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痛风越发常见,尤其这类人

 文炳春秋 2023-07-10 发布于浙江

过去这个痛风是富贵病,有钱人胡吃海喝,不注意保养身体造成痛风。但现在随着老百姓生活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人会痛风。

到现在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常见病了,而现在很多患者对痛风的类别辨别不清,造成了错误的治疗,耽误了病情。今天就来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讲一讲中医对于痛风之痹的治疗思路和方剂。

虎杖

在我们中医里认为,痛风其实就是身体排浊的能力下降了。这个浊物是什么呢?很多人会讲,那不就是西医中的尿酸盐结晶吗?并不是,这个浊物指的是湿邪。

湿气沉淀在脚趾或者关节处,就会慢慢化热,叫做湿化热。就像夏天的衣服放在盆里,慢慢的就会有一股热气一样。关节红肿热痛,就是有热了。

茯苓

有一回我接诊了一位痛风患者,光着脚被别人扶着来的,因为右侧脚拇指红肿、痛得厉害。他说,5年前因经常出差,频频饮酒,胡吃海塞,加上旅途劳顿,感受风寒,有时感觉手指、足趾肿痛,但是因为工作忙,未曾介意。

至此以后每次饮酒或劳累、受寒之后,疼痛增剧,右手食指中节及左足拇趾内侧肿痛尤甚,以夜间为剧,去医院就诊,作风湿性关节炎处理,曾服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药,疼痛有所缓解,但时轻时剧,终未根治。

独活

两年前右手食指中节僵肿处破溃,流出白色脂膏,查血尿酸高达918μmol/L,确诊为“痛风”,病情缠绵,迄今未愈。刻诊口苦,苔黄腻,质衬紫,脉弦数。

辩证属浊瘀痹(痛风),治疗应以泄化浊瘀,益痹通络。

开方:土茯苓、虎杖、独活、片姜黄、威灵仙、甘草、黄芪。患者回去服用,当晚痛势大大减轻,三个月后复诊症状基本消失,嘱托切忌饮食合理,以防再犯。

本方配伍解读:土茯苓祛湿降浊;虎杖清热、消肿止痛;独活祛风湿;

片姜黄

活血化瘀;威灵仙通利关节;黄芪补气,排污浊;再加入甘草调和诸药,缓解止痛。整体药方以泄为主,但容易损耗正气,所以需要补足气,以防气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