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专家谈中国火星任务:“伟大的太空强国”|探测器|火星|火星任务|火星车|着陆

 飞翔eagi56anp0 2023-07-09 发布于上海

据新华网援引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火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

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期待祝融号发回更多火星探测消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此前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期待祝融号火星车带着对宇宙星辰的爱继续奔赴前行,发回更多火星的探测消息。

发言人赵立坚介绍称,

- 5月15日,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火星车建立了对地通信。

- 5月17日,环绕器实施第四次近火制动,进入中继通信轨道,为火星车建立稳定的中继通信链路,陆续传回图像数据。

- 5月19日看到了首张祝融号拍摄的着陆后视角照片,这标志着祝融号在火星表面的探测工作顺利展开。

他指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受到广泛关注。

中方将继续本着为全人类谋福祉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俄专家谈中国火星任务:

“伟大的太空强国”

俄罗斯“开放太空”协会创始人维塔利·叶戈罗夫向《俄罗斯商业咨询》表示,中国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之后,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苏联。还可以说,中国也超越了欧洲航天局。

叶戈罗夫回顾说,苏联和欧洲曾几次尝试将探测器降落到火星上,但最好的结果也只是着陆后通信联络中断。因为在多种情况下,无法实现软着陆。

《俄罗斯商业咨询》的另一位对话者,航天历史学家、火箭和航天工业专家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也高度赞赏了中国取得的成就。

他表示:“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它送上火星的第一辆火星车。这也意味着开发太阳系的新阶段。对中国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在航天领域,中国人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我们非常尊敬他们在落实自己太空计划过程中所展示出的连贯性和目标性。”

他还相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之后,中国在“火星竞赛”中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俄罗斯权威太空专家伊戈尔·利索夫认为,这再一次证明中国已经取得了可以比肩美国或苏联的太空强国的地位。

利索夫在自己的脸书上写道:“今天晚上,中国通过了太空强国头衔的考试。”

5月15日,中国探测器首次成功地在火星着陆。“天问一号”探测器2月进入火星轨道,并在约两个月的时间内选择了一个着陆点。由于缺乏地面控制,着陆是极其困难的。最终,探测器自主完成了着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