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楷书“扛鼎”之作,用上了50年的功力,成功为书法史“续命”!

 墨品书法网 2023-07-10 发布于北京

书法史的发展有三大黄金阶段,一是在魏晋南北朝,行书取得了辉煌成就;二是在唐代,楷书、草书发展至巅峰,诞生了无数名家;三是在北宋时期,“尚意书风”被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宋四家”发扬光大。此后虽也名家辈出,清代甚至出现了各种字体全面复兴的景象,但整体却在走下坡路。

众所周知,我们常说的书法“百代之师”,一般都是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这几位,而常被作为书法入门的“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除了赵孟頫,其余均生活在晋唐时期。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赵的存在,南宋以来,几乎没有能超越古人、自成一家的大师了。

所以,有的专家认为,赵孟頫的存在是为书法史“续命”了几百年,鲜于枢称赞他:“子昂篆、隶、正、行、真草,俱为当代第一。”赵孟頫年幼时便学书,至七八岁时已经能将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临摹到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了。

赵孟頫楷书以晋唐为师,受王羲之、李邕影响较大。《胆巴碑》是“赵楷”扛鼎之作,也被认为是他最精妙的作品,时人称之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此碑也被称为《龙兴寺碑》,是赵孟頫奉元仁宗之名撰文并书写,完成于延祐三年(1316年),全卷纵33.6厘米、横166厘米,共125行、923个字,单字大小约4厘米。

书写此碑时,赵孟頫已经63岁了,凝聚了他超过50年的功力。《胆巴碑》结字宽绰而稍扁,重心偏下,从“先”“密”“国”等字可以看出,这也是受李邕影响的体现。此碑笔画藏露兼用,行笔中锋为主。横画以露锋起笔,行至结尾处回锋收笔;竖画则钝入尖出,撇捺极为舒展,如“大”“八”等字。

《胆巴碑》楷中带有行书笔意,笔画苍劲浑厚又不失秀媚,正如专家所说:“虽取法李邕《麓山寺碑》,但又较之舒展放松,去其险佻之势,化为端庄肃穆、雍容道美之姿。”点画呼应、楷中带行,使得《胆巴碑》更为生动流畅,用笔峻拔又不会显得拘谨。

赵孟頫此作,既有魏晋纵逸流美的风韵、唐楷森然谨严的法度,还有“赵体”独特的个性,尤其是用笔、结字极为清晰明了,以沉着稳健的运笔功力,写出了圆润匀实、秀骨丰肌的笔画,清代杨岘评价此作:“用笔犹饶风致而神力老健,如挽强者矫矫然,令人见之气增一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