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伯良校注:彭山县志(嘉庆)48古帝王志
2023-07-09 | 阅:  转:  |  分享 
  
纂修 [清]史钦义等 校注 三青台 老 古彭山县志(嘉庆)校 注(四十八)卷之三?古帝王彭山县古帝王志西至崆峒[1],北过涿鹿[2],其古帝
王之故墟乎?又况平阳蒲坂[3],尧舜毓焉;丰水镐京[4],文武都[5]焉。后之人有流连而弗忍去也。蜀为井络星缠[6],神禹[7]锺
石纽[8]之村,昭烈隆??(同“炎”),汉之制号称天府。彭僻在西南,伊古以来,驻跸之所经,扈从之所及,是又不可不述而识也。志古帝王
。注:[1]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市西。相传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2]涿鹿:山名,指涿鹿山,位于涿鹿县东南。相传黄帝曾大战蚩
尤于此。[3]平阳:地名。在今山西省临汾,相传为尧的都城。蒲坂: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永济西蒲州,相传舜在此建都。[4]丰水:古水名,
在陕西省户县东南,注入渭水。周文王曾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沣河西岸建立丰邑,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称丰京。镐京(hào jī
ng):西周国都。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周武王既灭商﹐自丰徙都于此。[5]文武都:之周文王、周武王建都于沣水西、东两岸。[6
]星缠:如列星环绕。[7]神禹:夏禹的尊称。[8]石纽:地名。相传为夏禹出生地,在今四川省汶川县境。彭山治北,有竹林,黄帝所植。相
传,公孙轩辕氏至峨眉山,见天皇真人[1],于玉堂咨问三才[2]之道,曾驻跸于此。故据彭山治北有竹林,咸以为黄帝所植。又按,明宏(即
“弘”)治间,云南提举杨孟时《序平盖观》云,“彭山此距本竹治[3],有水香竹林,龙穴凤门,轩辕黄帝于此得仙。”然则彭山地界岷峨之间
,古号称峨眉僰道,其为黄帝之所经而植竹林也,益信。一说,彭山治北,即平盖观。注:[1]天皇真人:也作“天真皇人”,道教信奉的远古仙
人。轩辕黄帝时,曾隐迹峨眉山,以苍玉筑室居于绝壁之下,黄帝曾前往拜见问道。[2]三才:天﹑地﹑人。[3]本竹治:道教(天师道)二十
四治之一。遗址在今新津邓双与彭山区交界的文峰山一带,这里有“香林”,多为木竹林。唐代修有“本竹观”,亦名“竹缘寺”。据说,当年张道
陵曾经在这里传教,故而设治。- 3 -
献花(0)
+1
(本文系嘉绒遗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