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古玉“管钻”的残留痕迹与辨别

 文文武武682 2023-07-10 发布于广东

古代的“管钻”一般用来打较大的孔,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比如玉璧中间的孔和玉琮的孔在当时都是用管钻来打的,管钻的特点是可以打大孔,且中间是空心的,这样可以加速冷却,不容易磨损钻头。

图片

管钻,只需要利用管状工具带动潮湿解玉砂,磨掉管壁一般厚的圆圈,即可下料成孔,相当于线切割,在史前管钻使用中,一般为两面对打工艺,所以在玉器的孔道内常出现双面对钻而残留的台阶痕迹。

图片

从西周开始,管钻逐步运用在宽阴线中,起稿、去料、打孔功能外,管钻还承担了宽阴刻线的开路作用,沿着起稿线排列钻孔后,形成连贯的阴刻线,有的玉器在管钻工艺流程后期,还会进行磨砺精修,但也有的少量祭坑玉器则最终遗留着管钻碾磨研琢的痕迹,外观上看,就是一条条连贯的阴刻线。

图片

到了汉代,使用铁制大型管钻工具加工玉璧,内孔和外缘全部用管钻制作,加工过程中,由于潮湿解玉砂颗粒大小不同,会在孔壁残留间距不等、深浅不一的螺旋状痕迹。

图片

在古代管钻还可以雕刻动物的眼睛,较早出现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上,这种工艺技法一直延续到现在,手工慢速制作,由于垂度与力度难以精确掌握,会出现一边深一边浅、一边粗一边细的现象,由于玉器的形制、形状不同,在不平整和弧面上钻磨阴刻线偶尔会出现局部中断的现象。

图片

现代的仿古玉制作,日新月异,但是由于工具的不同,在残留痕上总有差别。

古代管钻钻孔会留下不规则旋转痕,多呈现明显的波浪起伏、凹凸有致的痕迹特征,这是由于钻磨的主要作用面是管钻的平端,而不是管钻的外壁,但是管钻底端外壁依然会有残留的少量解玉砂,随着管钻旋转而进行磨削,这就致使孔壁好似经过了一定的细磨,原来的旋痕也就不那么明显了,料性越软,管钻速度越快,旋痕也就相对明显。

图片

在使用管钻单面钻孔时,在底部较薄的时候,常会因为冲击压力,而把即将钻透的表面冲破,造成孔边缘常有崩边现象,还有切割分成两片,则不出现崩边。

不是每一块古玉的孔壁上都会留下明显的旋纹:有些大孔(如壁、瑗、环、琮的中孔)都会经过二次精修磨,唯有少数旋纹隐约可见,有些传世古玉孔壁上的旋纹痕迹可能会因长时间的串系和配带而磨蚀也有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沁蚀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图片

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管钻钻孔由于使用的管钻壁比较厚,当时钻头都比较软,且容易磨损,所以孔型也会出现微喇叭状。

使用管钻对向打孔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错位台痕,管钻单向打孔也会出现错台痕,这是中间调整钻头所致,或二次钻孔即钻到一半时,为了提高钻磨效率,需要先把上部分玉芯敲掉所致。

图片

由于高古玉的工艺残留痕迹,直接取决于古代所使用的工具,利用现代工具无论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艺痕迹,观察古代的“钻孔”是古玉鉴识中一重点所在,也是不可忽视的鉴定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