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想吃霸王餐?印度盯上比亚迪,我方强势要求:先付20亿再发货

 广州玉 2023-07-09 发布于广东
印度又想吃霸王餐了?
在坑了小米48亿后,印度盯上了比亚迪,以1000辆电动大巴为饵,意图说服比亚迪在印建厂。不过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比亚迪不仅没有被大单打动,反而提出要求:全额付款后才会交易,并且不要卢比,只收人民币。
此举招致印方强烈不满,喊话谴责比亚迪“违反商业准则”。但这次外媒却没有帮印度说话,反而幸灾乐祸:“终于踢到铁板了!
图片
01 “印度制造”变“印度抢劫”,比亚迪强势要求全款交易
“印度制造”是莫迪的雄心,也是莫迪的心病。
以制造业目前火爆的新能源车为例,印度顶尖车企塔塔集团还停留在组装阶段:刹车系统来自德国,芯片用的是意法半导体,电池和电机是从中国买的……可以说整个过程中,只有工人是印度的。
着急之下,印度走上了“造不如抢”的歪路,企图先用印度市场引来外资建厂,再关门“杀猪”,把资金、工厂和技术全部截下。
图片
此前,苹果在印最大代工厂纬创,连续亏损六七年还被当地人打砸设备,官方却以“违反劳动法”为由拉偏架要求其自行买单;韩国电子巨头三星,10年前就被印度罚税2亿美元,今年一月又遭到2.12亿美元的“避税指控”;我国小米则因“做假账”收到了补缴5.58亿的罚单,还被扣押了价值48亿的资产……
中美日韩全部“折戟”印度,“跨国公司的坟场”就这么叫开了。
如今印度向比亚迪抛出了1000辆电动巴士订单。尽管1000辆巴士相当于比亚迪在欧洲两年的销量,然而无数惨痛教训在前,比亚迪还是要求印度先付全款,而且要用人民币支付。
图片
印方对此强烈抗议,但比亚迪态度强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否则没得谈!
02 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还差得远
2014年,印度提出“印度制造”计划,致力于吸引外资带动印度制造业发展,最终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然而屡次“下套”的印度根本留不住人。据印度《商业标准报》报道,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陆续“逃离”印度,这直接导致了印度制造业GDP占比从2015年的16%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14%。
图片
反观中国,不仅同期制造业占GDP比重达到27.4%,来华投资的外资企业也过得“顺风顺水”。
奢侈品牌LV去年营收首次突破200亿欧元,中国金主贡献近3成,总裁伯纳德一度超过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超40万辆,在华销量超15万,CEO马斯克也在成功访华后,重回首富宝座。
而在生科领域,日本一项心血管止衰高端科技“Vesselvital(中文名:心溢维)”也依靠中国市场“起死回生”。2015年“美国第一医院”梅奥诊所实验发现,血管老化是人体老衰的重要标识之一,提出“人与血管同寿”。
图片
日企以此为研发基点,将多种珍贵的心血管干预成分复配落地,成果“心溢维”宣称可以泵活血管源力、清除老衰细胞,助力年青康健水准拉长30%。然而日本市场的弹丸容量远低于预期,回报“甚至填补不了研发经费”。
恰逢国内京JD東等电商平台拓展大健康板块,日本高端成果得以辐射至中国,其后迅速在平台走热,不出两个月就斩获千万营收。翻阅评论区,国人称其在头晕、易疲惫、精力不足等年龄问题均有缓和。心溢维因此颇受熬夜加班、失眠易累人群欢迎,部分用户表示“持续加班到此飞都不累”。
种种先例都在表明,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强劲的消费能力,是印度无可替代的。
03 印度套路难留客,中国繁荣人自来
起先印度确实放宽了投资限制,吸引来很多跨国企业;但很快,调高的关税、繁琐的管理条例、艰难的征地以及不稳定的治安随之而来,其后更是频频对跨国公司下套。
这次比亚迪之事就已表明,印度在国际已经“恶名远扬”,美媒直接指出:“印度这种行为在自掘坟墓”。
图片
反观中国,自今年1月以来,已有100多家跨国公司高管接连访华,洽谈合作:特斯拉CEO马斯克、英特尔CEO基因格、苹果CEO库克、摩根大通CEO戴蒙……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不约而同选择中国,无疑是在表明,中国繁荣的经济发展让外资充满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