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衣元帅徐向前的百姓生活:一生艰苦朴素,比普通人还普通

 历史研究室 2023-07-10 发布于江苏

徐向前元帅在革命年代里如同名字一样身先士卒,不断向前,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虽然建国后成为了元帅,但依旧保持了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不管什么时候,都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从不追求个人物质享受,生活朴素,比普通人还普通。

拒绝特殊待遇,生活朴素简单

虽然徐帅身体一直不太好,但拒绝自己在生活上的特殊照顾,甚至多次主动降低自己的标准,当时规定元帅家里配备一辆专用的吉姆车和一辆临时使用的华沙车,但车刚刚生来,徐帅就要求送回去一辆,并且规定家人上班上学一律不准接送。不仅如此,拒绝拿国家提供的每月几十元的干部福利费。

布衣元帅

生活中的徐帅只要能够自己动手办的事,从不要别人代劳,身边有个“百宝箱”,装满了各种工具,钉子锤子什么都有,专门用来修修补补,家中桌椅家具有了小毛病,徐帅都会亲自动手修理一下,自己衣服纽扣掉了,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穿针引线,自然后一点一点钉上扣子,只要自己能做,就不麻烦别人。

每天早上起来,他总会把被子叠好,提着热水瓶去打水,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让秘书、炊事员回家去团聚,让孩子们自己烧饭,自己只吃剩下的小菜,可以说从生活上到待人上,徐帅总是如此朴素简单。

除了“百宝箱”,徐帅身边还有一只小小的白木箱,是战争时期用几块普通木板钉成的,没有油漆,做工也很粗糙,一般人都会当做破烂扔在一遍,但谁能知道,这个箱子居然是徐帅战争年代用来装书、装文件和衣服的箱子。

开会的徐帅

这只箱子跟随徐帅南征北战,一直到了建国后还在,后来去开会,徐帅也是提着这个箱子,秘书建议他买个几块钱的皮箱,但徐帅坚决不同意,认为自己箱子还能用,几块钱虽然不多,但能省就省,最终也没换。

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

由于年少时期的生活艰难以及革命岁月的艰苦,徐帅养成了粗茶淡饭的饮食习惯,作为山西人,他的饭桌上常常都是吃的莜面卷、小米粥、窝窝头等食物,杂粮、玉米、红薯也是爱吃的主食,还喜欢吃野菜,到了可以吃榆钱、马齿苋的时候,他总会采摘一点吃吃,经常和家人以及身边人说,吃点野菜可以壮筋骨,也可以不忘本。

家人合影

而且徐帅也不挑食,炊事员做什么吃什么,对做饭的师傅也很有礼貌,可以说从不讲究所谓的排场。

80年代饭桌上

至于自己住的地方,也是非常简单,原先住的史家胡同又小又破,外面墙壁近20年没有粉刷,颜色都掉了,有人提出贴墙纸以及粉刷一下,但徐帅觉得能省一点是一点,没有同意。

虽然后来搬到城西后房子宽大了一些,但家里布置也很简单,修缮和添家具必须经过他的批准,墙上也没有字画什么的,只有卧室窗户边贴着亲自写的几句话:“少车多步、少肉多菜,少欲多施”。

家里的沙发也是六十年代的老古董,但即便如此,徐帅还坚持修,哪怕沙发横木已经烂掉了也会坚持修补一下,一直到1985年实在无法修理的时候才重新换掉。

1956年冬天,鉴于天气寒冷,管理局给他送来了一款新地毯,没想到徐帅回来后立即要求将它送到刚建好的三座门招待所,并且说现在国家还很穷,一块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自己可以多穿一点就行了,没必要用新的地毯。

最终秘书拿了两卷橡胶毯铺在楼梯和过道里,想给他安装一个暖气罩也被徐帅拒绝。

徐帅书法

同时他还提醒秘书和工作人员,节约一杯水、一度电、一升汽油,有时候看到屋子灯亮着却没人,他总会默默地走过去把灯关掉,看到长时间开水龙头洗衣服也会提醒节约用水。

注意身上的毛衣

虽然建国后徐帅的衣服已经不是初期的土布和粗布了,但依旧还是坚持穿着洗了不知道褪色多少的灰色涤卡便服,自己衣服破了也是修修补补,穿着补丁的衣服也不在意,而且徐帅居然还会织毛衣,上能骑马打仗,下能穿针引线,自己亲手织了一件毛衣一穿就是三十年,成为压箱底的传家宝。

曾经担任徐帅九年的秘书也说过,在他九年的时间里,徐帅除了部队发的衣服,只有在1964年做过一件呢子大衣,此后就没添置过新衣,原先的旧黄呢大衣还是战争时期别人送的。

1986年,广州钓鱼

至于生日,也拒绝大操大办,85岁生日的时候家里人想要给他办一下,但离生日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徐帅说谢绝一切安排,家人也不得搞活动,最终这个生日在和秘书、炊事员合影留念后就算过去了。

晚年

不仅如此,家里来了客人,招待的烟酒水果以及其他任何费用全部都用自己的工资解决,而且定下家规,不能接受别人赠送的东西,自己也以身作则。

比普通人还普通的老百姓

20世纪60年代初期,徐帅一家搬到北京什刹海附近的柳荫街,在这里,他把自己当做普通老百姓一样,把自己当做这里的普通居民,还要求家人和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街道的事务,植树种花,清除垃圾,整修街道,疏通水道等等。

1982年,徐帅和夫人合影

有一次,一对新婚夫妻到徐帅家做客,在脱落了油漆的大门面前按响门铃时看到一位穿蓝布旧衣的和蔼老人开门,只是点点头便径直迈步进门,新娘并不认识徐帅,还以为是看门老大爷,直到丈夫为他介绍后才认识眼前的老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徐帅,一下子羞红了脸。

她怎么也没想到,此前穿着简朴的慈祥老人竟是威震全国的徐帅,一度把他当做看门老大爷。也因此新娘不断埋怨丈夫不早点说,自己做梦没想到,元帅居然是这样的,比普通人还普通。

陈靖和徐帅

临终前的嘱托

1990年6月,徐帅因为肺病住院治疗,估计知道自己的身体,出门前无比留恋地望着自己居住的小院,小声说这次去就回不来了,到了6月29日,徐帅也许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1、不搞遗体告别;

2、不开追悼会;

3、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

1990年9月21日4时21分,徐向前元帅与世长辞,去世后国家发了8000多远抚恤金,但徐帅夫人却一分钱没动,全部给了秘书郭春福,因为他的孩子得了白血病,急需用钱,虽然徐帅离开了世间,但他艰苦朴素的作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