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的事情是什么,又怎么把事情做正确 | 读书笔记

 留余1908 2023-07-08 发布于河南

N年前,老板一直跟我说要做正确的事,但是没具体说什么事。当时正好看到《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这本书,按照文中所讲的思路,设计了A事,B事,发现效果还不错,今天分享对我影响最大的两点以及本书主要脉络。

一、成功之路 VS 败者之路

有价值的工作是由两条轴构成,第一轴是议题度为横轴,第二条轴是解答质为纵轴,在这个二维矩阵中,右上方象限属于有价值的工作,即所处理的ISSUE议题度解答质都必须双双提高。

图片

议题度是指在目前的情况下,找出问题的答案的必要性有多高

解答质是指对于该议题度,目前可以提供明确答案的程度

文中提到了一句振聋发聩的提示:对于议题度低的问题,无论多么努力拼命挤出答案,终究也不能提高其价值,只是百忙而已。借着劳力、蛮力往上,沿左边走已达到右上方的解决问题方式,作者称之为事倍功半的败者之路。将永远无法到达右上方有价值的区域。

结果就是忙忙活活一百件事,只有一两件开花结果。

正确的做法是:先提升横轴议题度,再提升纵轴解答质,即一开始就锁定商业与研究活动的对象特别有意义的内容。集中处理正确的问题,才是迈向成功的关键。

图片

二、 数据呈现

分析的本质是比较。在定量分析中,无论多么复杂的分析,都是比较、构成、变化这三种模板加以变化或组合而已。而最最基础的也就是柱子、饼子和条子三种。

图片

虽然只有比较、构成和变化三类,三种模板有多种表达方式(如上图),再与三种模板相乘,变化成无数多种表达样式。而结果就是要有差异,有变化,有类型。

图片

拓展(小技巧):挖掘数据的角度

前面说的饼子,柱子,条子,面对一组数据用谁更合适呢?

在数据属性上,比率用饼子更合适,数量用柱子更合适,走势用条子更合适;

在对比维度上,优势明显用饼子,优势不明显用柱子,没有优势用条子。

图片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样用?

简单来说就是,体量比不过就比增量,增量比不过就比增速,增速再比不过就比增速的增速比如去年对手增率为10%,你是1%;今年他们11%,你是5%,增速的增速就比对手提高了40倍。

图片

再不济还能比单月,单天,单项,所谓达则全面胜利,穷则细分冠军

和对手都不济,就比稳定性,比谁的下滑速度慢,达则逆市上扬,穷则触底反弹

如果就自己不济,那就跟自己比,达则破茧成蝶,穷则我的未来不是梦

这个说的是什么,你懂得。

参考自<圆中的猫头鹰>

三、主要内容

01、什么是有价值的工作?

此处省略,参见第一部分。

02、议题思考(解决问题之前,先查明问题)

查明议题

不能为了解决问题就立即动手尝试各种可能,而是应该从查明议题开始。也就是从讨论什么有必要找出答案开始,并以为此必须先弄清楚什么的思考流程着手分析。

作者还建议建议最好拥有自己的智囊团,很多时候有智囊团会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试拟假说

事先建立具体的假说,主要是因为针对议题找答案、知道所需的信息及该做的分析让分析结果的解释明确化。

表达议题的小技巧:

a.加入主语动词

句子越简单越好。因此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包含主语和动词的句子来表达。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说话时常常省略主语,造成模糊不清。

b. 用“Where” 'what' 'How'代替“Why”

好的议题句型不是用为什么……”这种“Why”问句,大部分是采用“Where” “What ” “How”中的某一个句型。

●“Where”——“哪一边?”“目标在哪里?

●“What”——“该做什么?”“该避免什么?

●“How”——“该怎么做?”“该如何进行?

“Why”句型中没有假说,对于究竟想要弄清楚什么问题的是非黑白并不明确。

c. 加入比较句型

如果是需要查明某某是A还是B”的议题,与其用某某是B”的句型,不如用某某并不是A,而是B的句型。

成为好议题的三要素

a. 属于本质性的选项

发现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

b. 含有深入的假说

推翻常识:要加深假说的程度,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列出人们普遍相信的事项,从中找找有没有可以推翻的部分,或利用不同的观点也可以说明的部分

用新结构理解所见所闻,找到共同点、相关性、群组以及规则。

c. 可以找答案

用于确立议题的信息搜集

信息搜集的技巧:

a. 接触一手资料

没有经过任何人过滤的数据。

b. 掌握基本信息

搜集信息的第二个技巧就是从一手信息中获得感觉,同时将世间常识和基本事项在某种程度上加以整合。

收集信息的经常犯的毛病就是信息过饱和收集,没有进行梳理与分析。

确立议题的五个方法:

1) 删减变量2) 可视化3) 从最终情形倒推、4) 反复问“So what”5) 思考极端的实例

图片

03、假说思考(1) (分解议题并组建故事线)

利用MECE架构查明与分解议题,并编辑、组建故事线。

什么是议题分析?

能提高解答质、让生产力大幅提升的工作就是要发展故事线,并对这个故事线进行图解、制作连环图,这两项结合起来就称作议题分析

如何在议题的起点组建故事线:

a. 分解议题

当分解议题时,注意一定要分解到彼此独立、互无遗漏的程度,而且每个次要议题都要具有本质意义,且不能再往下分解

可以运用一些经典模板辅助我们,例如WHEREWHATHOW”的模板。如果没有合适的模板时就用倒推的方式。

图片

b. 编辑与组建故事线

议题分析的下一个步骤,就是根据分解后的议题组建故事线。为了根据分解后的议题结构以及各个议题的假说立场,确实传达出最终想要说明的内容,必须思考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次要议题。

典型的故事主轴:

  1. 共有问题意识及前提所必备的知识

  2. 关键议题、次要议题的明确化

  3. 针对各个次要议题的讨论结果

  4. 整理上述项目综合性的涵义

故事线的两个模板:

a. 并列为什么

就是针对最终想传达的信息,将理由或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并列的形式列出,以此支持该信息。也有些情况是并排列出各项方法。

b. 空、雨、伞

确认课题、深掘课题、做出结论

”:××是问题。(确认课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查明这里才行。(深掘课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这么办吧。(做出结论)

04、假说思考(2) (图解故事线)

假说思考的第二步,图解故事线。通过找出、意象具体化、发现获得数据的方法,来制作连环图。

什么是连环图?

在思考最终该传达的信息(即经过证明的议题假说)时,要思考什么样的分析会让自己赞同并能说服对方,再遵循故事线提前设计出从上述思考中设想到的内容。

常见的三个模板:比较构成变化(参考第二部分)

具体步骤:

1)找出

制作连环图的第一步就是制作分析的架构,也就是找出。不是单纯针对××进行调查,而是具体设计以什么轴?用什么方式?比较什么数值?

2)意向具体化

输入具体的数值

3)清楚指出获得数据的方法

可以在分析意象的右边写下用什么样的分析办法来实现什么样的比较从什么信息来源获得信息

05、成果思考

具体步骤:

  1. 不要现有答案

  2. 剖析难题

难题1.无法得出想要的数值或证明:首先,进行结构化的推断:不知如何下手,就用前提与架构逐步加以推断。这个推论方法就是著名的费米推论法,这也是借由结构化而找出数值的例子。其次,进行实际走访;最后,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推断。

难题2.以自身的知识或技巧无法让界限明确: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到处问人。只要多听听该领域资深人士的经验谈,很有可能会获得能突破瓶颈的智能或点子。

   iii. 明确找出答案

06、信息思考 (整合传达信息)

推敲故事线:

a.确认逻辑结构

对于整体流程或用于比较的架构,建议也整理成图。

b. 琢磨流程

优秀的简报,是指从一个议题陆续扩展出关键的次要议题后,在不迷失流程方向的情况下,思考也跟着扩展开来。将目标锁定在这样的形式,并在明确的逻辑流程中显示出最终信息,将会更加理想。

若要琢磨整体的流程,建议采用一边彩排、一边整理的方式。先用看图说故事形式的初稿,之后用以人为对象的细腻定案

c. 准备好电梯演讲

假设与CEO共乘一部电梯时,你是否能在下电梯之前的时间内,简洁地说明负责项目的摘要。这项技巧在于以2030秒左右的时间,整合并传达复杂的计划摘要。

图片

图表的基本结构:

  1. 具备依循议题的信息

  2. (论据部分)向纵向及横向的扩展应具有意义

  3. 论据支持信息

图表的三项技巧:

a. 彻底落实一图表一信息原则

这个图表想传达的是什么落实成文字或语言。然后,确认每个图表是否真的各自只包含一个信息,以及该信息是否正确地与次要议题联结。

b. 推敲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轴

图表除了处理明确的议题和次要议题之外,还需要完成明确的比较从而找出答案。

c. 统一信息与分析的表达

仔细研究遵循信息的分析的表达。根据这个分析(论据)来检查是否可明确验证该信息。在此尝试在表达层面修改为充分展现差异程度的方式。所以要以找出最好懂的形式为目标,尝试各种表达方法,思考目前的表达方法是否真的恰当。

总之,就是要摒弃没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在有限时间内交出成果才是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