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绥阳:风华有盘“仙人棋局”

 yczx 2023-07-09 发布于贵州

图片

仙人棋局碑

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的金子村,在广阔肥沃的金子坝边,平地而起一座高山,山势陡峭而险峻,海拔1600余米,被称为绥阳城外第一山,名金子山,也叫仙人山,棋山,是古代绥阳城外八大胜景之一。山顶上,有一片很大的平石块,外形酷似棋盘,有大棋盘,小棋盘,被称为“仙人棋局”。今人在山顶上分别立有四块石碑,内容分别为“仙人棋局”、“神龟啸天”、“双狮迎客”、“螃蟹浮云”,分别指山顶的四个景观名。站在山顶上,可观赏绥阳县城、风华镇、蒲场镇全景,是登高望远、观赏风景、摄影采风的好地方。

据民国《绥阳县志》载:“城西二十里,高峰耸拔,俨如插云,山顶有大石坪,天然棋局。相传,宋陈抟曾奕于此。登斯顶者,群峰皆俗。”陈抟为北宋时期得道高人,四五岁时,一天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曾有一神秘青衣老妇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曾赴考进士落第,从此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乐。多次得到当朝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白云先生”、“希夷先生”等,民间传说他经常游历名山,与各路神仙聊天、下棋,于118岁时升天成仙。在绥阳当地的民间,已将这个“仙人下棋”的故事描绘得有声有色:

相传在古时候,绥阳金子山下有一户姓龙的人家,请了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小长年。有一年的插秧时节,小长年拿着砍柴刀,去金子山上打柴,他一边走边唱着一支山歌:“大路不弯小路弯,高山顶上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不见神仙不回还。”唱着唱着,不觉来到山上。他抬头一看,只见两位白头老翁(其中一个为陈抟)正在一块石板上下棋。小长年不去打柴了,就坐在旁边观望。他身边的草木一会儿变绿,一会儿变黄,已不知转变过多少次颜色。他肚子饿了,便去捡那两个下棋老翁吃过的桃仁来啃,就觉得饱了。后来,其中一个老翁说:“今日难分胜负,棋不下了,改日再来。”说完,两个老翁一下子就不见了。

这时,小长年才发现手中的柴刀,已经生锈,刀柄上已经长起了老木菌。不过他还是用这把柴刀,打了一捆柴背下山来。下山后,他抬头一望,发觉到处都变了样,连道路也认不得了。他只好凭着记忆,走向龙家院子。但进去一看,一个人都不认识,正在疑惑。主人出来说:“你这个孩子,来这里干啥?”小长年说:“我是你家小长年呀,上山打柴才回来呀。”“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长生,未必走错路啦!”主人回忆了一会,才说:“没错没错,你坐下,听我讲来,记得我祖父向父亲说过,我们家几辈人以前,是曾请有一个小长年就叫这名字。不过有一年的插秧时节,他去山上打柴,一去就杳无音信,不知是死是活,算起来已经有两百多年了。我家世代积德行善,祖辈因为当年没找到你一直耿耿于怀,特意交代我家世代为你单独烧纸钱。你今天才回来,到底是什么原故?莫不是你的鬼魂来找我算账?如果你在天有灵,是能收到我家世代为你所烧纸钱的。你出去吧,我再给你多烧些纸钱。”小长年说:“主人家,我没有死,不用怕,确实没有死,用不着害怕。”主人才勉强安定下来。小长年于是把上山打柴看下棋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了主人听。主人听后把舌头一伸:“莫非你也成仙了!”刚说完,小长年就消失不见了。

后来,人们根据小长年所述,上山去核实,果然见到了白头老翁下棋的石板上,还留着一局残棋。于是,人们便把金字山叫做仙人山,把那块石板叫做“仙人棋局”。可惜的是,如今这里已建起了信号塔,棋局景观几乎已被破坏。只有那个看仙人下棋而成仙的神奇民间故事,还在当地民间口口相传。

当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山上的那盘“棋局”,完全是自然天成的景观,并非是神仙下棋所流下的古迹。因为人们看到了这个自然景观,联想到了那位长寿的陈抟老祖,就编了这么一个有趣神话传说而已。正如清光绪年间绥阳诗人梁嘉树《仙人棋局》的诗曰:“山间棋局自天然,共道此中若有仙;不是奕秋留古迹,今人触景想陈抟。”

图片

远眺仙人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