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有幸结识苏市长,半部宋史的高光时刻都将了然于胸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3-07-08 发布于江苏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784页的一部巨著,终于啃完了,不胜唏嘘,苏轼苏东坡是古往今来,我最喜欢的一位词人,绝对没有之一。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是关于苏轼最详尽解读的一本佳作,书中关于苏东坡、关于三苏父子、关于他所接触的文人圈、他和上级、下级、平级的诗文唱和,他的生平经历、政治主张、为人处事、宦海沉浮,甚至苏轼所处时期,宋朝的民间百态都给予了详尽的描述和展示,《孤星之旅:苏东坡传》不仅仅是一本苏轼的个人自传,还是半部宋史繁华地段的完备攻略解读。

苏轼是宋神宗、宋哲宗时期最有才华,也最著名的文士,他满腹经纶却又被扣上不合时宜的帽子,彼时皇帝一意孤行强化权威,新旧党派激烈争斗,身为一介文官,他不如司马光那样有定力,经常忍不住在闲谈诗文中,讽刺新法和新政几句,因为祸从口出被打压的宦海几起几伏。

苏轼从小县城走入汴京,考中进士,高中第三等,是上一代文坛盟主欧阳修公开推崇的继承人,他敢于公开指责宰之王安石,还能写出第一流的文章、诗、词……他虽然经历坎坷沧桑,但始终秉持着我命由我也由天的豁达乐观,正是这种个性和官场的激烈碰撞,让他的词自成一派——豪放派,无人可超越其上。

宋神宗熙宁十年,苏轼任期已到离开密州,虽然朝中有人举荐,但前有王安石多次诋毁铺垫,皇帝依然对他采取置若罔闻的冷淡,在皇帝看来,苏轼就像之前的欧阳修一样,在民间诗人中有很大的名气和舆论影响,但仅有写作诗文的才能,不懂得治国安邦的方法。

而现实中为官的苏轼,对朝廷的各项政策都是从实际效果出发分析利弊,而不仅仅是从派系理念出发进行取舍,这成了之后他从政的一大特点,但也为自己埋下了祸端。

宋神宗熙宁年二月,苏轼接到任命——知徐州,虽然他已经到了京城门口,但皇帝不允许他入京谢恩,让他直接前去徐州赴任市长一职。

苏轼在徐州虽然任期不长,只有短短的两年,但却留下了许多传说和历史古迹,徐州人至今还把苏轼亲切地称为老市长,“云龙山下试春衣”的十里杏花湖东路,曾经还上过中央电视台,黄河岸边的黄楼,更是文人墨客春天登高望远所在,快哉亭、放鹤亭、东坡石床、东坡祈雪处……均为旅游特种兵网红打卡所在地。

主政徐州期间的苏轼,更是留下了无数的诗词,“旋抹红妆看使君”就是苏轼在徐州祈雨的时候,路过一个小山村所见所闻,当地人招待外地亲朋好友游览徐州,一直习惯将徐州和苏轼并一处论。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没有将视角的切入点,放在苏轼众多的诗词鸿篇上,而是不吝笔墨,将着墨点放在苏轼人生旅迹上,将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作为引线,牵引出宏大源深整部宋史的高光时刻,通过苏轼的一言一行,来剖析苏轼所经历的两个朝代,特有时代背景下特有的军事、文化、外交,涉猎广泛的官场世故、民间疾苦、地土风情、人情世故……像一部文字版清明上河图,展现出了宋朝苏东坡版的世间百态图。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收录了不少难得一见的苏轼抒真迹、宋画古本,让读者面对充满历史沧桑的文字和画作,回望历史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出嫁却遭遇婚姻不幸的18岁女儿,不惜和亲家也是妻子的娘家,撕破脸皮也要为死去的女儿讨还公道,即使放在现在,也是一位好父亲典范……苏轼看到身边的学生王适文采斐然,家境优裕,脾气秉性和弟弟苏辙相仿,就主动做媒将弟弟苏辙的女儿嫁给他……为了长子苏迈的婚事,他甚至放低身价,亲笔求书,求娶同僚好友的女儿……这些细腻入微的两代老父亲舐犊之情溢于言表的细节描写,特别的能打动人。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没有将苏东坡塑造成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神一般的存在,而是将他还原成一个有着寻常人喜怒哀乐愁的词人,亲切感、熟悉感,裹挟着历史的印迹迎面而来……《孤星之旅:苏东坡传》让人读后欲罢不能,既有文学的熏陶,又有历史的氤氲,更有一代词人含笑矗立的身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