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愉快地进京

 生活料理坊 2023-07-11 发布于江苏
愉快地进京
童忠锁
公元1964年的秋天,这是一个金色的秋天,中华大地经过三年包产到户和经济调整之后,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年七月,我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于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电机制造专科学校,并荣幸地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注: 那时的毕业生全国统一分配工作。)当时安徽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毕业生分配还不如我们。
1964年9月12日,我们分配到北京中科院的一行16人终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批准进京许可,离开苦读四年的芜湖电校乘火车到达南京下关火车站,再转乘46次福津特快(那时的46次特快是从福州开往天津西的。)当时我们16名同学都未去过北京,而且乘坐特快列车都是大姑娘坐轿第一次。从下关登上46次特快大概是晚上9时多,如果再等候一个多小时,即可乘坐22次沪京特快,免除了在天津换车的麻烦。
列车到达安徽符离集车站时,我们16人在站台上共买了8只安徽名产一一符离集烧鸡,每只大约1.6元-1.8元之间,我和分在中科院力学所的吴云山同学合买了一只。在列车上我们不拘小节地狼吞虎咽,很快就将烧鸡吃得净光。列车到济南时我们每人又在车站站台上各买了一筒周村千层饼及山东的另一特产莱阳梨,坐在火车上又是一番品尝。记得当时有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姑娘,讲着一口动听的京腔,问我们怎么那么能吃? 可她怎么知道我们这些刚从困苦年代过来的年轻人。
46次特快于9月13日晚上抵达天津西站,又转换公交车到达天津东站,再转乘慢车到达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在北京几经周转,好在当中有个章洪龙同学知道中科院的研究所在中关村。9月14日上午一行16人先后找到了各自所在的工作单位,我和王至尧同学(江苏高淳人),张启荣同学(安徽石台人)三人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报到上班。由于是每月15日前报到参加工作,按规定领了全月 32元工资。从此开创了我的平淡人生的第一步。住进了中关村 81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