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热吗?看看过来人咋说的

 三农小毛 2023-07-10 发布于北京

导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热吗?看看过来人咋说的

这几天,全国各地陆续开启了“烧烤模式”。自从进入小暑节气以后,真的应验了一句老谚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现在的天气就是这样,上午就像是一个大蒸笼,而到了下午就如同是大烤箱一样。如同网友们所言:就差一把孜然就可以吃了。

幸好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有风扇、空调了。即便是再热,待在空调房里面还是非常舒服的。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当时的农村热不热呢?他们又是如何熬过酷热的夏天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热不热?

小编是80后,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热不热不是太了解,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农村是不怎么热的。当时的小孩子,天天顶着大太阳在外面疯玩,也没有感觉到有多么热。

针对这个疑问,小编还特意问了父母,还有村里的一些老人们。他们都说以前的农村到了夏天的时候也热,但是没有今天这么热的。比如以前一般就是中午这一段时间是最热的,可是现在却是整日整夜都很热。

像过去到了晚上,只要睡前用扇子扇扇风来降温、驱赶蚊子,到了后半夜的时候不仅不热了,甚至还可能会有点凉爽。

在当时根本就不敢整日整夜的吹风扇,可如今即便是在农村地区,如果不吹风扇,晚上也是热的睡不着觉,并且在天亮的时候依然很热。

而之所以在以前的农村不如今天这么炎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环境。当时在农村有着大量的树木,并且不少村子附近还有河流湖泊,到了夏季的时候常有人在河边玩耍、洗衣服、洗菜等。

尤其是在当时农村住的房子,也不像今天是钢筋楼房,都是基本都是土砖瓦房,而这样的房子即便是到了夏季,也不会怎么热的,因为当时所盖的瓦房要比楼房更凉快。再加上房子到处都是缝隙、洞穴等,因此通风就比较好,不会像楼房这么闷热。

同时在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房前屋后栽种很多的树木,而老话说了“大树底下好乘凉”,一般有树木的地方,就会比较的凉快。而且当时房前屋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都是水泥地面,都是泥巴地面的。这样它们的吸热、散热性也更好。

当然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人的心态也没有今天这么燥热。老话说“心静自然凉”,这话也确实不假,在以前大家想的没有这么多,生活压力也没有这么大,所以即便是天气热了,也是忍忍就过去了。但是现在大家的心态浮躁了,稍微热一点就感觉受不了了,不是吹风扇就是开空调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