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之毛泽东成功地收编了“山大王”袁文才、王佐,体现了他超高的策略和

 llljjgg 2023-07-11 发布于北京
之毛泽东成功地收编了“山大王”袁文才、王佐,体现了他超高的策略和才智。这么一来,他在井冈山的根基稳固了,兵力也扩大了。而在之前,王佐见到毛泽东部队纪律严明,十分欢欣。不过,他却一直怀着戒心,因为毛泽东部队远比他的部队强大,随时可以“吃”掉他。

毛泽东知道王佐的心思,让王佐部队保持他的独立性,从未有“吞并”之意。毛泽东非常看重搞好和王佐的关系,因为只有稳住这位“山大王”,中国工农革命军才能在井冈山有稳固的根基。

毛泽东在山上安顿毕,11月上旬便下山去了。在他看来,光是有了井冈山还不行,要在井冈山四周扩大红色区域。山下军务正忙。11月中旬,毛泽东部队攻取了茶陵县城,在那里建立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由谭震林任主席。茶陵红色政权的建立,震动四方。12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围攻茶陵,在激战中陈浩叛变——此人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毛泽东火速赶去,处决了陈浩……

毛泽东人在山下,心在山上,他挂牵着王佐,生怕王佐有变。一旦王佐转向,后院起火,那就不堪设想。于是,在1928年年初,毛泽东把手下一员得力人物派往王佐部队,去做王佐的工作。

此人便是“三何”之一的何长工。何长工喝过洋墨水,会讲法语、俄语,见过大世面,能言善辩,头脑灵活。毛泽东十分看重他,屡屡委派他做重要的联络工作,犹如“外交部长”,尽管他在三湾改编时担任的职务只是卫生队党代表。

何长工这名字很易使人误会,以为他是扛长工出身。其实,他原名何坤,“何长工”这名字是毛泽东给他取的。那是“马日事变”之后,湖南军阀许克祥把他列入了“大暴徒”的名单,他不得不改名以求隐蔽。毛泽东为他起名“何长工”,是因为他当年曾在北京长辛店铁路工厂做过工,“长工”即“长辛店工人”之意。毛泽东说:“为革命扛'长工’嘛!”

何长工原在卢德铭的警卫团当团参谋。卢德铭在修水宣布起义时,那“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便是何长工设计的——在一块红布上,缝了黄色的五角星和镰刀、斧头。毛泽东的词《西江月·秋收起义》那句“旗号镰刀斧头”,便是这么来的。

三湾改编后,毛泽东派何长工秘密前往长沙,向中共湖南省委汇报秋收起义的情况。接着,何长工又奉命前去寻觅南昌起义后的朱德部队,并取得联系。当他风尘仆仆来到江西遂川县城天主堂,见到毛泽东,立即接到新的使命,前往王佐部队,担任党代表。
王佐见了何长工,知道是毛泽东派来的党代表,也就以礼相待,设宴为他接风。

表面上客客气气,暗地里处处设防,王佐生怕党代表夺了他的权。何长工在王佐那里细细察访,得知王何长工在王佐那里细细察访,得知王佐心上压着一块石头,那就是尹道一。

尹道一何许人?原来,王佐在井冈山上当“山大王”时,东、南、西、北有四股地主武装跟他作对,东为尹道一,南为萧家璧,西为贾少提,北为萧跟光,号称“四大屠夫”。

在这“四大屠夫”之中,为首的是尹道一。此人是井冈山七县民团总指挥,王佐的宿敌。王佐跟尹道一打了多年,屡遭败北,连他的侄女也被尹道一所杀。

何长工知道,倘若帮助王佐拔掉尹道一这眼中钉,王佐对共产党就会心悦诚服。于是,他跟王佐提起消灭尹道一之事,王佐大喜。
王佐跟尹道一是老对手,交战多次,知道尹道一的脾气:一旦王佐败退,尹道一就会穷追不舍。因为在尹道一看来,王佐部队不过几十条破枪而已,不在话下。

何长工心中暗喜,对付这样的敌人,用伏击法,效果最妙。他选中了旗锣坳这个地方作为伏击点。旗锣坳是罗霄山后山的山坳,地势险峻,是一个天然的“口袋”,打伏击战的好地方。

何长工交给王佐的任务是,前去诱战尹道一,只要尹道一追来,掉头就走,只要把尹道一的部队引入旗锣坳,便完成任务。其余的事,都不必劳驾王佐。

这样的任务轻轻松松,王佐一口答应下来。拂晓时分,王佐带领他的队伍突袭尹道一。天刚亮,王佐扭头便撤。尹道一不知是计,穷追而来,进入了旗锣坳那“口袋”。

中国工农革命军早已守候在那里。在一阵排枪射击之后,尹道一的兵纷纷倒下。何长工带领部队冲过去,活捉了尹道一,割下他的脑袋送给王佐。王佐见了尹道一的脑袋,连扇几个耳光,方才解气。

从此,王佐跟党代表何长工心贴心,表示愿意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加入毛泽东的队伍。
1928年2月上旬,袁文才和王佐两支队伍接受改编,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正团长为袁文才,副团长为王佐,何长工为团的党代表。

后来,王佐还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成功地改造了袁、王,体现了他很高的策略和才智。这么一来,他在井冈山的根基稳固了,兵力也扩大了。

图一为何长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