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景煌:飞行事故负重伤,不能再起飞的空中骄子

 梦想童年594 2023-07-08 发布于江西

  (文/陈达)许景煌(1914~1988),福建省同安县人。幼时因生母无能力养活,而被卖给厦门许泮香做养子。1921年进入厦门仰范义务小学学习,于1928年成为厦门大同中学的学生。1933年在厦门仰范义务小学任教半年后,考入厦门大学。1938年在国民党成都中央空军军士飞行学校学习,是飞行2期学员。年轻的许景煌,爱读文学作品和进步书刊,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斯诺的《西行漫记》以及胡绳的《辩证法入门》等书籍对其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成为他走上抗日救亡革命道路的促进剂。学习期间,许景煌与《星光日报》赵家欣进行战地采访,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叶剑英主任“真理在哪一方,青年就奔向哪一方”的谆谆教导,让许景煌最终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1939年许景煌转赴西安,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同意,渡河北上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许景煌:飞行事故负重伤,不能再起飞的空中骄子

许景煌照片

   参加八路军后,许景煌成为抗大一分校第六期学员,抗大总校干部队第七期学员,太行山抗大总校政治部文工团员。主要工作是创作歌曲,下连队教歌、写标语口号,参加反扫荡等。曾创作《在毛泽东旗帜下前进》《抗大八期期歌》《团结在前,胜利在望》《今年打垮希特勒,明年打败小日本》等革命歌曲。抗大总队干部队学习时,因学员成绩好,态度正确,被评为“模范学员”队员。并参加129师全体体育运动会,得到篮球比赛的冠军。

   抗战胜利后,许景煌奉命赴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的筹建工作。1945年12月任通化航空总队器材股股长,1946年5月在牡丹江老航校飞行教官训练班学习。

许景煌:飞行事故负重伤,不能再起飞的空中骄子

许景煌证件

   1946年6月7日,飞行训练开训的第二天。飞行教员吉翔用“英格曼”初级教练机带学员许景煌飞行,起飞后刚进入一转弯,飞机在空中突然停车,螺旋桨也不动了。为了减少损失、保住飞机,教官吉翔和学员许景煌决定冒险一搏,想转回机场着陆,但在转弯过程中,飞机失速坠地,吉翔当场牺牲,学员许景煌脖子被卡在前舱的风挡上,已经昏死过去。身受重伤的许景煌当即被送到牡丹江医院,魏坚和日籍教官黑田的妻子在医院守了三天三夜,许景煌才被抢救过来,后被评定为三等残废,从此告别蓝天。这是东北航校建立以来发生的首次一等事故。

   1946年6月16日,许景煌在牡丹江老航校由张凯志、麦林二同志介绍入党。候补期为六个月,同年12月按时转正。

   伤愈后的许景煌改做后勤工作。手组织安排许景煌在老航校材料厂历任副厂长、厂长,1948年在东北朝阳机场一次性发现19架破飞机,许景煌率3名日本机械师一名通讯员现场组装,经过马车一汽车一轮船一火车的长途运输,历时半个月安全运抵密山老航校仓库。抗美援朝时任沈阳空后油料处长,率战时油料处300余人圆满完成志愿军空军油料保障任务。创作歌曲《把油梢车送到前方去》。1956年在沈空开创性建成机场远距离地下管道加汕设备并推广到全空军和陆军的油库、机场。1959至1969年任军委空军后勤部油料部副部长、部长等职。

许景煌:飞行事故负重伤,不能再起飞的空中骄子

电影剧照

   1959年许景煌参加了电影《红鹰展翅》剧本的创作,电影拍摄时任军事顾问并创作《红鹰展翅》主题歌,其先后九次立功受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