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先生@卓绝 01. 2009年12月,广东湛江人民医院大厅来了一个特殊病人。 女,身高一米六,骨瘦如柴,腹部却异常巨大。 医院护士都以为她是多胎孕妇。 意外的是,到医院后,她却一直坐在那。既不问诊挂号,也没有家属陪同。 一待,就是数日。 改变发生在2009年12月19日。 这天,广州名医徐克成教授到湛江医院义诊。 经过大厅时,徐医生瞥了一眼那个坐在角落的特殊孕妇。 徐医生当即推测:这肯定不是孕妇,应该患了严重疾病。 徐医生走上前了,先是跟对方虚寒一番,便问情况。 果不其然。 女人说,自己不是孕妇,是癌症,已经不行了。之所以到医院来,是想走得体面。死在这里,会有人帮忙火化。 徐医生发现,这位患者已婚,病情恶化到这地步,却没有一个家属陪同。 她丈夫去哪了?父母呢? 这病到底怎么来的?为什么没有早点治疗? 当女人讲述自己经历后,在场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 02. 女人名叫彭细妹,生于1980年,广东化州市官桥镇一村民。 2004年,彭细妹经介绍,嫁给同村一小伙。 婚后两人感情尚可。 不如意的是,2年过去,彭细妹迟迟没有怀孕迹象。 这让男方父母急了。 在他们眼里,生育是新婚夫妇的“头等大事”。不生孩子,岂不遭人笑话? 细妹婆婆便四处求人,找来一剂偏方。 偏方成分是什么,婆婆没说,细妹也没多问。 她理解老人想抱孙子心情。 端起黑乎乎汤药,咕隆咕隆灌下。 一天一剂药。 时间一久,彭细妹身体真出现了反应:经期停止,小腹开始微微隆起。 看到这变化,全家人都喜得不行。 他们断定,一定是偏方起了效,怀上了! 细妹也没有多疑,细心呵护腹中“宝宝”。 但随着时间推移,事情变得不对劲。 彭细妹腹部增长速度非常快。 别人孕三个月都看不出来。 她三个月,就跟别人八个月差不多大。 彭细妹经常感到头昏目眩。甚至有一次,直接晕过去。 “怀胎”十月将近。 彭细妹没有一点临产征兆。 相反,她身体情况每况愈下。 脸部、四肢越来越瘦。 而腹部就像一个超大号的寄生虫,吸干宿主营养,飞速膨胀。 异常信号已经很明显。 可即使到这时,丈夫一家依旧没有到医院检查的意向。 他们猜想,这一定是多胞胎,才会长这么好! 转眼两个月又过去。 这样算来,已经是“怀胎”12个月,仍没有一点动胎迹象。 婆婆终于急了。 一家人带上彭细妹,到医院一问究竟。 挂号。 做B超。 出诊断。 当结果出来那一刻,彭细妹如五雷轰顶。 医生说:你不是怀孕,是卵巢癌症。这癌症我们这治不了,就算治好了,过两年还会复发,复发就没救了。 患难见真情,也见人心。 得知妻子癌症后,丈夫立刻翻脸。 他态度是放弃治疗,回家修养。 可回到家,丈夫第一时间不是宽慰,而是撇清关系。
听到这话,彭细妹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 她说:
丈夫没有回应。 留给她的,只有一个无声的背影,以及婆婆一家的冷漠。 03. 彭细妹想到了死。 那天晚上,她顶着大肚子,走到一条河边。 她准备投河自尽。 就在对这人世做最后的留恋时,她看到土堆上有一群蝼蚁,正竭尽全力的活着。 她止住了脚步。 一个积极信仰在她心中冉冉升起。
彭细妹没有赖着丈夫不放。 回到家,整理行李,离开了公婆一家。 她想过去投靠娘家。 但思来想去,还是没去。 因为娘家是村里出了名的“穷户”。 父母务农为生,房子住的还是老砖瓦房。一家人捉襟见肘。 自己一个癌症患者过去,岂不是添加累赘? 彭细妹选择离家出走。 有时在亲戚家寄宿。 更多时候是四处流浪。 睡桥洞,睡医院,睡火车站。 走到哪算哪。 活到哪一天,就算哪一天。 彭细妹外出流浪一年后,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她自知时日无多。 2009年12月,提着破旧行李,她踏进了湛江人民医院门诊大厅。 来这不是为看病,只是为不暴尸荒野,走得体面。 04. 徐医生被对方的不幸遭遇所打动。 他当即决定,带患者回广州治病! 彭细妹听了,又喜又忧,为难说道:
徐医生回答:
2009年12月22日,徐医生派来专车,接患者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就诊。 徐医生给彭细妹做了全身评估。 结果惊人。 彭细妹体重110公斤,腹部就占60公斤。 做CT时,因腹部太大,无法进入舱室,而不得不改用别的检查方案。 彭细妹腹度达167CM。 徐医生感慨:她上厕所都没法坐着,只能站着,你想想,这几年她是怎么过来的。 彭细妹喝下的偏方,其成分不得而知。 但徐医生说,很可能是偏方在体内堆积,诱发了病变。 彭细妹是卵巢囊肿患者。 别的肿瘤患者,一般都是手术切除。 彭细妹情况却相当复杂。 B超一照,里面全是积液,连内脏都看不见,更别说肿瘤。 想做手术,就必须放掉积液。 可徐医生说:她呼吸频率达每分钟60次,这属于呼吸衰竭II型,死亡率很高。做手术风险非常大。 病情罕见,医生也在犹豫要不要动刀。 彭细妹开始宽慰医生: 没事,成不成都可以。 如果我死了,就把遗体捐给医院做研究。如果我活下来了,就留在医院做义工。 或许是彭细妹的善良鼓舞了医生。 专家组制定出一套方案。 第一步,分批放积液。 第一天放5000ML,第二天放6000ML,这样就能减少氧流量,保证供氧。 放积液手术顺利。 几天下来,彭细妹一共放出超过5万毫升积液。这接近于100瓶矿泉水的体积。 第二步,手术切除肿瘤。 徐医生是当地医院院长,名望甚高。 为尽可能保证手术顺利,他还召集了妇科、普外科、呼吸科等多名专家参与。 老天终于开了一次眼。 手术顺利,彭细妹活了下来。 第三步,化疗。 化疗效果显著。几个月后,细妹病情基本康复,脸上也开始变得红润。 出院后,彭细妹决定留在医院做义工。 不收一分报酬,只为报救命之恩。 彭细妹从不抱怨。 爱笑,这是她留给身边人最深的印象。 不管是手术前还是康复后,总会以微笑示人,好像以前经历的苦难不值一提。 曾有人问她,你恨你的前夫吗? 她说:我不想恨人,恨一个人是很累的。 2012年,彭细妹重新遇到爱情。 对方离异,带有三个孩子。 彭细妹不介意,甚至有些欢喜。 因为这样一来,就能弥补她无法成为母亲的遗憾。 情感有了寄托。 事业也有了新启程。 自康复后,彭细妹一直活跃于社会公益活动。 参与义工。 帮癌友寻诊求医。 受邀发表抗癌演讲。 十几年前,彭细妹患癌流浪街头,静等死神降临。 十几年后,她绝境重生,让生命继续发光发热。 这不失为奇迹。 而这奇迹的因,不是别的,正是善良——徐医生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善良会传递。 坚强会传染。 她的癌症好了。 但帮更多癌友重获希望,成了她这一生为之奋斗的使命。 一起为善良鼓掌,为坚强喝彩。 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彭细妹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