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枯坐乱想伤寒

 chi_ping 2023-07-10 发布于陕西

读《伤寒论》

还要了解方言和习俗???

本文选自草民先生

2023-06-29和06-30博文

图片

一、关于“真肝脏脉”的解读

枯坐深山读书喝茶,看到“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这一段条文,想起曾经见到的一些解读,不禁自己一个人笑出声。

因为我们在很多版本中,都把这段文字解读为:

“肝的藏象功能即将断绝时,脉会浮而弱,按上去的感觉,就像想索要,但是又索要不到——因为脉象不来”

除了这种脉象,也经常有像蛇形一般左右扭动前行的状态,以上都属于死脉。

这里,问题的核心在于“如索不来”

因为“肝死藏”,说的是已经出现危险症候了;

但是既然脉象还呈现出“浮之弱”,那患者就依然处于脉搏跳动的状态。

换句话说,患者还没有死。

既然前面已经讲了,患者是有脉象呈现的,那有怎么会出现“索要,但是又要不到”这样神奇的脉象呢?

如果医生去把脉,“索要不到脉象”,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按条文逻辑,这个“如索不来”,应该是后面“或曲如蛇形者”并列的一种脉象;

我们知道,五脏出现“真脏脉”都是死候,但是其他真脏脉都有其鲜明的特点。

也就是说它的脉象辨识度非常高,不会和其他脉象发生混淆。

那么同为真脏脉的的“肝死藏”,竟然出现了区别如此迥异的两种脉象?

其实,这里面出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  译者习惯性把“索”,译为“索取、索要”;

第二  “不来”,是一个方言词汇,仅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东部、山西南部这一代地区。

河南人、陕西人形容某人遭到电击时——被电打得胡不来;或者天气寒冷时——冻得不来不来滴…

这是形容一种没有规律性的快速扭动、颤抖。

如果我们把这里的“索”,就翻译成字面意思——绳子,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张仲景对脉象的描述,就是说医者指下,仿佛按到了一根无规律颤抖扭动的绳子。

而紧接着描述的脉象是像蛇一样左右扭动,比较规律的样子。

这两种,同属“肝死藏”的脉象。

图片

二、关于“项背强几几”的解读

由此,想起之前听一位经方高手解读“项背强几几”:

此高人引经据典,从“六书”、“切韵”、“古音”…一套眼花缭乱之后,告诉草民,这段条文的正确读音是:项(xiang)背(bei)强(qiang)几(shu)几(shu)。

项背,不必解读;

强,这里指的强行用力;

几几,这里的读音大概类似于(叔叔)…意思是小鸟想飞又飞不起来,伸着脖子的样子。

连起来讲,就是形容患者肩膀脖子不舒服,看起来像小鸟伸脖子一样的姿势。

其实,只要是南阳附近的人,甚至距离南阳几百公里之内的湖北、陕西、山西人,随便找个当年老人,用当地方言读一下,都能解释这句话的原意。

这句话真正的读音是:项背 强(jiang)几(ji)几(ji)

强,在这里的读音是(犟),它在这里的字义也基本同“犟”,是不能随心所欲,有点不得劲儿的意思。

“几几”,差不多等同于四川人口中的“兮兮”——你个哈儿,瓜兮兮的!

几几=兮兮。

这样读一遍,就是形容患者觉得肩背、脖子不舒服,有点僵硬,到还不至于很疼,行动之间这个部位有不爽的感觉。

否则葛根汤证的患者,个个都要跟毛没长齐的小鸟一样,使劲儿伸着脖子吗?

我们谁见过这样的葛根汤证患者?

图片

但是后来草民偶然间在百度词条中看到这段解读,和高人讲的别无二致,也是在描述没长毛小鸟的姿态——可见高人的影响力的确是非同一般。

其实,草民前几年还发过一些关于《伤寒》、《金匮》考证的文章,不过当年大多发在贴吧,后来因为某些原因,那些文章都被管理删掉了。

三、关于“当归赤豆散”的考证

幸好有一篇考证“当归赤豆散”中“浆水”的文章,被学生抢救下来,发在公众号了,那篇才得以幸免于难

草民通过实地考察,自己动手制作,证明了一千多年以来,各路医家解读的“浆水”,绝大多数都是在臆想。

也证明了,用对了浆水,“当归赤豆散”效如桴鼓。

由此可见,医学界以讹传讹由来已久,一千多年来对仲景先生的研究中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人真的就是趴在书本上试图解读经典;

甚至学了一辈子经方,都没有去过南阳,看看张仲景当年的生活环境、当地的饮食、风俗、语言特色。

寻章摘句,闭门造车,就这样研究出汗牛充栋的各类经方研究著作…

草民没那么渊博的学识,也不敢妄自揣度医圣的思想,只能老老实实一字一句的考证,以图最大限度看到经典的本来面目。

其实做这些真的不难,也不复杂,只要做到老老实实盯着每一句、每一字去研读;

只要心中有疑问,无论费多大气力都一定要尽力考证,找出真正的答案;

还有就是草民整天提醒学生的:“博大精深”这个词,是并列关系,但是也是次序;

学习中医,一定是先有“博大”,然后再去“精深”。

“功夫在诗外”,方言、民俗、饮食习惯、历史、地理…哪个与中医无关?

挨个去学,如何学得完?

其实,真不用挨个去学,因为前人已经告诉我们学习方法了;

那就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图片

四、伤寒论的整体特点

伤寒作为一个疾病大类,张仲景将其单列成书。

这是因为他其时已经通过大量的学习、继承(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前人智慧之后,再通过大量临床,创立“三阴三阳辨证理论”。

通过学习这套“六经辨证理论”,后来者完全可以做到对伤寒热病的来龙去脉,抽丝剥茧,了然于胸。(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伤寒杂病论》,学术界一般认为有“狭义伤寒”与“广义伤寒”之分,不过核心仍然是一致的——专指“伤寒热病”,也就是外感性发热病的总称。

那么,这样的定义是否经得起推敲?

其实就在唐本、宋本、康平本、以及《金匮玉函经》中,张仲景本人开篇就有“辨痉湿暍第一”;

“太阳病,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可见,张仲景本人并不认为所有的外感、或非外感的发热症状,都可以归于“伤寒病”。

《伤寒杂病论》这个名称,它的本质,是“伤寒病”,夹杂“其他病”;也可以说,这是一本论述“伤寒病”与其他“杂病”治疗理论的经典。

图片

虽然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但是“撰用”,即是有取舍的采用,也就是“选用”。

其实是因为他自己的学术特点,对前人经典中的医学智慧,做了筛选和总结。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情志病,作为疾病中最难治、预后最麻烦的一大类疾病,在张仲景的著作中并不作为重点;

第一“ 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

第二“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

第三“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这就是张仲景在著作中归纳总结的三大类病因其中并没有提及情志病。

但其实,情志病在张仲景的著作中并不罕见,比如《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梅核气、脏燥…等等。

只不过,张仲景的医学思想,更偏于外感、外伤。他可能觉得,没有必要把情志病无限拔高,列为一项重要的病因。

总体来讲,张仲景的医学思想是“先辨病”,把疾病分类,然后再针对疾病“辨证论治”。

伤寒类疾病,是他本人经验最多、理论体系已经完全成熟的一套医学思想,所以篇幅最大,也最详尽。

其他杂病类,归于《金匮要略》:这里面的条文,大多只有病,没有六经辨证的内容;

这是因为针对这些疾病,他本人的案例可能不充分,还不足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辨病之后辨证”的体系。

所以,《金匮要略》只能算是另一部经典的提纲而已——当然,他或许只是时间和精力上面,还来不及完成这部经典之作。

图片

张仲景之所以被尊为“医圣”,是因为他之前的医学著作大多只讲理论:比如《素问》

或者只讲方药:比如《五十二病方》。

到医圣这里,理论可以指导“辨病”、“辨证”,然后遣方用药——中医真正成为一门理论医学、经典医学。

所以,他目前流传下来的两部经典:

一本叫《伤寒杂病论》,这个是讲理论的论述;

一本叫《金匮要略方》,这个是讲方药的著作。(未完成的提纲)

当年和王三虎先生把酒论道时,就对王先生所主张的“辨病论治”思想很受启发。当时心中只是隐隐约约有一点明悟,直到最近偶得闲暇,才能坐下来捋一捋思路,把这些想法写下来。

这里要感谢王先生的研究和分享,感谢这位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临床一线的西安老乡。

(以上内容,只是草民枯坐深山时的一些胡思乱想。欢迎各位高人同道拍砖!)

文字| 微博:@草民插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