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天气持续高温, 各地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晴烤模式, 也都体验了一把 什么叫出门一分钟,流汗三小时 在这要热化了的天气下 游泳成了人们的消暑好方式 在凉快的水中畅泳扑腾 冲去一身黏腻,洗去一天的疲惫 但是游过泳的朋友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 耳朵会进水…… 进水一分钟: “耳朵好痒” 进水一小时: “耳朵里嗡嗡的,我是不是要聋了?” 还有更离谱的进水一天都甩不出来 严重时还会耳朵发炎! 提醒大家注意防范“游泳耳”。 什么是游泳耳? “游泳耳”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例如,“游泳耳”其实只是一个别名,并不一定是游泳的人才会患有该疾病,只是相对比例较高。游泳耳的学名叫外耳道炎。很多患者的外耳道炎由于耳朵暴露于水中导致,游泳耳的别名便由此而来。 耳朵为什么会容易进水? 有很多种原因可能会导致水困在耳朵里,例如外耳道狭窄,而外耳道本身为S型,水更容易卡在狭窄的S型耳道里。 再比如进入耳朵里的水被耳朵里的某些东西困住,这种东西可能是过量的耳垢或其他异物。 另外,鼻子后面还有个叫咽鼓管的管道,是连接耳朵和鼻咽的(怪不得擤鼻涕的时候耳朵老是会堵住),如果在水里紧张得呛水的话,脏水就可能趁机从咽鼓管溜进你的中耳,引起中耳炎。 哪些人容易得游泳耳? 1、小孩,因为他们的耳道比较狭窄,而且其免疫系统还不健全; 2、常游泳的人或职业游泳选手,因为他们经常泡在水中,罹患外耳炎的机率比一般人高出五倍。另外,在海水以及湖水中游泳也较容易发生外耳炎,因为这些地方的水都未经处理,充满细菌。 外耳炎会让人疼痛且非常不舒服,若您在游泳之后出现耳朵疼痛的症状,也请不要过度紧张。只要疼痛感没有继续加重或在发炎之前控制住就没事了。 耳朵进水怎么把水弄出来呢 千万不要往耳道里插入诸如棉签、手指等来“掏水”,因为这样掏很有可能把耳道里的耵聍或异物往耳道深处推。 如此一来,可能刺破鼓膜带来听力损伤,二来可能刮掉外耳道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为细菌提供有利生长环境。 把水排出耳朵的小技巧:
5招教你远离游泳耳 遵循以下预防游泳耳的小贴士,尽享炎炎夏日的戏水乐趣: · 洗澡或者游泳后,保持外耳干燥 将头向一侧倾斜,让水流出,然后再向另一侧倾斜。然后用干毛巾或纸巾将耳朵擦干。如果经常去游泳,可以买防水耳塞带上。 · 适当注意耳部清洁卫生 你知道吗?耳垢在保护外耳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无需处理。但如果积累太多也会成为问题,如果发现耳道口有耳垢,可以用湿布轻轻擦拭。避免使用棉签清洁耳朵。棉签可能会损伤耳道,造成感染。 · 保持皮肤健康 耳道内的皮肤在对于防止感染上也起着关键作用。干燥、皲裂的皮肤(通常是健康状况引起的)容易引发感染。 · 保护耳朵免受化学物质侵害 比如在染发时使用棉球或耳塞将发胶和染料中的化学物质挡在耳道之外。 · 使用滴液预防 有一些非处方类滴液可以预防游泳耳。但记住,如果患有鼓膜穿孔等问题,切勿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