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越老越吃香,是我听过最大的谎言

 板桥胡同37号 2023-07-09 发布于天津
来源:我想逗乐这个闷闷的世界

又到一年高考季,没想到自己当年高考时没什么人选择的临床医学专业,竟然成了最热门的职业。

图片

图源:《百度热搜 · 2023 高考大数据》
我真没扯淡。
当年我所在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奥班,全班只有三个人学医,一个我选了临床医学,一个班花选了预防医学,还有一个姑娘选了中医学。
她俩都转行了。
正儿八经还在当医生的只剩我一个。
想起当年选专业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不断飘荡在耳边,“孩子学医吧,医生越老越吃香”。
这句话就这样伴随着我一路成长,飘荡在我耳边十四年。
现在我就想问问说这句话的人,“妈的,你们说的吃香到底要等到多少岁?”
我考研年级第三名上岸、顺利转博、规培结束、成功找到工作,自忖算是医学内卷的“胜利者”了吧?
可我,已经三十三了,马上三十四,刚刚规培结束,这才准备当住院医。
最近密集出台的各项职称规定,注定我评上主治医生至少还要2年、副主任医师至少7年。
“至少”的意思是一切顺利,考试顺利、发文章顺利、申基金顺利、各类任务顺利。

加上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个周期还有不断加长、甚至翻倍的可能性。
当然,还有最最可怕的一种结果,就是这个周期变成无穷大。对,有可能我一辈子评不上高级职称。不止我,每个医生都有这个可能性。
这不是危言耸听,随着职称评定的高度内卷和科研化倾向,哪家医院没有几个评不上高级职称的老主治呢?
你去他面前说一句,“没事,医生越老越吃香”。
看看他会不会给你一巴掌。

图片

进了这个圈子,才明白,医生的吃香是和资源高度绑定的。资源的获取不是你躺着随着年龄的增大就自然而然落到你头上的。
你要去攻克一个个难关和任务,才能到达彼岸。
“医生越老越吃香”这句话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他拿一部分成功医生的经历代替了整个群体的路线。
君不见,多少医生夹缝生存。
君不见,多少医生中途转行。
君不见,多少医生坐冷板凳。
君不见,多少医生心灰意冷。
不可否认的是,医生确实是一个经验累积的职业,随着年龄的成长,经验的累积确实能帮助医生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要指出的是,外科医生的经验累积是依靠一台又一台手术锻炼出来的,可不是每个医生都能获得这样的机会。
内科医生同样面对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冲击,指望依靠自己那点上学时候学的东西和不断重复看病积累的经验,完全不够用。
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所以,“医生越老越吃香”这句话错了么?没错,但它刻意忽略了两个前提:
1. 你要不断地竞争,卡准晋升的路线,最终获得自己的资源(职称、职务、床位等);
2. 你要终身学习,并获得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到了最后,吃香的只是成功的那一小部分医生,在聚光灯下,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而外人眼中所谓的“失败者”,却无人问津,或出走,或转行,或摸鱼。
在某个深夜,他们是否会想起这句“医生越老越吃香”,然后痛骂一句骗子呢?
作为一个十四年前偶然选择了现在最热门专业的过来人,却没有2012年买比特币的欣喜感觉,反而替今年选临床医学的考生有点担心。
我想告诉他们——
清醒一点,事情没那么容易,也别想得太好,别觉得学了医就一辈子衣食无忧,可以躺赢。
面对越来越卷的行业环境和日渐饱和的三甲医院,做好长期奋斗、长期熬夜、长期收入一般的准备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