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天气越来越热,正好家里有点事,遂回去住了几天。我住在北冶村我表弟家,这里是镇所在地。我当年从完小到高中的近十年时间里,就是在这个村里上的学,我姥姥家也是这个村的,当年的人和事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转眼五六十年时间过去了。故地重游,赌物思事,见人思旧,别有一番心绪在心头。傍晚与表弟到村东散步,走着走着,迎面走来两三个也是散步的人。其中一个中年女子突然亲切地喊了我一声“叔叔”,我停下脚步,驻足留意,却怎么也想不起她是谁。表弟告诉我说,他是和平的媳妇,是你们老家的南邻居。这时我才知道她的身份,可我对她一点印象也没有,但她家的旧事却勾起了我的回忆。他们家是朴实地道的庄稼人,我叫他家奶奶叫婶子,这位婶子极其能干,身体也很健康,在八十来岁时还能下地干活、上山砍柴。这位女子的公公,我们叫哥,他老实厚道,对父母很是孝敬。他的婆婆,我们叫嫂子,为人热情朴实、性格开朗,爱和我们开玩笑。我们回家的时候,她常给我们带些土特产品什么的,现在也已近八十来岁了,身体不太好,腿脚不方便,但是没变的是她的热情和风趣。他们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他家姑娘很是聪明懂事,但在十多岁时就死去了,这令他们家十分伤心。我还记得当年有一位道教的出家人,路过他们家时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他们家的住宅不利于女儿。 我想着想着,思绪又回到了眼前,这位邻居家的媳妇也已五十多岁了。我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她婆婆当年刚娶过来的时候,我们闹洞房的场面,也曾想起我在小学的课堂上听到教室外面有人喊:二欧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那个大胖小子,说的就是眼前这位女子的丈夫。转眼间,六十年,一个甲子过去了。我问表弟说,他们夫妇俩怎么到北冶村居住了呢?表弟说,镇所在地宣于发展小买卖,他们在这里搞了点地,开了个建材销售店。我问道,生意怎么样?表弟说,因为周边村没有做这个生意的,他家是独家经营,生意做得还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