚拟世界,甚至可以自己创造虚拟世界。

虚拟数字人的多元、互动、无界等属性进一步拓展了元宇宙的边界;而当虚拟数字人和虚拟场景相融,人们能够以虚拟身份更自由地工作、社交、生活时,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才最终形成。

而就在当下,虚拟数字人已经来了,成为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如果说互联网的终局是元宇宙,那么虚拟数字人就是触手可及的当下。

当下是虚拟偶像频出的造星时代。虚拟歌手、虚拟主播、虚拟主持人逐渐成熟,爱奇艺等平台甚至推出了虚拟偶像选秀节目,集结来自众多公司的虚拟 IP,进行“虚拟偶像秀”。在企业端,淘宝、王老吉、哈尔滨啤酒、百信银行等品牌开始纷纷推出自己的虚拟数字员工,试水品牌宣传、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助手等领域。

当下是企业跑步入场的卡位时代。虚拟数字人作为元宇宙的“通行证”和基础设施,吸引了 Meta、腾讯等平台型公司布局制作引擎和生态平台,推动虚拟数字人技术、制作、运营类公司拥抱风口,文娱、旅游、金融、教育等应用公司则纷纷推出炫酷案例,产业链条逐步形成。

当下还是虚拟数字人进入生活的时代。虚拟管家、虚拟老师、虚拟家庭医生、虚拟个人教练等开始陆续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能够提供陪伴、关怀等精神需求的虚拟数字人也有望成为独居人群、老龄人群的福音。

远方不远,未来可见。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 技术等的兴起及应用,在市场有需求、企业有布局、技术有支撑的综合作用下,虚拟数字人终将成为人人相关的新风口。二、阿里巴巴:电商阵地的头雁

2021 年 10 月 19 日,阿里巴巴 2021 年度云栖大会在杭州举办。达摩院 XR 实验室负责人做了《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的主题演讲。

根据阿里巴巴官网介绍,XR 实验室致力于探索新一代的移动计算平台,即XR眼镜以及基于新移动计算平台的互联网应用技术,推动显示、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性革命。在“新显示”和“新交互”的场景下探索各种互联网应用,构建一个让人类可以沉浸式体验的虚拟世界,并与真实的物理世界融合和联动。XR 推出了全息商铺、AR 平行世界和 IDC 智能运维机器人等产品。

XR 实验室将元宇宙划分为四层,并且每个层级都可以并行发展。

第一层是全息构建,在虚拟世界构建地图、人、物模型,并在终端硬件上进行显示,诸如现在市面上已有的 VR 看房等应用。实际应用:XR 实验室与天猫已经合作构建了全息店铺,用户可以足不出户而逛遍天下。

第二层是全息仿真,虚拟世界的人、物模拟现实世界的动态,让虚拟世界无限逼近真实世界,诸如现在市面上已有的 VR 游戏、数字孪生应用等。目前阿里巴巴没有实际应用的例子,但已经有不少公司在做虚拟人模型。

第三层是虚实融合,虚拟世界的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显示,技术本质是构建整个世界的高精度三维地图,并在这一地图上准确地实现定位、虚拟信息叠加等。实际应用:XR 实验室与松美术馆合作搭建了 AR 艺术展。

第四层是虚实联动,虚拟世界的行为可以在现实世界产生反馈,通过改变虚拟世界来改变真实世界。实际应用:XR 实验室研发出了一款苹果采摘机器人。“我们可以让机器人接收来自虚拟世界的任务指令,让它到物理世界执行各种任务;也可以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为虚拟世界模型更新提供实时数据。”

阿里巴巴的业务核心在于电商。根据已经披露的资料,阿里巴巴将围绕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以及支付宝,逐渐打造自身的元宇宙平台。三、B站:拿下洛天依,构建国内最大虚拟主播社区

2020 年初,B 站的跨年晚会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拉开序幕,作为 B 站的超人气虚拟偶像,洛天依与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方锦龙跨次元合作,共同演绎了一首《茉莉花》,颇受好评,B 站视频播放量超过 380 万。

作为国内二次元文化的聚集地,B 站频频发力,深度布局虚拟数字人,基于虚拟偶像、虚拟主播形成了国内最大的虚拟数字人社区。

自增持洛天依母公司,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后,B 站终于拿下了洛天依这一超人气虚拟偶像,并将其打造成“当家花旦”。日本有许多知名的虚拟偶像,在我国也具有很高知名度。为了获得更大影响力,B 站邀请了众多虚拟偶像入驻 B 站,如绊爱、织田信姬、本间向日葵、月之美兔等,这些虚拟偶像入驻 B 站后,都成了B 站的虚拟 UP 主。同时,B 站也签约了不少国内公司推出的虚拟偶像,比如默默酱、战斗吧歌姬等;此外,B 站也根据自身聚焦二次元的定位打造了自身的虚拟代言人 2233 娘。除了负责卖萌之外,洛天依还会和 2233 娘这两位活泼可爱的代言人出席 B 站的各种线上活动,作为活动的主持人或嘉宾,为 B 站代言。而在对用户长期的陪伴中,2233 娘也收获了不少粉丝。

虚拟主播则是在 B 站崛起的生力军,与虚拟偶像不同,虚拟主播是直播赛道的“核心玩家”。2020 年初,虚拟主播“菜菜子Nanako”在 B 站出道,她一张口便呈现了极具辨识度的声线,被称为“治愈系小萌神”,而菜菜子的“皮下身份”蔡明老师也瞬间被网友辨认出来,首场直播就冲到了微博热搜前 5 位,出道即“顶流”。借着“菜菜子”的东风,“虚拟主播”这个新名词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中,“虚拟主播 + 中之人”成为 B 站直播界的新势力。据统计,2020 年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约有 4 000 名虚拟主播入驻 B 站。“虚拟主播”具有更灵活、下沉的商业化能力。从应用场景上看,虚拟主播主要基于与用户直面、对接的“直播”形式,通过借鉴真人的才艺表演、做游戏、聊天等,与用户完成交流、互动与陪伴;而虚拟偶像需要通过短剧、歌曲、演唱会、节目等方式积累人气,输出高质量内容,因此输出频率受限。从技术上看,虚拟主播的门槛更低,通过“中之人”设备,他们不需要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 AI 技术,利用面部捕捉、动作捕捉等技术便可以虚拟形象的动态同步,也可以实现更“人性化”的交流效果。从变现路径上看,虚拟主播的成本低、变现快。虚拟偶像在聚集其大量人气前,很难获得稳定或者大额的收入,而虚拟主播依托“直播间”,通过打赏、带货等方式更快、也更直接地获得收入。但 B 站数据显示,虚拟主播的平均月收入低于1 000 元的占比超过 75%,还有很大的运营空间。

UP 主,特别是一批有才艺、有个性却不愿意“露脸”的 UP主,是 B 站发展虚拟主播的独特优势。针对 UP 主,B 站在技术门槛降低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扶持计划,有效推动了 UP 向 VUP的转化,比如“进去的冰糖”就是 VUP 的典型代表。进去的冰糖最初是普通的动画区 UP 主,主要进行《命运—冠位指定》(FGO)等游戏的直播与 MMD 的制作投稿,在 2020 年上半年转型成为直播势 VUP,并加入超电 VUP。而泠鸢 yousa 和 Hanser 则是 B 站知名唱见 a,曾翻唱各类虚拟团体、动漫歌曲和国服歌曲,如今则转生成歌势 VUP。

在 B 站二次元土壤的培植下,虚拟偶像市场除了老牌虚拟偶像入驻,也涌现出 yousa、Hanser 等新生代虚拟偶像;虚拟主播领域则有超过 32 000 名虚拟主播在 B 站开播。更多的虚拟偶像和虚拟主播爱好者向 B 站集结,使 B 站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中国虚拟主播最丰富、聚集度最高的平台”,形成了国内最大的虚拟数字人社区。

基于完整的内容生态、用户基数与虚拟 IP 运营能力,虚拟数字人产业在 B 站形成了良性循环。在庞大的虚拟数字人矩阵之下,B 站一年一度的 BML-VR(Bilibili Macro Link-Visual Release,全息演唱会专场活动)迎来了跨越式增长。根据 B 站公布的数据,在同样举办线下专场的情况下,2020 年 BML-VR 的直播峰值达到 1 087万,相较 2019 年的 666 万,同比增长 63%——在大量线下演出取消的 2020 年,虚拟偶像的粉丝们在 BML-VR 中迎来了一场狂欢。2020 年的 BML-VR 也首次对日本直播,在日本在线弹幕视频分享网站 Niconico 的“非常满意”评价率达到 95.1%,实现了本土虚拟主播向发源地日本市场的成功输出,这也成为 B 站虚拟数字人产业持续发展的新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