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脱离底层的唯一路径,可惜90%的人不知道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3-07-10 发布于广东

上高中的时候,打乒乓球,乒乓球的桌子都是用水泥筑的。

那时候,看谁很长时间都不会让球掉下来,就感觉他的技术很好。

工作之后,看了一些正式的规则,才知道乒乓球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对方接不住。

尤其是听说一些专用名词,正手,劈,摆,推挒,搓长,切短等,就更是云里雾里的了。

最近经常在短视频上看到国家队的队员,把乒乓球玩得很玄乎。

尤其是打球打出力度和弧度,是咱们这业余选手大概做不到的。

以前感觉自己体力好,打球肯定还是不会太差。

这是打乒乓球,看的是技术,而不是体力。

后来还听说,一副乒乓球拍有几百块几千块的,因为小时候书店里一般都是十几块一副,所以根本想象不到。

到了大城市的专卖店里,才知道原来高中时候的那些观念,都只是小孩玩过家家而已。

尤其是看了电视上面的正式的比赛之后,才知道那是多么正式的一个体育项目。

正式的队员很多都是从小开始打球,打了几十年之后才能够成为顶尖的选手。

我也才了解到,原来乒乓球冠军可以用乒乓球精准打到对方对面桌子上的任何一个点,并且还有单打双打这些说法。

后来,孩子参加课外培训,我也才了解到,原来乒乓球是由专业的教练去教的,一节课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

如果是知名的教练,一节课有可能上千块。

在俱乐部里,发现几岁的小孩都比我打的好多了。

那时候终于再次印证了“术业有专攻”这句话。

后来闲的没事,就拿拍子去颠球,最近又用饮料瓶瓶盖垫球,一开始只能颠一个,现在能三到五个。

现在再小区里跟大部分邻居打乒乓球的时候,算是能比较轻松的来应对了。

这就是乒乓球从最底层杀出来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其实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最难的是突破认知。

突破了认知才算真正的进入这个领域,经过了反复的练习摸索,包括在研究数据角度力度这些东西之后,才有了标准的动作和流程。

如果不按照科学的方法刻意练习,只是用自己总结的那些“独门绝技”,其实只不过是小孩玩过家家罢了。

如果没有正规的基本功练习,所有的自以为是,都显得很幼稚。

只有进入了正式的学习和练习之后,才算是从底层走出来。

这时候,才能够跟大多数人去PK,而至于想要拿到更顶尖的成绩,就看自己付出多少,再加上一点点的天赋。

就这样一个路径,其实很多时候,90%的人都没有去遵循,所以导致会走很多弯路,最后折腾了一辈子,依然拿不到想要的结果。

万法归宗,任何一个领域都通过这样的一个路径去实现目标,才是正确和节俭的路径。

如果遵循这些规律,自以为是,靠自己摸索,90%的概率就是,心力不足,一段时间之后拿不到结果,所以就自我怀疑,然后放弃。

大概率并不是没有钱去向专业的人士学习,而是没有学付费学习的观念。

所以,乒乓球打一下,羽毛球打一下,健身搞一下,做项目也是这个弄一下那个弄一下,最后,哪一个都得不到结果。

哪怕自己的悟性差一点,但是只要用了正确的方法,走对了路径,总比瞎折腾要快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