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

 杏坛归客 2023-07-09 发布于山东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词人。他毕生坚持抗战主张,投身于抗战救国的火热斗争,但因主和派当权主政,他收复中原失地的理想终于不能实现,在悲愤中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辛词就是他毕生情感经历的纪录。
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革新精神,其词内容丰富,感情深沉,境界宏大,风格沉雄,与苏轼并称“苏、辛”,在词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词坛上有一批词人,效法辛词风格,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创作倾向,一般把这些词人称为“辛派词人”。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历程
辛弃疾塑像(江西铅山)
辛弃疾的一生,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到绍兴三十二年(1162)。
第二阶段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到淳熙八年(1181)。
第三阶段从淳熙九年(1182)到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 
《满江红》:“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
(沉陆:陆沉,埋沒。)
《兰陵王》:“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
第二节 辛词的思想内容
元大德广信书院刻本 《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继承北宋苏轼的创新精神,进一步突破了晚唐五代词家所形成的传统题材和手法的限制,熟练地运用词的形式抒写怀抱,议论时事,记叙生活,描写景物。
辛词内容丰富,感情深厚,如果从思想内容的角度看,最能体现辛词特色,也最能体现辛词在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的作品,大致有以下几类:
第一,歌颂抗金斗争,描写战场生活,表现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现壮志难酬的失意悲愤。
这些歌词以英雄豪杰的气魄,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把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带进了歌词,集中体现了稼轩的英雄本色。 
-1-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第二,登临江山、咏怀古迹,抒写感时忧国的内心。这是最集中体现辛弃疾歌词创作成就的一类作品。
-2-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 赏心亭:在今南京,下临秦淮河,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1] 玉簪螺髻:高耸的山峦、绵长的山脉,远看像碧玉发簪插在螺形的发髻上。
[1] “把吴钩”四句:写满怀壮志却无人理解的悲哀。吴钩,古代吴国出产的钩,泛指利剑。
[1] “休说”三句:《晋书·张翰传》载西晋时吴郡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想起吴中的菰菜、羹、鲈鱼脍,说道:“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辞官归家。这里反用其意,表示自己不能忘怀国事,弃官归隐。休说,不要说。堪,可以。脍,把肉切成薄片。
[1] “求田”三句:《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去拜访陈登(字元龙),陈登让他睡下床,自己睡大床。许汜告诉刘备,刘备批评他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这里用此事来表明自己不会像许汜那样只挂念自家之事。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
[1] “可惜”三句:感慨年华在国势危难中徒然流逝。流年,流逝的岁月。忧愁风雨,使人忧愁的风风雨雨。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征路过金城,看见自己以前种的柳树已经长得很粗大了,遂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这里借用其意,感叹自己的衰老。
-2-2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1] 南剑:宋代州名,州治在南平(今福建南平市)。双溪楼:在南平城东,因剑溪和樵川二水在此汇合而得名。
[1] 人言三句:《晋书·张华传》载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因向雷焕询问。雷焕说是江西丰城有宝剑,神光上彻于天。后果然从丰城地下掘出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两人各得其一。张华被诛后,宝剑随之失踪。雷焕死后,其子佩剑过剑溪,宝剑忽然从腰间跃出,落入水中。及入水寻找,不见宝剑,只见两条龙盘曲潭底。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1] 待燃犀三句:是说想点燃火把,寻看宝剑,又怕惹怒水中妖怪。犀,犀牛角,传说燃之照水,能够使妖魔现出原形,所谓燃犀烛怪。鱼龙,这里指水中的妖魔鬼怪。惨,狠毒。
[1] 元龙三句:是说自己已经老了,不防退隐闲居。元龙,汉代高士陈登,这里是作者自况。高卧,高枕而卧,形容安闲无事,亦指隐居不仕。簟,竹席。
[1] 问何人三句:是说何人在沙岸上、斜阳里,卸帆系缆?
-2-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时作者知镇江府。
[1] 京口:镇江。北固亭:又名北顾亭,在镇江东北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1] 孙仲谋,即孙权,他继承父兄事业,曾建都京口,后建立吴国,与魏、蜀鼎足三分。
[1]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其祖先随晋室南渡,居于京口。刘裕在这里起兵讨伐桓玄,后代晋称帝。
[1] 想当年三句: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两次率军北伐,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1] 元嘉三句:指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之事。元嘉,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草草,仓猝,草率。封狼居胥,指北伐建功。封,筑坛祭天。狼居胥,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曾经追击匈奴至此,封山而还。赢得,这里指落得。北顾,回头北望追兵。《南史·宋文帝纪》载,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王玄谟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率领大军乘胜直抵瓜步,声称欲渡江,一时京师震恐,宋文帝曾有北顾涕交流诗句。辛弃疾作此词时,正当韩侂胄当国,想借北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仓促行事,准备不足,辛弃疾遂借刘宋元嘉北伐失败事诫其不可轻率出师。 
[1] 四十三年:辛弃疾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奉耿京命南渡投奔南宋,到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出镇京口,正好四十三年。
[1] 烽火句: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南渡之时,扬州一带正战火遍地。烽火,战火,战乱。扬州路,即淮南东路,管辖今江苏北部、安徽东北部,扬州是其治所。路,宋代的行政区划。
[1] 佛(bì)狸祠: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王玄谟北伐军,乘胜追至瓜步,在这里建立行宫,因其小名佛狸,故后人称此为佛狸祠。神鸦:祠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乐。
[1] 凭谁三句:以廉颇自况,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雄心仍在,只是无人重视。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晚年遭受馋害出奔魏国。后秦军攻赵,赵王欲起用廉颇,先遣使者去探看其健壮与否。廉颇当使者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仍能为国征战。但使者受廉颇仇人贿赂,回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听后,以为廉颇已经衰老,就不再起用他了。其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伤春悲秋、离愁别恨、男女恋情等传统内容。 
-3-1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 淳熙己亥: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岁次己亥)。
[1] 自湖北句: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调任荆湖南路转运副使。漕,即转运使,掌管财政赋税。
[1] 同官:同僚。小山亭:在鄂州湖北转运使府衙内。
[1] 长门三句:长门事,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幽居长门宫之事。准拟,约定。佳期,相会的日子。蛾眉,细长的眉毛,代指美人。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三句是说,因受到众人的嫉妒、谗毁,陈皇后本来与汉武帝约定的重新相会的日子又被耽误了。
[1]千金二句:相如: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他所作《长门赋序》说陈皇后贬居长门宫,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善为文,乃奉黄金百斤请其作《长门赋》,感动汉武帝,陈皇后复得亲幸。这二句是说,纵使花千金买来司马相如写的赋,可自己的深情和愁苦也无人可以诉说。 
[1] 君莫舞三句:意思是善妒争宠之人莫要太得意了,即使那样受宠的玉环、飞燕也难免归于尘土。玉环,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安史乱起,被赐死于马嵬坡。飞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极得宠幸。后被废为庶人,自杀而死。
第四,日常遣兴抒怀。
辛弃疾手迹《去国帖》
-4-3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4-2
《贺新郎》:“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水龙吟》:“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贺新郎·送杜叔高》:“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4-4《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前来,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第五,描写农村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表现村居生活情趣。
-5-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路转溪桥社林边,忽见旧时茅店) 
-5-2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丰子恺绘《清平乐》词意
-5-3《鹧鸪天》
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5-4
《清平乐》:“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第三节 辛词的艺术成就
宋人刘克庄《辛稼轩集序》称赞辛词“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一代英雄豪杰的气概和英雄失意的悲愤,作为抒情基调,贯穿在他的全部作品中。词中的风景、山水、人物,无不飞动驰骋,气势恢宏,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既生气勃勃,又沉郁盘屈。与题材内容的开拓相一致,辛词在艺术上更是富于创新,从词的艺术风格、结构、语言、表现手法上都突破了传统的约束,表现出绝大的才力和创新精神。
一,词境的开拓和风格的创新。气魄雄大,意境沉郁,是英雄豪杰的人生情怀的艺术展现。
二,抒情方式既有直观的倾诉 ,也有隐微曲折的抒发,有的则采用比兴方法寄托思想情绪。继苏轼之后,在词的主观抒情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以幻想、夸张、拟人化等手法,构成丰富多彩的抒情形象,其气魄之雄大、词藻之瑰丽新颖、描写之生动而富于动感,在词史上少有其比。
四,大量使用典故成语,也是辛词在艺术上的鲜明特点。经史子集,无不驱遣于笔端,既丰富了辛词的表现手法,也增强了词体文学的文化厚重感。
五,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他广泛地运用前人诗文语词成语,如从己出,又善于吸收当时的口语入词,雅俗并收,不拘一格,能刚能柔,挥洒自如。无论古典陈词,还是俚言俗语,一经点化,无不巧妙精当。如古人所评:“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辛词在语言上体现的绝大创造力,在词史上也是少见的。
六,由于较多使用书本典故,较多采用经史等散文化语言,以及采用文章词赋的结构方式,加上有较多的议论说理的内容等,辛词还因此被看作是“以文为词”的典范。
《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1] 邑:指作者当时罢官闲居的江西铅山。
[1] 停云:作者的园亭,因陶渊明《停云》诗命名。
[1] “意溪山”句:意思是猜测溪山大概是想援引邑中园亭的旧例,让我也作一阕《贺新郎》。意,猜想。
[1] 渊明思亲友之意:陶渊明《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
[1] “甚矣”句:《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愿意是感叹“道不行”,这里用其意。
[1] “白发” 句: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 能令公喜:《世说新语·宠礼》载郗超、王恂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桓温所眷拔,荆州人语曰:“髯参军(郗超),短主簿(王恂),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1] 妩媚:《新唐书·魏征传》载唐太宗赞赏魏征曰:“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1] “一尊”三句:是说自己现在饮酒思念亲友的心情和陶渊明写《停云》诗时相似。搔首东窗,陶渊明《停云》:“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又“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就,完成。
[1] “江左”二句:是说江左沉溺于求取名利者,岂能知道酒中的妙理。苏轼《和陶饮酒》:“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浊醪有妙理。”江左,即江东,长江以东。沉酣,沉醉,沉溺。浊醪,浊酒。
[1] “不恨”二句:《南史·张融传》载张融尝叹曰:“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狂,疏狂。
[1] “知我者”二句:语出《论语·宪问》:“知我者其天乎?”又《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我见青山多妩媚:辛稼轩《贺新郎》词意图(吴湖帆绘)
《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前来,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
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咏月图》: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第四节 南宋辛派词人
与辛弃疾同时或稍后,不少词人与他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文学史上称这批词人为“辛派词人”。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倾向,艺术上也有共同的追求,借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多为恣肆粗犷的词风。这些词人主要有陈亮、刘过,南宋后期的刘克庄以及南宋末的刘辰翁等。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力主抗金的豪侠奇士,与辛弃疾志趣相投,交往密切,词风也与辛弃疾相近。政治性内容和议论性表现,是陈亮词最突出的特点。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陈亮词写法上以议论为主,直抒胸臆,语言果断痛快,形成了雄肆激昂、慷慨磊落的艺术风格。不过,他作词不多,许多作品艺术上流于粗疏直露,成就不能和辛弃疾相比。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属江西)人。他长期浪迹江湖,是著名的江湖词人。他对辛弃疾十分敬仰,曾有诗说:“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侠骨死犹香”(《呈稼轩》)。作词也多效法辛弃疾,宋人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说他“词多壮语,盖学稼轩”。
《沁园春》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俳徊。
此词“有意效稼轩体”(刘熙载《艺概》),以散文笔法组织三个古人的诗句为对话,结构成篇,写法上设想新奇,颇为别致,但内容显得无聊,当时岳珂即讥之为“白日见鬼”(《桯史》),清人谢章铤说此词效稼轩,“虽颇似其豪,而未免于粗”(《赌棋山庄词话》)。陈廷焯则更视之为“词中最下品”(《白雨斋词话》)。总之,刘过效稼轩词风虽能得其仿佛,但也不免流于粗豪。
刘过与刘克庄、刘辰翁在辛派词人中被称为“三刘”。刘克庄生活在南宋后期,刘辰翁生活在宋亡前后,他们一般被看作是辛派词的后劲。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曾知建阳县,他以诗词著名,是江湖诗派中较出色的诗人,也是南宋后期重要的辛派词人。他曾为辛弃疾词集作序,称辛词是“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可谓推崇备至。他的词以厚重的内容和豪放的艺术风格著称。词中常表现对国家大事的关怀,对北方故土的怀念,以及个人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感慨,一般都写得沉郁苍凉,慷慨生哀。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兵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称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此词作于他四十一岁时。词的上片谴责统治集团,并向陈子华建议,联合义军,收复失地;下片讽刺统治者只知苟且偷安,早已忘却中原故土,并感叹自己不受重用,有志难伸。这首词在写法上以议论为主,词风雄肆疏放,明人杨慎《词品》称誉为“壮语亦可起懦”。在国势江河日下,统治集团更加衰朽的南宋后期,这种“壮语”确乎不可多得。
刘克庄的艺术视野比较宽阔,他的词学习辛词而有自己的特点,发展了辛词奔放、疏宕的一面,更为散文化、议论化,不受格律限制,说理叙事,运用自如。但有时议论过多,显得散漫,语言有时锤炼不足,失之于粗疏。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亡,隐迹以终。在宋末词人中,刘辰翁是效法稼轩成就最突出的一位,只是身经亡国的创痛,已较少有稼轩的豪迈之气。大部分词结合战乱后自己的飘零生活,抒发对故国、故土的眷念、哀思。这种及时展现时代巨变的“诗史”般的创作精神,在宋末遗民词人群中独树一帜。
《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辛派词人形成一个创作流派,首先与辛弃疾词的深刻影响有关,其次时代因素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应看到,一般辛派词人缺少辛弃疾那样的英雄豪气,缺乏辛弃疾那样的战斗经历,也没有辛弃疾的抱负、胸襟、气魄和文学修养,对辛词的学习不免得其豪纵奔放而失其沉郁精警,因而往往流于粗疏率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