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爱尔兰文学之旅(二)乔伊斯

 置身于宁静 2023-07-09 发布于浙江
作者:成小秦,1975年毕业于陕西师大外文系;1980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英文系,先后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从事翻译。1995年,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书。

图片

James Joyce(乔伊斯)

向往都柏林,始于阅读乔伊斯著《都柏林人》以及《尤利西斯》。

《都柏林人》Dubliners)系短篇小说集,15篇,如书名所示,谈都柏林人的精神顿悟:各色人等因生活变故,自省或启迪。乔伊斯谈及创作初衷时言:“书写故土精神史一章节,选都柏林为场景,因我以为,该城乃瘫痪中枢。我竭力将四个方面呈现冷漠的公众:童年、少年、成年,以及众生相。”(致伦敦出版商Grant Richards函)

图片

《都柏林人》(不同版本)及加注释《尤利西斯》

其中,Araby阿拉比)流传最广:纯真男孩,正处青春躁动期,倾慕同学曼根的姐姐,每听见芳名,都让他兴奋如痴,“身子好似竖琴,而其音容举止,如纤指滑动琴弦。”某晚,他终于跟女孩搭话,女孩说想去趟阿拉比集市,但礼拜六得去修道院静修,于是,男孩应允去集市,给她买礼物。神魂颠倒中,男孩盼到礼拜六,又等候酒鬼叔叔从酒馆迟归,讨一枚银币,兴冲冲搭乘火车,等赶到阿拉比,简陋的集市已近打烊,“举头凝视黑暗,顿觉自己如可怜虫,受虚荣心驱动且愚弄;双眼燃起痛苦与愤怒。

卑琐的文体,精心的构思,象征性意象,词浅而旨远。

188222日,乔伊斯出生于都柏林,长于斯,1904年,二十出头,与女友移居欧陆,但其小说始终以都柏林为主,“就我而言,只写都柏林,因为,了解都柏林之灵,即足以了解万邦之灵,纳大千于小说。”须弥芥子意也。1914年,乔氏创作Ulysses《尤利西斯》),使都柏林之灵臻于极致。

 尤利西斯即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文Ulysses),乔伊斯按时间顺序,记述小市民布鲁姆(Leopold Bloom1904616日经历,将他在都柏林街头游荡,比作奥德修斯漂泊十年,同时记述妻子摩莉(Molly Bloom不忠,以及斯蒂芬(Stephen Dedalus)落魄,对应荷马史诗中的佩涅洛佩Penelope妻子)及忒勒马科斯(Telemachus儿子),以产生反衬效果与象征意义

乔伊斯引经据典,运用意识流手法,诙谐、玩笑,乃至所有文学手法,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再现都柏林市井生活,污秽和乏味,同时,也详尽探索这座城市。他声称,如都柏林不幸毁于灾难,也可依据其描绘,一砖一瓦重建。为此,他依据1904年《人名地址录》,详尽记述民宅住户及店铺业主等。

图片

1907年,都柏林地图

图片

加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加注释《尤利西斯》

图片

《尤利西斯》第八章导读

英国诗人奥登言及读书:阅读即诠释,应学会品味与乐在其中,儿童读书多为兴趣使然,但缺乏鉴别,例如,不知美感与求知或妄念之区别。至青春期,我等始知,兴趣各异,不可兼得,而需靠他人指导。无论品尝美食还是欣赏文学,青少年尝仰仗导师,且坚信不疑,导师推荐什么读什么,还不时自欺,假装爱读名著。二十至四十岁,人们处于发现自我时期,应了解偶然局限性与必然局限性之间的差异。人成熟后,即有义务去克服偶然局限性,却无法逾越禀性中的必然局限性。到不惑之年,倘若我辈仍存真实自我,便如稚子,出于兴趣而读书。

  即使英美文人,阅读《尤利西斯》注释文本,也如读天书;外国人习英美文学,有恒心,有耐心,阅读片段足矣。

窃以为,原著读不了,只好读译文,然而,有多少国人耐心阅读《尤利西斯》中译本?看懂并有所悟者又有几人?

目前,《尤利西斯》有三个中译本:

·金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萧乾/文洁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刘象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稍雅,译直白,译繁琐,然《尤利西斯》不可译,三位译者勉为其难,个中艰辛可以想见,其意义,仅为文化交流。

试举一例:

Deshil Holles Eamus. Deshil Holles Eamus. Deshil Holles Eamus.  

Send us bright one, light one, Horhorn, quickening and wombfruit. Send us, bright one, light one, Horhorn, quickening and wombfruit. Send us bright one, light one, Horhorn, quickening and wombfruit.  

Hoopsa, boyaboy, hoopsa! Hoopsa, boyaboy, hoopsa! Hoopsa, boyaboy hoopsa!  

三段话,涉古罗马颂词、古爱尔兰语、古拉丁语、古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口语、英语与希腊语谐音等,刘译如下,有何意义?

图片

   乔伊斯谈及《尤利西斯》曾调侃:“我在书中加入诸多隐晦与困惑,可让教授们忙活数百年,争辩其含义,这才是确保鄙人不朽之道。”书中的象征、意蕴、意象、隐喻,宗教与文化内涵,译为外文,早已荡然无存。加之英文单词一词多义,译为汉语,多义、歧义等失却,无论一对一释义、近义词对译,抑或加注迻译,都很勉强。此外,书中引诸多外文,如拉丁文、希腊文、阿拉伯文、法文、意大利文等,译为汉语,无法糅杂其他语系,且不符合国人思维及阅读习惯,无论直译或意译,均无意义。

西方文学中,写意识流的大师有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伍尔芙(《到灯塔去》、《达罗威夫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然集大成者,是乔伊斯著《尤利西斯》。

 中国作家也尝试写意识流,如王蒙和莫言等,玩弄意识流技法,如意识流动,内心独白,错乱联想、无序跳跃等,读来只觉得炫技和幼稚。难为他们了,因中文不适于写意识流,也难以取得意识流效果。当代中国作家,成长于反文化,“文革”时代,中文根柢不深,又不懂外文,阅历丰富,但语言贫乏,作品仅在国内发行,至今未产生举世闻名的作家,如乔伊斯、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海明威等。

图片

乔伊斯与妻子Nora Barnacle

乔伊斯出身于破败的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求学时,常因凑不足学费,险些辍学;中年后,携曾为女佣的妻子,在欧洲各地颠沛,靠教书鬻文为生,困顿终生。《尤利西斯》初版,即在英国和美国列为禁书,甚至焚书并司法迫害。乔伊斯漂泊海外,心系故乡,曾言:“殁后,将都柏林写吾心上。”谁知,1941113日,乔伊斯在苏黎世骤逝,草草安葬。爱尔兰政府驻瑞士外交官拒不参加葬礼,更有甚者,外交部得知乔伊斯死讯,电询驻瑞士外交官:“查清(乔伊斯)死前是否天主教徒?”并拒绝乔伊斯归葬故土。

嗟乎,一代文豪,命途多舛,身后得享大名,又有何益?

图片

19411月,乔伊斯客死瑞士苏黎世,1966年,移葬弗伦特恩公墓(Fluntern

图片

乔伊斯中心(James Joyce Centre),位于都柏林35 North Great George's Street,复原的乔治时代联排别墅

图片

家具来自巴黎Paul Leon公寓,乔伊斯在此撰写《芬尼根守灵夜

图片

Eccles Street七号原门,《尤利西斯》主人公Leopold Bloom夫妇的家,原屋拆迁时留存

图片

乔伊斯雕像,位于都柏林北伯爵街(North Earl Street

图片

乔伊斯桥(Droichead James Joyce)横跨利菲河,乔伊斯短篇小说《死者》的场景在桥南侧厄舍岛15号。大桥由西班牙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设计,2003616日开通

20187月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