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爱吃鱼头的母亲

 冬歌文苑 2023-07-11 发布于北京

爱吃鱼头的母亲

田志坤||吉林

2022年母亲节是在疫情封控解封后不久度过的,我急不可耐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去菜市场买条开江鱼。望着盆中许久没见到的活鱼,我迟迟不肯动手收拾。眼前浮现四五十年前母亲做鱼和吃鱼的场景,像电影一般一幕幕显现。

我家住在卡岔河边,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渠有水就有鱼。那是我不到10岁的时候,就同三个哥哥去河里用旋网打鱼,用扒网扒鱼,用须笼淌鱼,兴许一天下来,十斤二十斤鱼拿回家,最大的鱼也不足二斤重,与现在的鳙鱼(胖头鱼)相比不足十分之一重呢!

母亲将这大大小小的鱼收拾完洗净,在锅里放了一小勺油,放点葱花,炸下锅,再去酱缸舀一勺农家酱,加上水,盖上大锅盖,捞上一盆小米饭,放上蒸簾,先大火,后文火,慢慢炖。就是俗话讲的:“千滚豆腐,万滚鱼”,直到灶坑里柴火烧烬了,掀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的鱼香味,让你恨不得立马用勺子或筷子夹岀来吃到嘴……

母亲这时候不让我们上锅台前,说等等上桌子上再吃,当我们哥几个等母亲将炖好的鱼端上桌子,吃着小米饭,就着鱼肉,时不时咬口大葱白或叶子,时而咬口尖椒,那才真叫香呢!

当我们快吃完时,母亲才上桌子吃饭,看到杯盘狼藉的一桌残局,她只能吃鱼头了,逗笑的说:“我最爱吃鱼头,那都是最香的地方,吃啥补啥,我没上过学,一个大字不识,补补脑子。”小时候不理解母亲的心,她是让我们哥几个多吃鱼肉,因为那是我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

多年以后,当我将大胖头鱼拿回家的时候,母亲用同样的方法将鱼炖好,我用大盆端上桌子上,母亲往往都是用筷子夹上鱼肉,蘸点鱼汤吃的可香了。我不解的问母亲,你不是爱吃鱼头吗,母亲说:“傻孩子,鱼头哪有鱼肉香啊,当年的鱼头没有肉,你们正长个,母亲哪舍得吃呀。”此时的我,眼泪忍不住哗哗的流下来,才理解她老人家用心良苦啊!

我是文革后第二年离开家去省城求学,当时还没有到16周岁,每当我过生日的日子,耳朵就热得不行,就知道应该是过生日了,一查黄历,真的是农历的生日。家里装了电话,后来买了手机,生日的早上,肯定会接到老父亲打来的电话,说你今天过生日了,早上别忘了煮上鸡蛋,中饭和晚饭别忘吃面条。只是我从来生日那天我不买鱼,因为那是“儿的生日,娘的苦日”,避免回想起小时候母亲吃鱼头的样子。

母亲离我们而去已经十五个年头了,每当餐桌上有各种海鱼、河鱼的时候,记忆中的母亲不舍吃鱼肉而吃鱼头的形象似乎就在眼前,然后越来越高大,心里不免有种莫名的痛。我永远敬佩母亲对子女献出无限的爱,永远心存着您对我们六个子女辛勤呵护的慈祥的面孔,我永远永远爱您,如果再有来生,还做您的儿子,让您吃百种鱼的鱼肉,绝对不会让您再吃鱼头……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田志坤,男,60岁,吉林榆树市人,擅长公文写作,喜爱读散文、杂文。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