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的价值

 一线飞扬 2023-07-11 发布于江西

昨天有一个同事到我办公室聊天,谈到最近轮训的感受,他感觉心理压力很大,担心事情做不好。我安慰他说,没关系,任何学习或技能的获取都有一个过程,我们参与轮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技能,拓展自己的认知,为个人未来的发展做好积淀。
2019年,考虑到收费工作过于单一,员工缺乏技能储备,我们推出了三互工作法,推行岗位互通、业务互联和管理互动,任何岗位的员工只要有意愿,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都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岗位互换、业务交流,目的是通过多岗位锻炼培养员工的一专多能。该项举措的推出,让很多一线员工得到了上挂锻炼的机会,也让一些愿学习、肯付出、想干事的员工在多岗位的交流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转岗,有效解决了一线人员晋升渠道受阻,某些员工在一个岗位年限过长,没有成长动力的难题,有效盘活了管理的一池春水。
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不可能不犯错误,对于轮岗制度的实施,对工作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良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对于员工适应新的收费形势,找到岗位新的突破点,获得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改革都需要成本,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工作中员工在新的岗位上的试错就是成本,代价是当前工作受到部分影响,收获却是员工找到工作上的价值,能够在未来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每一位轮岗到综合岗上的员工,在上岗前,我们都会做一番交流。交流的目的就是为了树立目标、明确步骤、寄予希望,以增强轮训的实效。可习惯了一线单纯收费工作的员工,一旦进入办公室综合岗都会有很大的不适应。原来是八小时工作制,上班八小时外,基本可以不用管工作,但办公室不一样,任何时候,都需要关注工作消息,并及时回复。同时,综合岗对员工的沟通协调、应急处置、写作表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易让刚刚进入岗位轮训的员工打退堂鼓。
同事来找我谈心,就是因为感受到了岗位的压力。其实,任何时候走上坡路,都会感觉累,只是有些人越挫越勇,有些人刚刚接触就选择放弃。选择退出,在短期内似乎好像维护了尊严,寻求了心理平衡,但从长远来看,个人却失去了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如果习惯性地选择退出,最后只能待在舒适区。待在舒适区的时间长了,个体难免会丧失价值感,人一旦丧失价值感,则心理又出现了不平衡的状态,又需要通过选择挑战自己来寻找价值,但由于没有挑战成功的案例作为心理支撑,最后只会在选择放弃中陷入痛苦的轮回。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改变,而人最难改变就是自己。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个体在成长的过程缺乏心理能量。缺乏心理能量均可以在个体童年的早期寻找到答案,遇事退缩的成人,大概都是在儿童期被否定得太多。童年时期,因为价值观还没有成型,需要从外界的反馈来建立群体的认同感和个人的价值感。因为经常被否定,特别是被自己亲密的养育者否定,容易在孩子的心中烙印出“我不行”的心理应对机制。这个机制一旦形成,将会导致人的一生心理缺乏力量感。
我对同事说,我对他能够做好这个岗位的事情深信不疑,并给他找了几个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理由。我鼓励他说,只要认真学习,用心做事,即使出了错误,我们也不会怪他。对于在岗位上轮训的三个月来说,他只要用心去做就好,学到的知识、获得的技能、得到的提升都是今后他与这个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筹码;即使做不好,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何不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呢?
“也许,三个月后,你就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我强调说。
同事听后,认真地点了点头说,我一定会好好干的。(文/肖扬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