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大熊猫遍布大江南北,汉文帝母亲去世后还曾逮来陪葬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3-07-08 发布于河南

▲目前大熊猫分布情况

“国宝”大熊猫目前在全世界也仅有四川省西北部及甘肃、陕西部分山区还有分布,但在我国古代,它的身影除了大西南以外,还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中部多个省份,甚至一直到北京周口店附近。200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还先后在重庆市丰都县、湖北省秭归县等地发现了古代大熊猫的牙齿和骨骼等,最早的甚至距今6000年前。

▲大熊猫往往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山林深处

大熊猫深居简出,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罕见

不过,从现代大熊猫的习性来看,这些家伙习惯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出没在茂密丛林深处,加上它们又不像老虎那样皮毛珍贵、骨可泡酒,也不像麋鹿那样肉质鲜美、极具经济价值,因此山中猎户对捕猎贩卖它们兴趣不大,文人墨客们也就很难有机会看到,因此在诗歌作品里也就几乎不怎么提及。

但这并不代表大熊猫们就彻底远离人群,从目前考古的情况看,大熊猫在某些达官显贵眼里还是颇为喜爱的祥瑞之兽,以至于死后也要让其陪伴左右。1975年6月上旬,在陕西省会西安东南方向的一处耕地上,有农民正在修蓄水池,这里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一系列事件的实际发生地,也是西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的陵寝所在。

▲陈忠实著作《白鹿原》

▲西汉薄太后陵墓

修蓄水池发现太后陵里陪葬的大熊猫

就是在修蓄水池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几座埋葬着陶俑、动物骨骼的长方形土坑。消息很快上报给相关部门,一批考古专家赶到现场,并在土坑的诸多骨骼中发现了一具体型庞大、但从未见过的动物骨骼。恰好在场的一位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他一眼就看出这是大熊猫的骨架。

通过进一步测量判断,这的确是一具成年大熊猫,而且这大熊猫与墓坑中其他动物一样,都被装在已经腐朽的木头笼子中,显而易见是拿来做陪葬品的。与这头可怜的大熊猫一起陪葬的,竟然还有体形更加庞大的犀牛,以此看来一生不得刘邦宠爱,以至于躲过吕后屠刀的薄太后也算晚年幸福,自己儿子汉文帝孝顺自不必说,即使她去世后已是孙子、汉景帝刘启在位,依然对其礼敬有加,不仅尊其为中国正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还在其埋葬南陵时送上如此多的珍禽异兽陪伴。

▲薄太后陵墓出土的新闻

▲大熊猫古装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