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虑九连池李氏 ![]() 第一节《始祖茔墓碑》 清乾隆四十五年,林虑九连池李氏自通支十三世李培植,创修《林虑李氏族谱序》载:“我始祖隶籍山西,自明初永乐均民,迁居河南彰德府林县,择居于西庄村,卜葬于南磊城。”这是林虑九连池李氏家族历史记载最早的始祖卜葬地。 茶店镇南磊城村嘉实支二十二世李伏林回忆道,他很小的时候(二十世纪60年代),始祖茔老坟地中间是一片坟堆,坟堆上长着一米高的茅草,这种茅草生命力很强,民间俗语说得好,“坟头有草家生金、坟上无草绝家资”。茅草根可以食用,李伏林经常和小伙伴们来这里拔白白的根茎,孩子们有时候坐在墓碑上,有时候转着墓碑玩耍。他记得其中有个墓碑还戴着碑帽。墓前脚石清晰可见,经常有炮仗花缠绕在墓碑上。坟堆所在的地块,那时候栽种的是红薯和棉花,长眠于此的先祖们并不认得身边栽种的红薯,是为何物。有着“长寿食品”之誉的红薯,在清乾隆年间方传到中原大地,开始栽种。 李伏林上小学时,学校让学生去村里所有坟头上揭纸扔掉,响应国家“破四旧”号召,通过此方式阻止老百姓上坟压纸。他还记得,当年始祖茔坟头上也有人去压纸上坟,这些人是从外地赶来祭祖的,穿着当时时兴的“中山装”。 一九五八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平坟整地运动,在广大农村将所有坟墓平掉,墓碑用来筑桥、铺路、修牛羊猪圈,这场平坟运动席卷了全国;一九六四年发动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全国各地又一波平坟运动随之兴起;一九六六年,以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相标榜的运动“破四旧”开始,以学生红卫兵为主力而席卷中国大地。 虽历经这三次全国性的平坟大运动,林虑九连池李氏始祖茔墓碑也没有受到影响,这得益于村里嘉实支后人的默默保护。仅仅是在第一次运动时,村里人为响应运动,在坟头上全部种上了庄稼,但地里的墓碑仍然立着。那些种上庄稼的坟头,慢慢地也就被种地人夷为平地了。随着“文革”运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南磊城村所有坟地里的墓碑都受到了波及,始祖茔老坟地的墓碑也未能幸免,有的被掩埋、有的被损毁,还有的被移用别处。 公元一九九五年,林虑九连池李氏自通支二十世李有明,在前去始祖茔祭祖期间,以一己之力寻找到了扔弃到别处的始祖茔两通墓碑。虽然时隔四十年又回到了原地,但墓碑已残缺不全。 公元二〇一七年清明节林虑九连池李氏始祖茔祭祖 公元二〇二三年林虑九连池李氏始祖茔墓碑现状 作者简介: ![]() 李祥嘉:出生于1972年,林州市茶店镇茶店村人,农民。爱好人文地理,对方志尤感兴趣,近年来比较热衷于谱牒。愿结交有共同爱好者深入交流。 END 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茶店工作委员会主办 本期编辑:逯 軍 本期审核:李 刚 毅 《林州茶店民间文艺》 挖掘、收集、整理、传承、弘扬、传播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推介乡村最具特色的民间文艺人才,活跃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