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海子的尊严

 冬歌文苑 2023-07-11 发布于北京

海子的尊严

海子姓张,因从小是罗圈脚,走路时左摇右晃,四、五米宽的大路都盛不下他,因此人们送他绰号“晃荡海子”。

张海子出名不在于他走路时晃里晃荡,而在于他要了一辈子饭。尤其奇怪的是,他要饭并非是生活所迫,而是乐于此道,无怨无悔。他是把要饭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

晃荡海子出生在解放前,他家曾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当初他岳父去他家相亲,只看了他家的马厩就为女儿订了终身。可怜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嫁了个走路不稳、晃里晃荡的对象。婚后头一年走丈人家,媳妇骑驴,他挑着装满礼品、蒙着红包袱的大竹蓝子在后面晃荡。快到村口时,媳妇嫌他形象丢人,“命令”他多绕三里地单独进村。解放后,政府颁布新的《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媳妇毫不犹豫地与他离了婚,抱着个男娃走了,从此他就再也没能找上媳妇。

海子是他父亲在四十五岁时生的他,上面有五个姐姐。由于是老年得子,父亲对他格外娇惯,真是放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是怕摔了,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俗话说“惯子如杀子”,由于什么都不让他干,致使他整日游手好闲,生活自立能力极差,甚至连根火柴都划不燃。这恐怕也是他终生讨饭的其中一个原因。

“文革”时期,公社领导嫌他四处流浪,抹了社会主义的黑,要生产队管起来。生产队长绞尽脑汁,总算给他安排了个看菜园子的活计,并让各家各户轮流给他送饭。岂料他得了便宜卖乖,对送饭的人说:“哈,你们对我比儿女还孝顺呢!”这话传开,就再也没有人去给他当“儿女”了。公社领导哭笑不得,骂他是神经病,他又乐此不彼地要饭去了。

晃荡海子要饭丝毫没有自卑感,每当他推着那辆装载着全部家当的独轮小车出村时,他会主动跟人打招呼,偶而遇到有人问他要去哪里,他总是好象参加会议、出席活动一样,喜气洋洋地回答:“去南山里呀,或去东乡呀!”

海子自尊心很强,他要饭对人从不低三下四。一次,他到村书记家里要饭。书记批评了他几句,说他不参加劳动四处游荡,是不劳而获,给村里丢脸。对此,他竟然恼了,摆出一副不给就不走的架式,气呼呼地嚷道:“你给不给吧?你给不给吧?”吓得书记媳妇赶紧给他一个馒头,他才嘟囔着悻悻而去。

晃荡海子要饭虽然让人看不起,但有一件事不得不让人对他刮目相看。有一天,在饥饿难忍时,他到附近的垃圾箱里找吃的,不经意间翻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一笔可观的现金。他拿着钱包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在那里寻找失主,但直到夜幕降临失主也未出现。当晚,他把钱包交给了当地派出所并说明事情的经过。几天之后,警察找到他并带来了失主。

失主看到捡到钱包的竟是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时,非常感动,当即拿出一些钱酬谢他。他却摇摇头说:“虽然我很穷,甚至穷到有时吃不上饭,但这些钱我不能要,因为这不是我讨饭讨来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我也有自己的尊严。”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