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上才子诗人吴镇诞辰300周年,作者披露《松花庵全集》出版始末!

 这里是临洮 2023-07-11 发布于陕西
缅怀临洮先贤 传承文学遗产
——纪念清代著名文学家吴镇诞辰三百周年

张军

2021年6月是清代中叶陇右著名诗人吴镇(1721—1797)诞辰三百周年,因其《吴镇集汇校集评》本(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冉耀斌教授完成)和《松花庵全集》普及本(甘肃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军完成)尚在整理出版中,纪念活动顺延至翌年,又因疫情而未能如期举办;今年三月,汇校集评本(上下册930千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普及本上下册(16开本510千字)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前书作为国家古籍出版专项资助等项目资助出版,后一书由政协临洮县文史委、临洮县博物馆及吴镇后裔吴世维、吴仲明等资助出版。

两部吴镇诗文集的整理出版应当说是今年陇上文化出版业中的重要作品,是我省古籍整理出版行业的的重大收获;同时预示着古典文学作品有潜力可挖,也说明临洮作为陇右文化积累丰厚之区,传统文化根深叶茂。当我们缅怀先贤,欣赏其文学成就之际,也昭示传承其文学遗产,创作更精美的诗文作品,才是我们对先贤 吴镇最好的纪念。

我国古代文学遗产异常丰富,清代文学家留给后世的诗文别集以至小说、戏曲等也异常丰富,相较而言,西北地区作者并不多见。作为乾隆时代陇右地区的代表作家“关中四杰”之一,吴镇的文学成就就显得与众不同,除了诗文创作外,他的《松花庵集古》《集唐》等四卷集句诗瑰丽生辉,尤为难得。今又值重阳佳节,特撰文以表彰之。

吴镇生平

如何评价一代诗豪吴镇的诗文创作,还得从他的崎岖经历探寻答案。吴镇,字信辰,成年后自号松花道人、松厓居士,清康熙六十年(1721)生于甘肃狄道州(临洮县)城北郊菊巷,卒于嘉庆二年(1797),享年七十七岁。其先祖吴君爱于明朝万历九年由会宁迁居狄道生活,诗书传家,属书香门第。幼年时父亲吴秉元病故,由母亲魏太恭人“口授经义,并延师课读”(李华春撰《皇清诰授朝议大夫湖南沅州府知府吴松厓先生传略》),聪慧好学,十二岁既解声律,十七岁补临洮府学弟子员,二十岁由廪生充拔贡,熟悉地方寺观庙宇,心知劝善惩恶。后负笈兰山书院,师从牛运震、盛仲圭就学,与陇右、河西学子切磋学问,探讨经史,学习诗词,“古学”成绩优秀,先后得到甘肃巡抚陈宏谋、尹继善以及沈青崖副使的赏识。乾隆十六年(1751)乡试中举,四十岁前后数次东行赴京城参加礼部试而未及第,但交接缙绅诗文之士,如京官吴绍诗、吴垣、吴坛父子,山西襄陵诗人杨山夫、秦安胡、三原刘绍攽等,探讨诗艺,少数作品存留下来。

乾隆二十五年(1760) 经大挑选官,吴镇被授予陕西西安府耀州儒学学正,到任前南游江汉,途经中原、游览江汉,作有《汤阴岳庙》《屈原岗》《襄阳杂咏》等诗;到任后教授弟子,余暇作成《四书六韵》诗二十首;翌年因母亲辞世,一家人扶柩西归临洮安葬守丧,狄道知州呼延华国组织修撰《狄道州志》,吴镇参与点定文字,提高其文献价值。三年后任韩城教谕,“潜心嗜古,尤长于诗;天真烂漫,不修边幅。客至,惟文与酒为畅谈,泊然寡营,可谓潇洒出尘者欤。”(《韩城县志》卷四)博学好古一如年轻时,所作诗大多存于《松花庵诗草》(《全集》卷一),其中有传诵颇广的《我忆临洮好》组诗、《韩城竹枝词二首》《樊太学邀游横山》等名篇;卷末《自题韩城诗后》有言:“穷诗六载伴寒氊,啸月吟风亦偶然。”可谓喜好吟诗的夫子自道。知县福通阿(满洲镶黄旗人)与前来校士的学使吴澹人颇为赏识吴镇才华。在韩城 缘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应试春闱,拜谒李友棠时见其集句诗《侯鲭集》,遂集汉、魏、六朝古诗而再创作成《松花庵律古》一卷,与同好交流。

乾隆三十八年(1773)吴镇53岁,经陕西巡抚毕沅举荐出任陵县令,翌年充任济南府乡试同考官。期间结交朝中大员李中简、费道峰与地方官员 莫元龙、钱大琴、 许承苍、马遇等,胸怀开张,诗词富于表现社会生活,底层民众也出现于诗作中,像《老卒》 《老仆》《老妓》等。在任上因记功往热河(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事后感恩而作《热河纪恩》;不久山东爆发寿张县王伦率白莲教下的清水教徒起事,占据阳谷、堂邑等地,吴镇与地方官员参与善后,挽救无辜,并作《哀沈寿张齐义》《监车行》等诗,悼念死者,爱憎分明。

乾隆四十一年,吴镇升任兴国府(湖北阳新县)知府,仍不废吟咏,赴任前作有《留别陵县士民》,途经聊城、昆阳、黄州、汉阳等处,题咏《射书城》《夷门行》《黄鹤楼》《关圣庙》《三闾祠》《伯牙台》《梁元帝祠》《玉蝴蝶·赤壁怀古》等诗词;莅任后清理积案,兴办学校,培养士风。约于本年秋间,吴镇携家人出游长沙,礼拜陶忠武祠 ,又巧遇孀妇画家陈冰娥,作有《陶忠武祠》《陈冰娥画桃花》等诗词。第二年六月解饷赴京,来回渡黄河途径河南郾城、新郑、开封与河北正定、涿州等各州县,均有诗作,如《郾城旅馆读平淮西碑》《陈留吊蔡伯喈》《浚县吊卢次楩》《豫让桥歌》《张翼德祠》等,可谓做官、作诗两不误,步入“达则兼善天下”的人生阶段。吴镇又与官员何光晟、吴森、熊懋奖、顾墨园以及著名画家王宸(号柳东居士)等来往,赋诗作歌,留下《海岳云峰歌赠熊励亭》《送曾壶峰归闽》《戏赠王柳东司马》等诗作,也有《樊山》《试剑石》《松风阁》《凤凰寺》等模山范水之作。

乾隆四十三年( 1778)秋间,吴镇离任兴国后先到武昌,后赴长沙,与家人同游江汉名胜,作有《武昌杂诗》《沁园春·辰州舟中守岁》《鹊桥仙·芙蓉亭》等诗词;年底除夕尚在赴任沅州府(湖南芷江县)途中,到任后接待士绅,访查民俗,游走田园;又扩建园囿,营建狎鸥亭,啸咏其中。他与同城而治的地方文武官员姚颐、黄秉淳、裴宏泰、张玉辉、丁甡等交谊唱和,诗情昂扬。然乐极生悲,翌年春间竟因属县讳盗事罢官,只好寄居民房而不废吟咏,作有《解组四首》《苦热寄丁鹿友》等诗,完成集句诗集《沅州杂咏》。延至夏秋之交,吴镇一家在新任知府张五典等僚友资助下启程,由水路北返,取道公安县,再经江汉水乡,作有《湖南道中》《公安杂诗》《归途有感》等诗,于重阳节抵达江陵,再北行入河南到信阳,于初冬赶到陕西华阴,昔日同学训导江得符设宴款待。在关中游览西行,历回中道返归家园,沿途又作《信阳谒何大复先生祠》《昭陵怀古》《回中》等诗。吴镇作为传统礼教社会熏陶中成长的儒士,步入仕途后,于政事之余读书治学,吟诗填词,虽出身西部边城,由教职而任陵县、兴国、沅州守令,五年间游历之广,交结之多,吟咏之繁,实属难得矣。他为官期间的诗词作品大多保存汇集成《松花庵游草》,此集于全集而言分量最重。

吴镇年近六旬,苍髯抚胸,漂泊半生,始在菊巷安度晚年。乾隆五十年(1785),陕甘总督福康安(1754—1796)帅清兵攻破甘肃通渭石峰堡,平定田五、张文庆起义后进驻兰州,倡导文教,礼聘吴镇主讲兰山书院,日与生徒讲授经史文章、诗词歌赋,培育人才;又广交文人墨客,与 姚颐、丁珠、王曾翼、 丁宜园等诗酒唱和,影响一时。而与忘年交无锡杨蓉裳、武威张翙互评诗文作品,可资后人研读;还与兰州唐琏、道士白玉峰品诗论画,又完成《松花庵律古》续稿一卷,爱古人可谓登峰造极矣。因声誉远播,几年间为兰州、临洮、陕西、西宁等处的亲友熟人、弟子官员等,或赠诗,或撰文,欲罢不能。两卷《文稿》所收文章多是他晚年所作,篇幅不长而雅正清通。又因兰州文士王光晟(字栢厓)赴江宁(南京)任典史,向袁枚讨教诗艺,回兰州又求教于吴镇,并充当信使,袁枚与吴镇书信往还,讨论诗艺,《随园诗话》因此收录秦陇诗人作品。二人创作理念或有不同,吴镇《和袁简斋先生<除夕告存>戏作十首》,文人游戏文字里蕴藏不同的胸中丘壑与德行境界。袁枚在《松花庵诗集》序里称誉吴镇“于唐宋诸家不名一体,可谓集大成矣”。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位名至实归的文学家。

吴镇的文学成就

吴镇是一位以学问为根基,以文学为志业的陇上诗人,在清代乾隆后期走出西部影响及华北、江南。他经历曲折而行吟一生,作品经删存刊印成集者保留于《松花庵全集》,其中四卷诗词作品约有七百余首(含组诗,词约有五十余阕),古风杂言体占少部分,而以近体诗居多;集句诗四卷以律诗居多,加上古体、绝句约有五百余首(篇),《四书六韵》二十首与《韵史》短诗约三百八十余首;《声调谱》《八病说》是探讨诗歌声律(格律)的理论文字,两卷古文(散文)七十余篇。这些作品约有二十三万字,不含《全集》未收的诗话、对联等文字。两百多年来,其诗词阅读者有之,研究者少见,现在有必要正视他、研究他。此就其诗词、集句诗、诗律、古文略加解析,以见其传承中之创新风貌。

吴镇诗歌的整体内容涵盖个人生活、风土人情与社会现象等,主题有儒家所讲五伦八德、三纲五常等经世致用之内含,亦有佛道出世、修仙之思想。像《近有二首》《悼亡妇史孺人》《舟覆示家人四首》等触及人生祸福无常之理;再如《空山堂师远寄长歌敬和一首以代短札》《哭牛真谷先师》等表达作者器宇不凡之胸怀。其创作思想基调在于儒释道三家,治世之志与解脱尘缘、出尘之想均见于诗词作品。清代很多文人学者学佛修禅,流露于诗文,吴镇亦然,适可见其精神磨练之一斑,像《赠冰谷上人》《凤凰寺》《丛林夜梵图》等诗里的禅语诗情便是。吴镇自称松花道人,道教思想从《寄九宫山人》《赠道士白云鹤》及集句诗《读道经》等诗中或含蓄或直白地流露出来,罢官后所作《采桑子·戏咏旅况》也说,“天吴紫凤行颠倒,扃鐍由他 ”,以任运超然化解罢官的窘态。

吴镇宦游多年,心存百姓,像《老卒》 《老仆》《老农》等诗,把受苦人的生活乐观化,四言诗《佃农》曰:“佃农输粟,每多不足;莫以我饥,而令人哭!”社会不公何其严重,诗人见惯而难以忘怀吧。离任山东陵县所作四首绝句《留别陵县士民》之二曰:“斥卤田多井臼贫,绿芜阡陌又逢春。三年爱汝同娇子,只怕蒲鞭也误人。”可谓官民融洽相处之真情写照。另一类诗反映出作者身处乾隆盛世,对清王朝的文治武功则歌功颂德,忠诚无二,例如《哈萨克入贡》以汉代开通西域的史实来表达乾隆时代新疆哈萨克三玉兹首领阿布赉等人主动称臣,遣使上贡并通商贸易;《槛车行》表达对于反叛者的鄙夷之情,《热河纪恩》分明是臣子对帝王的一片赤诚。集句诗《台湾平定喜而有作》八首为福康安出征台湾有功于大清王朝而作,奋发昂扬!

吴镇中年任教、做官时期结交朝中大员、地方官员、诗文作者,留下许多赠答诗,颇能反映时代的生活气息与作者的精神面貌,罢官后及主讲书院时期仍乐此不疲,像《送张学师归鄜州》《赠王西和敬仪》《赠靖远胡云庵》《赠即墨杨叔平》等,诗中表达的情谊往往是交往深浅的文字记载,有些貌似不像赠答诗,其实一理,像《卫氏侄送画册以诗谢而诲之》《送刘一峰巡检回台湾任》《送白莼游泰山》《次费道峰侍御》等,以诗表达相互间的信任、期望、祝福等情愫,从侧面反映出乾隆后期社会稳定、文化交流频繁之真实状态。在这些交往相识者中有擅画者或藏画者,留下的许多题画诗辞采飞扬,极尽夸张,诸如《奋威将军王进宝画像歌》《孙图山指头画虎歌》《题<徐大中丞校猎图> 》《题江汇伯<秋林按剑图>》《西岳高卧图同杨山夫》等;有些像《仿黄子久<万笏朝天图>》等绝句可能是作者模仿作画而后题诗。此类诗缘于作者善于鉴赏而题诗,或赠画题诗,或自己所好而题诗。另有一些描绘山水田园、名胜古迹之诗作,形象逼真,潇洒灵动,就不在展开讨论了。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中的五言古风体源于汉魏乐府诗,越往后代即叙事性增强,抒情性更浓。吴镇饱读典籍,深得古人用心,所作五言古风体《初日何杲杲》《颜锦环诗》《洮水清》等篇,以所遇所见所闻为题抒怀,《四女祠》《亚媛诗》以女性为题,同情其遭遇而歌颂之;《汤阴岳庙》《题哥舒翰纪功碑》等篇以岳飞、哥舒翰为歌咏对象,可作咏史诗来读。再有五言排律《沅署狎鸥亭成》共十四韵,《游山吟》共十韵,《胡苍溪诗》四十句一韵到底。此类诗作句式灵活,比兴频用,语言活泼,形象丰满,大匠运斤而见成效。七言古风体可谓五言古风体的扩展,属于古典诗歌中的叙事诗,以韵语交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事体因果,例如《汉太史公侍妾随清娱歌》《西魏延昌宫主法器歌》取材于两位女子的奇行异节,《花石歌上李文园学使》《 天涯芳草主人歌赠莫郓城》《<坐禅图>歌》等则铺张扬厉,抒写主人公的品性德才而少不了门面话。此类诗歌造句流利,富于抒情色彩。

近体诗即绝句、律诗两种诗体经宋、元、明时代,技巧日趋精致,吴镇写有许多近体诗,实践多而妙趣深。五言绝句多含蓄深沉,如《石葡萄》:“萊石巧雕锼,累累马乳稠;若教珠是玉,真可换凉州。”联章体《海喇都曲》四首绝句第四首曰:“草短青羊卧,云深白马嘶;何如风洞里,六月更凄凄。”表现丝路北道海城(宁夏海原县)的边塞风光;《公安杂诗》第五首又别有寄托:“楚骚继风雅,香草遍天涯;勿薄公安派,三袁已到家。”七言绝句如《送别》:“金城春色上罗衣,绣陌风清燕子飞;一曲阳关千里恨,碧桃花下送人归。”描摹风光间有说理,《芙蓉街》抒发作者看到济南一条商业街后的感慨:“行役犹然案牍亲,寓公无处不风尘;街名雅爱芙蓉好,且作秋江画里人。”诗句稳健明快。《武当山作》第四首云:“胜景南岩推第一,琅邪石刻翠微中;棋亭卧看松杉色,四壁云涛万壑风。”造语似老鹰搏兔,名山气象呼之欲出。此类诗不胜枚举。

吴镇一生创作律诗现存近三百首,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所遇草木虫鱼,或引来送往,或游山玩水,或宴饮喜乐,无不乘兴吟诗,以诗句记录,且讲究章法,动辄用典,如五律《怀程拳时》:“楚国称才薮,程君冠斗南。清辞攀屈宋,妙谛失钟谭。云梦花田落,潇湘竹雨酣。西风吹塞雁,一夜集江潭。” 程拳时是湖北人,进士出身,中间两联比之于诗人屈原、宋玉,或竟陵(天门县)文人钟惺、谭元春,用典贴切,对仗严密。作者又娴熟七律体,如居官山东时所作《老卒》 《老仆》等雍容富态、不露斧凿痕;在济南任乡试考官时所写《呈马汉冲监试》:

俗吏头衔亦考官,锁闱深处日盘桓。

竞言二戴传经好,不信三罗及第难。

凫舄朝天飞更远,鸡窗听雨梦犹寒。

泱泱东海波澜阔,网得珊瑚且共看。

诗句捕捉形象鲜明,想象绮丽,如颔联与尾联四句。其它像《呈吉渭厓太仆》《赠江明府乙帆》等赠答诗以用典工稳为能事,可以说举不胜举。

从《全集》卷三《逸草》所附五十余阕词体味,大都文字洒脱,情意脉络清楚,不作无病呻吟语,不再具体论之。至于 《四书六韵》《韵史》之创作特征,前者源于试帖诗,形式上可归入五言排律中,都为五言六韵,取材于《论语》《诗经》《孟子》,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发议论,可看出吴镇的育人情结。《韵史》以三言四句的形式表现历代人物精神品格,作者自言“务取生新”即独出心裁,寄托作者熟读史籍而寓意教化之目的,此处不再讨论。集句诗在宋代已经流行,出现在王安石、苏东坡等人笔下,成为一时风尚。吴镇的集句诗创作之多,一则在于学问渊博,腹有诗书供拣择;二则有闲情功夫,诗酒风流足自夸。他在韩城任教谕期间为弟子学习古诗而作集句诗,《律古》《集唐》由此成集。从诗歌的再创作来评论,集句诗并非文字游戏,而有其文学因素可探究。

吴镇生活在乾隆皇帝国泰民安的时代,创作中留意诸家探讨诗文声律之言论,本于古体诗声律用韵“引而伸之”,撰成《声调谱》《八病说》,专讲律诗平仄,“使之声调和谐,讵不妙哉!”(《声调谱·八病说序》)以为后学指南。他将律诗平仄格式分为五律仄起不入韵、仄起入韵, 五律平起不入韵、 平起入韵,共四种格式,分别举出例诗以解说。《八病说》针对《续金针诗格》(托名梅圣愈)所谓“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逐条加按语解说,间举诗句用字声调予以说明,作诗或研究诗歌声律者自当参考学习。

《全集》最后两卷收录散文包括传、赋、序、说、记、祭文、墓志铭等,以诗文集序居多,可见作者之文学思想,即崇尚汉魏古诗与唐人名家,也不废弃宋明各家诗文,融汇各家,创作时才能自成面目。杨芳灿称许作者以诗名海内,其古文雄深奥衍,自成一家,可谓知人而后识文之断言,我们也暂不细论。

前贤远去,诗文长存;临洮故里,文风昌盛。《吴镇集汇校集评》本与《松花庵全集》普及本的出版再次证明——吴信辰先生的名山事业后继有人,在社会安定生活富足的将来必定会发扬光大,与日月同辉!

2023年6月端午前日

前言

整理缘起

清代陇右文学创作的成就与总体评价如何,已有一些专文或专著;若就某一位诗文作家作品整理来看,仍有未顾及或未完成者。作为“关西四杰”之一的吴镇,其存世诗文大都收集在《松花庵全集》(以下称《全集》),另有诗话等未收入其中。整理者因爱好诗词,偶有即兴之作,不敢与古人相媲美。由此而知吴镇作品今人整理本唯有一册《吴镇诗词选注》(赵越、段平选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且侧重于选辑《全集》前四卷中描绘山川景物、题画、赠答一类的诗词,其它作品一概不选。因数年前受聘为临洮县政协文史委员而列席会议,了解到桑梓人文历史之大概,见到以 宣统二年(1910)刻板新印制的《全集》,于甘肃省图书馆看到装帧不一的原印本,又于兰州市图书馆看到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内文学文献(第六卷)中的缩印本(与孙枝尉著《溉堂集》合为一册),遂有标点、注释吴镇著作全集之初心,且于2015年 春节过后付诸行动,将其录入电脑而成电子文本。
整理之际遂留意清代陇右文献,尤其是官员文人诗文别集出版情况,仅见由甘肃文史馆主持整理的“陇上文藏”出版数种包括邢澍等陇上学者的著作,其中没有吴镇;张寅彭主持的《乾嘉诗文名家丛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一辑)也未列入吴镇著作;另有其他专家是否在做此项工作,进展如何,也不甚清楚。在未及时了解学术信息情况下依然继续将《全集》分卷录入标点,并予以题解、注释。此为《全集》整理缘起。

吴镇生平及其交游

吴镇生平有其弟子李华春所撰《皇清诰授朝议大夫湖南沅州府知府吴松厓先生传略》(以下称《传略》)与其诗文作品可供参考。吴镇,字信辰,成年后自号松花道人、松厓居士,清康熙六十年(1721)生于甘肃狄道州(临洮县)城北郊菊巷,卒于嘉庆二年(1797),享年七十七岁。其先祖吴君爱于明朝万历九年由会宁迁居狄道生活,至清代雍正年间,于城南置有田产,诗书传家,在州城属书香门第。幼年大约七、八岁前,父亲吴秉元病故,由母亲魏太恭人“口授经义,并延师课读”(《传略》),聪慧好学,十二岁既解声律,十七岁补临洮府学弟子员,二十岁由廪生充拔贡,熟悉地方寺观庙宇,心知劝善惩恶。后负笈兰山书院,师从牛运震、盛仲圭就学,与陇右、河西学子切磋学问,探讨经史,学习诗词,“古学”成绩优秀,先后得到任甘肃巡抚的陈宏谋、尹继善以及沈青崖副使的赏识。
吴镇青壮年时期的行迹通过其诗文作品约略可知。从兰山书院肄业后,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乡试中举的数年间,居家温习诗文,以便应试,求取功名;或似浪子往周边兰州、渭源、河州游览山水名胜,写成的作品随着见闻之增广,社会阅历之丰富,大多焚弃不存,只有少数几篇诗作《法云寺》《陡石关望终南》《安远坡望白石山》《看花河州而牡丹不能遽开因题胡氏园壁二首》《镜花叠韵十首》《挽威信公岳容斋》等保留于《全集》卷四《兰山诗草》中,就艺术手法看颇为娴熟,应是他中举后的作品。此时期吴镇参与“废而复兴、乘除随时”(《萝月山房诗序》)的 洮阳诗社,与狄道同仁讲习诗艺,其中有姻亲史联及。四十岁前后数次东行赴京城参加礼部试,交接缙绅诗文之士,如京官吴绍诗、吴垣、吴坛父子,山西襄陵杨山夫、秦安胡、三原刘绍攽,以及同科举子如程拳时、南宫鼎等,探讨诗艺,创作逐年增多,有些被保存下来。  
乾隆二十五年(1760) 经礼部大挑选官,吴镇被授予陕西西安府耀州儒学学正,到任后与家人安分守己地生活在一起,教授弟子余暇,以诗词模山范水,又作成《四书六韵》诗二十首,启迪童蒙。然母亲魏恭人因远离故土思亲,炎夏酷暑,尤其难熬,加之病躯不治,于翌年八九月间辞世,一家人只好扶柩西归临洮安葬守丧,暂时结束了教授生涯,功名富贵不再过分萦绕于怀了。在故里菊巷守丧期间,狄道知州呼延华国关注教化,组织人力修撰《狄道州志》,吴镇参与校对,点定文字,州志的文献价值得以保证。
乾隆三十年(1765),吴镇守丧除服,人到中年,补授韩城教谕,又开始其“苜蓿寒毡”的执教生涯,前后六年,课考弟子余暇,登山临水,醉心于吟诗填词,品题书画及人物。在韩城先后结识本县进士卫晞骏,学使吴淡人等,又与本地文人骚客、方外僧人道士相往来。史马迁祠,象山庙宇,横山道观,嵯峨山水,无不留下吴镇方面须髯而身体健硕的文人足跡,也留下了率真醇厚的诗词作品,像《韩城竹枝词二首》《樊太学邀游横山》《我忆临洮好十首》《四言呈吴澹人学使》等诗作生活气息浓郁,颇耐诵读;也作有拟古诗作《野田黄雀行》《饮马长城窟行》《夜宴曲拟长吉》等为人所喜爱。这些作品大部分刊存于《全集》卷一《松花庵诗草》中。他在韩城的另一个收获便是集句诗创作, 缘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应试春闱,拜谒李友棠时见其集句诗《侯鲭集》,遂集汉、魏、六朝古诗而再创作成《松花庵律古》一卷,由卫晞骏撰序刻印成集;两年后又完成《集唐诗》一卷,李友棠作序刻印成书。
据《传略》可知,吴镇三十岁后进京应礼部试前后八次而未及第,其间有江汉之游,到底是在第一次落第后即1752年,还是以后某一次落第后途经河北、河南而南游江汉,领略中原山水绮丽之景。作品留在《松花庵诗草》里的有《襄阳杂咏》等,《襄阳晚泊》里有“看山双桨暮,听雨一篷秋”,时已到秋天;途中与熟人张某(做官于钧州)先登上武当山,“一路野花香石涧,十年梦里似曾来。”(《武当山》绝句六首之一)也算了却他的壮游之梦。吴镇数次进京应考及因铨叙候职,一度居住韩城会馆,先后结识主考官员与仕子,如李适园、王土棻以及忘年交张翙等朝中大员,且游访京城杨椒山故居松筠庵、慈仁寺等处,诗酒风流不减当年。
乾隆三十八年(1773)吴镇53岁,因陕西巡抚毕沅举荐授任陵县令,结束了“苜蓿寒毡”之教职。跻身于大清王朝的官僚队伍,交接朝中大员李中简、费道峰与地方官员 莫元龙、钱大琴、 许承苍、马遇等,胸怀为之开张,诗词内容更富于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民众出现于诗作中,像《老卒》 《老仆》《老妓》《葬从者王大凄然有作》等。在任上往热河(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事后感恩而作《热河纪恩》,可谓他一生之殊荣。翌年秋,吴镇与吉梦熊、陆震等充任济南府乡试同考官,互有赠诗。此时山东又爆发寿张县王伦率白莲教下的清水教徒起事,刺杀县令沈齐义,北上连克阳谷、堂邑等地。吴镇与地方官员参与善后,直言挽救无辜者性命,并写诗纪事抒怀,作有《哀沈寿张齐义》《哀刘丞希涛》《监车行》等,对于死难者、作乱者爱憎分明,亦可谓对大清王朝忠心耿耿。
两年后即乾隆四十一年,吴镇升任兴国府(湖北阳新县)知府,处理案牍民事,交接各色人物,不废其吟咏之嗜好。又于本年秋间,吴镇携家人由水路出游长沙,礼拜东晋名臣陶侃(封长沙郡公)陶忠武祠 ,又巧遇孀妇画家陈冰娥,作有《陶忠武祠》《陈冰娥画桃花》等诗词。第二年六月解饷赴京,来回渡黄河途径河南郾城、新郑、开封与河北正定、顺德(邢台)、涿州等各州县,均有诗作如《郾城旅馆读平淮西碑》《齐王建故居  》《陈留吊蔡伯喈》《浚县吊卢次楩》《豫让桥歌》《张翼德祠》等,可谓做官、作诗两不误,也算是步入“达则兼善天下”的黄金阶段。第二年乾隆四十三年( 1778)秋间,吴镇离任后与家人再次同游江汉各处名胜,在武昌晤面同宗族弟吴森、著名画家王宸(号柳东居士)等,赋诗作歌,年底才赶到沅州府衙(湖南芷江县)就任。在沅州知府任上接待士绅,访查民俗,游走田园;又扩建园囿,营建狎鸥亭,啸咏其中。
吴镇在湘西重镇似大有作为仅一年,却因为失盗案被时任湖南巡抚李瑚罢官,只好于延龄花圃租赁民房度日,非道非僧,有诗有酒,于孤寂中完成集句《潇湘八景》《沅州杂咏》诗集,足以表达罢官后的无奈而达观之心情。同僚友好黄秉淳协镇、裴宏泰把总、 张玉辉经历,与新任知府张穀伯无不同情体恤,有所资助。《解组四首》中第三首前两联曰:“五载游齐楚,才疏万事非;马亡可仍福,鹤在恐先饥。”第四首前两联曰:“官似远游客,才输新嫁娘。十年尘碌碌,一笑海茫茫。”回乡心切与宦途风波,忏悔心情与磊落个性均流露于诗句间。
乾隆庚子年(1780)春间,吴镇一家离开芷江,由水路北上,于炎夏时节取道公安县,再经江汉水乡,又作有《湖南道中》《公安杂诗》《归途有感》等诗,于重阳节抵达江陵,再北行入河南到信阳,于本年初冬赶到陕西华阴时,昔日同学训导江得符设宴款待。在关中游览西行,历回中道返归家园,沿途作有《信阳谒何大复先生祠》《昭陵怀古》《回中》等诗。吴镇作为传统礼教社会熏陶中成长的儒者,步入仕途后,于政事之余读书治学,吟诗填词,这在清代所谓康乾盛世普遍而有,但就一位出身西部边城,由教职而任陵县、兴国、沅州守令,五年间游历之多,交结之广,吟咏之繁,已属难得矣。为官期间的诗词作品大多保存汇集成《松花庵游草》。
吴镇在外漂泊半生,年近六旬,苍髯抚胸,始可居家安度晚年。乡人见其赋闲,总有诗文应酬之举。然而大清王朝无日不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较量之中,只是普通人难以察觉罢了。乾隆五十年(1785),陕甘总督福康安(1754—1796)帅清兵攻破甘肃通渭石峰堡,平定回民田五、张文庆起义,进驻兰州后倡导文教,礼聘吴镇主讲兰山书院,吴镇作《复福嘉勇公中堂启》《福制府聘主书院造次言怀》,以申答谢之忱。在书院日与生徒相处,讲授经史文章及历代诗词歌赋,培育人才,广交文人墨客,评诗题画,乐而忘忧。先后与 姚颐(字雪门,江西泰和人)、丁珠(字星树,安徽安庆人)、王曾翼(字敬之,号芍坡,吴江同里人)、 丁宜园等诗酒唱和,影响一时。尤其与忘年交无锡杨蓉裳、武威张翙互评诗文作品,不乏文人相惜之态,所评诗文均保存在各自的诗文集中,可资后人研读。同时与兰州唐琏、道士白玉峰交往,品诗论画。在书院又完成《松花庵律古》续稿一卷,学习借鉴古人可谓登峰造极矣。
吴镇晚年在兰山书院应人请托,为在兰州、临洮、陕西、靖远、西宁等处的昔日同窗、亲友熟人、弟子官员等,或赠诗,或撰文,声誉远播,欲罢不能。两卷《文稿》多是他晚年所作,篇幅多不长,雅正清通,读来朗朗上口。其中多篇为他人诗集与集句诗集所作序,适可看出作者本人的诗文创作主张,也是其创作经验之总结。他自己也是以名山事业为重,孜孜于诗文创作,终于留下了颇为可观的作品汇集成《松花庵全集》,影响后世,正如颜之推所说:“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颜氏家训·名实篇》)于吴镇而言,所立者诗文之名,所遗者德行之泽。
吴镇晚年与兰州一位诗文之士王光晟(字栢厓,号立夫)相识后,王氏又赴任江宁(南京)典史,向袁枚讨教诗艺,回兰州又求教于吴镇,并充当信使,袁枚与吴镇书信往还,讨论诗艺,《随园诗话》因此收录秦陇诗人作品。二人年纪相差五岁,创作理念虽有不同,并未有激烈争论之事实。相较而言,吴镇经历丰富,作诗少而严谨;袁枚隐居小仓山,诗多而恣肆。吴镇有《和袁简斋先生<除夕告存>戏作十首》,于袁诗不无调侃,一一勘破其本来面目,于文人游戏文字里蕴藏着两个人的胸中丘壑与德行境界。袁枚为《松花庵诗集》写序,称誉“先生之诗深奥奇博,妙万物而为言,于唐宋诸家不名一体,可谓集大成矣”。这倒是诗人的不刊之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吴镇年已73岁,在兰山书院执掌教席又八年,尚能作文会友。终因风痹发作而行动不便,年末散馆后即返归故里菊巷静养,直至嘉庆二年(1797)与世长辞。一代诗豪比起同时代的一些高官显宦,他任教职多年,官阶不过知府,但能安民而拒贪腐;比起那些著作等身动辄数十卷,乃至上百卷者,他呕心苦吟而联句成诗,不过八卷,却足以传世。杨芳灿为吴镇画像赞辞中有曰:“孤鹤盘空,长鲸喷涛;出入百家,郁为诗豪。”这也是形象化的不刊之论。

吴镇文学成就总体评价

清代文学中各家创作存世的诗文别集中,诗词数量极为丰硕,其它散文、辞赋、传奇、小说、民间说唱等作品数量同样浩繁,当中国历史一跨入近代社会汲取西方文明后,面对前人鱼龙混杂的文学文献,则难免被轻视之。康熙皇帝统治时期,清王朝步入社会稳定而局部动乱不止,经济复苏而边鄙落后贫穷,文化繁荣而多方钳制打击的时代。作为乾隆时代走出西部的一位陇上诗人,清初遗民诗人的忧患矛盾心态于吴镇的作品中已然不见,而以学问为根基与以文学为志业,在他身上有明显的表现,这正是我们以前忽视的所在,现在有必要正视他、研究他。吴镇经历曲折而行吟一生,刊印成集的诗词作品多属删之又删后存留于《松花庵全集》中,其中有四卷诗词作品(词仅有五十余阕)约有七百余首(含组诗),古风杂言体占少部分,而以近体诗居多;集句诗四卷则以律诗居多,加上古体、绝句有五百余首(篇),《四书六韵》二十首与《韵史》短诗一卷约三百八十余首;《声调谱》《八病说》是探讨诗歌声律(格律)的理论文字,还有两卷古文(散文)七十余篇。这些作品的总字数约有二十三万字,不含《全集》未收的其他文字。我们先就其诗词内容与艺术特征略作介绍,再就其集句诗、诗律、古文分别加以解析,以见其传承中之创新风貌。

一、 诗作内容略述

吴镇诗歌的整体内容涵盖个人生活、风土人情与社会现象等,主题不外儒家所讲五伦八德、三纲五常等经世致用之思想,亦有佛道出世、修仙之思想。其中有少量表现人生遭遇之作,内敛含蓄,怨而不怒,《故乡行》里有奔波应试而落第后的哀叹:“胡为劳我躯,年年去故乡?故乡此日好风色,雏鸡咿咿桑榆侧。欲凭远梦赴乡关,坐叹行吟眠不得!”像《近有二首》《哀幼女庆》《悼亡妇史孺人》《舟覆示家人四首》等触及人生祸福无常之理;再如《空山堂师远寄长歌敬和一首以代短札》《哭牛真谷先师》等诗则表达出作者器宇不凡、境界宏通之胸怀;《二南观察伯屡赠赆金走笔驰谢》曰:“虎节飘飘下陇川,南安桃李怅离筵。青莲自有当涂宰,肯向旁人觅酒钱!”自许李白,颇有大丈夫富贵不能淫的气概。吴镇创作的思想基调在于延续已久的儒释道三家,治世之志与解脱尘缘、出尘之想均见于诗词作品。说他深于禅理,则清代很多文人学者多有学佛修禅之嗜好,表述于诗文,正好看出其精神磨练之一斑,像《赠冰谷上人》《凤凰寺》《丛林夜梵图》等诗里的禅语诗情便是。道教思想于吴镇影响之深,从《寄九宫山人》《赠道士白云鹤》以及集句诗《读道经》等诗中或含蓄或直白地流露出来,即便像罢官后所作《采桑子·戏咏旅况》也说,“天吴紫凤行颠倒,扃鐍由他 ”,任运超然,以化解做官的窘态。
诗文能否表现劳苦阶层的生活,历来是衡量一位古代作家的试金石。吴镇不是隐士,宦游多年,心存百姓,像《老卒》 《老仆》《老妓》《老农》把受苦人的生活乐观化,而四言诗《佃农》曰:“佃农输粟,每多不足。莫以我饥,而令人哭!”社会不公何其严重,诗人见惯而难以忘怀吧。离任山东陵县所作四首绝句《留别陵县士民》之二曰:“斥卤田多井臼贫,绿芜阡陌又逢春。三年爱汝同娇子,只怕蒲鞭也误人。”此可谓官民融洽相处之真情写照,再如第四首前两句又说:“离筵樽酒古情欢,送客飞花上马鞍。”另一类诗反映出作者身处乾隆盛世,对于清王朝的文治武功则歌功颂德,忠诚无二。例如《哈萨克入贡》以汉代开通西域的史实来表达乾隆时代新疆哈萨克三玉兹首领阿布赉等人主动称臣,遣使上贡并通商贸易;集句诗《台湾平定喜而有作》八首为福康安出征台湾有功于大清王朝而作,其二有一联:迅骑驰千里,( 张见正)征兵折万魔;(右英夫人)其四尾联又曰:肃穆皇威畅,(何妥)英声远近闻;(萧琛)其七又一联曰:烂漫蜃云舒,(沈约)山河壮帝居;(陈后主)借古人诗句称颂此举功成名就。再如《槛车行》表达对于反叛者的鄙夷之情,《热河纪恩》分明是臣子对帝王的一片赤诚。所以说诗人首先是一个忠孝之人,亦非虚言。
吴镇中年任教、做官时期结交朝中大员、地方官员、诗文作者,作有许多赠答诗,颇能反映时代的生活气息与作者的精神面貌,罢官后及执教于书院时期仍乐此不疲,像《送张学师归鄜州》《赠王西和敬仪》《赠靖远胡云庵》《赠即墨杨叔平》等,诗中表达的情谊往往是交往深浅的文字记载,有些貌似不像赠答诗,其实一理,像《卫氏侄送画册以诗谢而诲之》《送刘一峰巡检回台湾任》《送白莼游泰山》《次费道峰侍御》等,以诗表达相互间的信任、期望、祝贺等情愫,从侧面反映出乾隆后期社会稳定、文化交流频繁之真实状态。在这些交往相识者中有擅画者或有藏画者,留下的许多题画诗辞采飞扬,极尽夸张,诸如《奋威将军王进宝画像歌》《孙图山指头画虎歌》《题<徐大中丞校猎图> 》《题江汇伯<秋林按剑图>》《西岳高卧图同杨山夫》等,此类诗或看图题诗,不必题在画幅上;有些像《仿黄子久<万笏朝天图>》等绝句可能是作者模仿作画而后题诗,还有些像《酌酒劝梧桐图》《农家至乐图》可能直接题诗于画幅之上了。此类诗多见,缘于作者善于鉴赏而受绘画者青睐题诗,或赠画题诗,或自己所好而题诗。此两类作品在清代许多诗文别集中多有保存,此处不再讨论。吴镇还有一些常见的描绘山水田园、名胜古迹之诗作,也就略而不谈了。

二、古风及杂体诗

吴镇诗学牛运震,注重格调雅致,字句工稳,年轻时模拟汉、魏乐府与唐人作品,中年时所作诗拟古气息犹浓,留存于《松花庵诗草》中的《拟古》《野田黄雀行》《饮马长城窟行》 《古意二首》  《补高齐<无愁曲>》《木兰》《马嵬》等从其所表现的内容即可体会出来,再如《休粮僧效唐僧作》《不食仙姑效唐人作》属拟唐人周贺、张籍的五言律诗,而表现的内容与佛道思想有关。可以说这类诗作的题材与体裁均取自古人作品,但有作者的奇思妙想,不是复制古人腔调。他中年时期精力旺盛,古风体中有些排律颇有分量,大可玩味。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中的五言古风体源于汉魏乐府诗,越往后代即叙事性增强,抒情性更浓。吴镇饱读典籍,深得古人用心,自己创作时则手到擒来,像《初日何杲杲》《颜锦环诗》《洮水清》等篇以自身生活中所遇所见所闻为题抒怀,《四女祠》《亚媛诗》以历史上的女性为题,同情其遭遇而歌颂之;《汤阴岳庙》《题哥舒翰纪功碑》等篇以岳飞、哥舒翰为歌咏对象,可当作咏史诗来读。再有五言排律《沅署狎鸥亭成》共十四韵,《游山吟》共十韵,《胡苍溪诗》四十句一韵到底。此类诗作句式灵活自由,比兴频用,语言活泼,形象丰满。于作者而言可谓大匠运斤,随心所欲而见成效。
七言古风体的创作就形式而论,可谓五言古风体的扩展,都属于古典诗歌中的叙事诗,以韵语交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事体因果,例如《西魏延昌宫主法器歌》《汉太史公侍妾随清娱歌》取材于两位女子的奇行异节,《花石歌上李文园学使》《 天涯芳草主人歌赠莫郓城》《<坐禅图>歌》等则铺张扬厉,抒写主人公的品性德才,自然少不了门面话。这一类诗题中标明“歌”,诗句流利,读来极富于抒情色彩。如要细加体会,有些则衍生成排律,如《松花庵歌》《戏题十美图歌赠陈嘉言公子》等诗,更讲究对仗声律,可称作者是诗坛射雕手。
吴镇的文学修养是多方面的,各种诗体驾驭自如,其杂言体诗创作即是如此,像 《范烈女歌》七言杂有三言、四言句式,抒情有所节制,《思归引》中四言间杂六言,《灞桥歌送真谷先生旋里》与《薛王坪歌》两首句式三、五、七言交错,便于表达作者的好恶之情;再如《海岳云峰歌赠熊励亭》五、七言外又有九言、十一言、十三言措置其中,以增强诗句节凑,以抒发诗人“歌君石,送君还;云峰及书画,齐上木兰船”的浓情蜜意。杂言体作品不多,足以看出诗人运用诗歌语言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

三、 近体诗与词的创作

近体诗即绝句、律诗两种诗体经唐代而历宋、元、明时期,留存的作品极多,技巧也日趋精致,造诣之高者甚多。从吴镇的四卷诗词集中可以读到许多近体诗,作者历经写作实践,深谙其妙处何在。先说五言绝句,如《寄九宫山人》的含蓄深沉,类似者有《石葡萄》:“萊石巧雕锼,累累马乳稠。若教珠是玉,真可换凉州。”此类诗篇幅短小,言有尽而意无穷。五言组诗联章体《海喇都曲》四首绝句表现丝路北道海城(宁夏海原县)的边塞风光,如第四首曰:“草短青羊卧,云深白马嘶。何如风洞里,六月更凄凄。”再有五言绝句《公安杂诗》五首感慨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第五首又别有寄托:“楚骚继风雅,香草遍天涯。勿薄公安派,三袁已到家。”作者似乎不经意间就把心中所想用精妙的语言揭示出来,可谓字字珠玑。再说七言绝句,如《送别》一诗:“金城春色上罗衣,绣陌风清燕子飞。一曲阳关千里恨,碧桃花下送人归。”描摹风光间有说理,《芙蓉街》抒发作者到济南看到一条商业街的感慨:“行役犹然案牍亲,寓公无处不风尘。街名雅爱芙蓉好,且作秋江画里人。”诗句稳健老辣,雅俗明快。再看七言绝句组诗《武当山作》六首中第四首云:“胜景南岩推第一,琅邪石刻翠微中。棋亭卧看松杉色,四壁云涛万壑风。”造语似老鹰搏兔,名山气象呼之欲出。另有四首《热河道中赠人》,第二首云:“相逢未及话西湖,先问新诗近有无。老去江郎才已尽,不堪重涴早朝图。”做官而不忘吟诗之雅兴,仍以议论为能事,时代风气使然也。此类诗在两百首以上,中年与晚年之作在情绪与意境上的差异得仔细体会,方能知味。
律诗在吴镇一生的创作中就数量而言,约有近三百首,就作品的内容而言涉及面颇广,举凡日常生活中所遇草木虫鱼,或是引来送往,或是游山玩水,或是宴饮喜乐,无不乘兴吟诗,以诗句记录。他的律诗特征便是讲究章法,动辄用典,此举五言律诗一首《怀程拳时》:
楚国称才薮,程君冠斗南。
清辞攀屈宋,妙谛失钟谭。
云梦花田落,潇湘竹雨酣。
西风吹塞雁,一夜集江潭。
中间两联对仗严密,用典贴切,程拳时是湖北人,进士出身,比之于诗人屈原、宋玉,或竟陵(湖北省天门县)文人钟惺、谭元春,再切当不过。再像 《赠钱双鱼明府》《送白莼游泰山》等诗,与此首诗有其曲同工之妙。五言联章组诗《武昌杂诗》八首极富诗情,抒发赴任沅州途中又经武昌时的高情逸致,第二首颈联“作郡凭何术,筹边愧不才”不乏自谦,第三首尾联又说“抚字原臣职,升沉信所遭”,则不乏任运达观;再如《解组四首》表达“薄宦来三楚,劳心萃二年”,罢官后“凄婉成诗妙,牢骚对酒狂”,忧患余生之心态可见。晚年所作《怀毛鸣周文学》《栖云山》等更显醇熟遒劲,珠圆玉润,此处不再赘论。
七言律诗可谓考验一位诗家功夫深浅的文学载体,吴镇娴熟此体,则属千锤百炼之结果。居官山东时所作《老卒》 《老仆》等胸有成竹而雍容富态,不露斧凿痕。在济南任乡试考官时所写《呈马汉冲监试》:
俗吏头衔亦考官,锁闱深处日盘桓。
竞言二戴传经好,不信三罗及第难。
凫舄朝天飞更远,鸡窗听雨梦犹寒。
泱泱东海波澜阔,网得珊瑚且共看。
诗句捕捉形象鲜明,想象绮丽,如颔联与尾联四句。这些赠答诗仍以用典工稳为能事,颔联里“二戴传经”“三罗及第”便是。其它像《呈吉渭厓太仆》《赠江明府乙帆》等可作如是观。晚年所作组诗《上姚雪门观察四首》叙及二人相识于沅州,以诗文相交而情谊款洽,诗句得体而通达,如第四首:“曾记湘沅採白蘋,郊迎遥拜使车尘。钟谭伪体公能远,屈宋衙官我自亲。一顾而今荣老马,三薰在昔恕狂人。西江月照南山竹,荫庇还当托大椿。”杨蓉裳评语“高华典贵”,可谓知人而知诗。至于像《门神次查悔余韵四首》《和袁简斋先生<除夕告存>戏作十首》或属游戏之作,一二首诗或足以表达自家思想,徒费笔墨而作数首乃至十首,未能免俗所致也。
在此顺便说明《四书六韵》《韵史》之创作特征,前者源于试帖诗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从形式讲可归入五言排律中,都为五言六韵,诗题取材于《论语》《诗经》《孟子》(无《大学》),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发议论,可看出吴镇的育人情结。《韵史》近四百首,以三言四句的形式表现历代人物精神品格,作者于《凡例》言“务取生新”即独出心裁,寄托作者熟读史籍而寓意教化之目的。此举两例,《晋杀秦谍》:“获秦谍,尸绛市;六日苏,亦异矣。”其事见于《左传·宣公八年》:“会晋伐秦,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表达诸侯间杀伐不已,故生怪异之事。《梁元帝》:“帝子兮,降北渚;目眇眇,何愁予!”梁元帝萧绎(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于侯景死后即帝位,“帝子兮”似指宇文泰派军攻破江陵后萧绎被俘遇害;“目眇眇”指萧绎因病致一目失明。所选人物均注明出自历代正史《史记》《晋书》《隋书》《唐书》等。这两种诗歌有其独特的抒情、议论形式,是以学问来作诗, 非随意而为即可奏效。姚鼐于《荷塘诗集序》中说:“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出。”可以概括吴镇各体诗在选题与技巧上的表现特征。
再说吴镇词的风格。吴镇诗文创作严守章法,可圈可点,为当时人所好而以为范文,其词作(诗余)也不例外。从《全集》卷三《逸草》所附五十余阕词体味,大都文字洒脱,情意脉络清楚,不作无病呻吟语。其中作于任沅州知州前的如《鹊桥仙》三首,第一首以藏石喻理,通达乐观;《戏慰云衣亡金》含蓄中不无调侃,令人释怀;《芙蓉亭》以物象引发奇想,致意于王昌龄的名篇佳句。《玉蝴蝶》六首《王子优邀赏芍药》《赤壁怀古》等词义与词境各异,却如张世法《序》中所言“珠联锦簇,色色新鲜”。其它词作描写风云,镂金错彩;抒写人情,感人心扉。其殊胜之处兼有豪放派之洒脱与婉约派之细腻。词在清代作者多有,吴镇留下的篇篇可诵。

四、 集句诗之创作

集句诗在清代流行大江南北,经济富庶之城乡或有好之者。“集句”据说出自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最早的集句诗是西晋傅咸的《七经诗》。文献可查王安石是其鼻祖,可以说明集句诗在宋代已经流行,源于格律诗体式成熟,且有前朝的大量诗歌遗产,集句诗出现在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等笔下,成为一时风尚,严羽《沧浪诗话》及他人著述中也有零星记载。清代沈雄于《古今诗话》里说集句诗要“切合题意,情思连续,句句精美,打成一片”,方有浑然天成之意境。集句属于诗歌艺术再创作,前人之诗句被创作者以“启、承、转、合”的原则重新联句,状物抒怀浑然一体,便是成功之作。
吴镇的集句诗创作之所以成功,一则在于学问渊博,腹有诗书供拣择;二则有闲情功夫,诗酒风流足自夸。他在韩城任教谕期间,为弟子们学习古诗而作集句诗,用心良苦,《律古》《集唐》由此成集。前人不作律古集句诗,或因其难作也。他联古人即魏晋南北朝各代作者诗句成诗,有意效法古人,从诗题、命意即可看出,如《当垆曲》《效玉台体》《青楼曲》《妾薄命》等便是;有一些集句诗表达实际生活中的真切感受,不用原创,而用集句诗更为含蓄亲切,例如《由涧西登象山作》《喜李南若 刘西明诸君至》《读胡静庵 刘九畹诗有怀宋蒙泉先生》等篇,描绘景象多有尺幅千里之妙趣,原创或一时难以办到,不如求之古人为好。此举《 象山晚归》为例:
露浸山扉月, 江总      言归望绿畴。  谢朓
含风自飒飒, 虞羲       驱马复悠悠。  谢朓
鸟散余花洛,谢朓       萤飘碎火流。  庾信 
城高短箫发, 简文帝     似出凤凰楼。  王僧孺
由诗句表面看似乎吃力不讨好,其实不然。这种创作手法才是地道的推陈出新,旧瓶装新酒,继承中有创新,平庸之辈望尘莫及,这正是集句诗的价值所在。
吴镇晚年又完成集句《律古续稿》,可谓爱古人至深也。其联句形式又有集古风体、集古绝句,表现的内容有所扩展,《望仙谣》集陶渊明的诗共十六句而成,《山中四时》集谢灵运诗句二十句而成诗,其它像《送杨蓉裳明府入觐》《 慰江乙帆改教归南康》等则集各家诗而成,有的放矢,表情达意恰到好处,双方同好此道也。集古人诗句或不难,但要神完气足成一首“新诗”则未必容易。
吴镇见到李友棠《侯鲭集》后有意效仿而成《集唐》一卷,以选取唐人诗句而成律诗,造意造境及至天衣无缝,所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或宦途得失等,或有胜过原创而无牵强之嫌。例如《哀南进士德宇》中间两联对仗工稳,意在言外:门闲多有投文客,(朱庆余)愁极兼无买酒钱。(许棠)蝴蝶梦中家万里,(崔涂)凤凰声里过三年。(谭用之)其它像《送卫卓少之扬州》《寄杨子安》等俱有真情实感,而非文字游戏。当然同一诗题连作八首如 《陈冰娥画桃花并序》就显得好之过分,其实作者别有寄托罢了。再说吴镇在沅州时联句创作《集古五律三十首》《集唐七律三十首》,依照当时流行的十五韵部东、冬、江等十五韵部及先、萧等十五韵部联句成诗,委曲表达身在异乡的人生况味,如《尤韵》后两联云:官满便寻垂钓侣,(来鹏)天晴共上望乡楼。(李益)陇山鹦鹉能言语,(岑 参)好与裁书谢白鸥。( 陆龟蒙)作者的旷达情怀溢于言表。同样是集句诗,《潇湘八景》着意于作者眼中的 潇湘夜雨、 洞庭秋月、 远浦归帆、平沙落雁等景致而联句抒情,《沅州杂咏》则是罢官后抑郁心情的抒发,历经宦海沉浮却心如止水:云螭非我驾,(郭璞)自得是逍遥。(陈后主)可谓形式精致而思想超然。
集句诗真是在炫耀才学,以难见巧,则未必然。今人总结说:集句诗的长处在于可集各家诗句为我所用,缺陷在于:“不更一字,以取其便,务搜一句,以补其阙;一篇之作,十倍之工,久则动袭古人,殆无新语。”(《四溟诗话》卷一)功力稍差者,集出的诗风格既不统一,声律也难调和,更难免“掉书袋”之讥。(汪涌豪、骆玉明主编《中国诗学》第四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5月出版)这样解说未免过分轩轾,大可进一步讨论。吴镇的集句诗与其原创各体诗一样,是古典文学的别一样表现手法,正如程千帆先生所说:“抒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流。”原创诗与集句诗同样是抒情的表达需要而已,本无高下可言。吴镇的集句诗今天看来倒成了继承中淬炼出的难得之精品,研究古典文学的专家可深究其妙义。   

五、 诗学理论与古文创作

吴镇生活在乾隆皇帝国泰民安的时代,在创作中留意诸家探讨诗文声律之言论,晚年本于古体诗声律用韵“引而伸之”,撰成《声调谱》《八病说》,文字精炼,专讲律诗平仄,“使之声调和谐,讵不妙哉!”(《声调谱·八病说序》)以为后学指南。他将律诗平仄格式依旧分为五律仄起不入韵、仄起入韵, 五律平起不入韵、 平起入韵,共四种格式,分别举出例诗以解说。他以王维《山居秋暝》解析“平起不入韵”:第一句“空字可仄,新字必平”,第二句“ 天字可仄,晚字断不可平”;第四句“清字必平”,第八句“王孙自可留”之“王字必平”。如此精益求精,可谓诗家用心人矣。又探讨了“五律拗体”,心细如发,不容有丝毫失误,他举杜荀鹤 《春宫怨 》为例,说明第三句“承恩不在貌”与上一联的平仄区别在于:“不在貌三字俱仄,如老杜"须为下殿走、蝉声集古寺、谁怜一片影"之类是也。然不字亦有平声用者。”又举例说明“单拗”“双拗”句法,不厌其烦。依照律诗格式又分析了 七律仄起句、平起句的入韵与不入韵的格式,指出其要害所在,旨在写诗须合乎规范。  

《八病说》诗吴镇针对 宋代梅尧臣(字圣俞)所作《续金针诗格》(一卷,托名梅氏)的“八病”,逐条加按语解说,间举诗句用字声调予以说明。“八病”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 七曰傍纽,八曰正纽。例如傍纽:一句中已有“月”字,不得着“鱼”、“元”、“阮”、“愿”字,此双声即为傍纽也。诗曰:“丈人且安坐,梁尘将欲起。”“丈”“梁”之类即谓犯也。吴镇的按语:此病与声调虚实、阴阳最有关系,不第如宛陵所注……。能悟此病,则声调自高。接着又探讨“双声”“叠韵”问题,此不再引述。诗词语言随着古代社会生活日趋繁复,文化艺术的多方面演进而愈加严密,以往研究者多侧重于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或轻视其艺术表现手法,吴镇对于诗歌声律的用心属教书育人之正当目的,而非闭门造车,故弄玄虚。此为后人应当继承之文学理论遗产。

最后略谈吴镇收入《全集》的两卷古文。清代文学批评中有说康熙、雍正时期散文创作注重简洁平和、清远淡雅,到了乾隆、嘉庆时期,则趋向于沉着痛快、质实厚重,(《清代文论选·前言》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种变化在吴镇散文中并不明显,倒不妨说兼而有之。其内容多是他 晚年主讲兰山书院时的应酬之作,尤其是关涉诗文创作、人伦道德,大体包括传、赋、序、说、记等,以诗文集序为多,可见作者之文学思想,虽然崇尚汉魏古诗与唐人名家,但也不废弃宋明各家诗文,融汇各家自成面目,当是一个作家诗人的基本功。若偏向一家而死守章句,便无出路可言。《文稿次编》以祭文、墓志铭居多,文后偶有姚雪门等评语;杨芳灿序称作者以诗名海内,其古文雄深奥衍,自成一家;其佳处有韩柳(韩愈、柳宗元)诸大家所不能到者,则未免过誉。

从其诗序可见作者创作中所面对的继承与突破之关键,悟性与志趣之好恶,以及俗家与大家之区别,例如《 刘戒亭诗序》《晚翠轩诗序》《敦古堂集句序》《草舍吟集句序》等篇谈论他的诗学主张,往往与人品相关,这需要结合具体作品来论列。其理论虽然零散,近年来已有学者关注并撰文刊发,但缺乏引证具体作品而论说,宜进一步深化为是。其散文语言或雅洁明快,或沉雄深厚,皆为其学问博通之表现,如《送江乙帆归南康序》《代祭姚雪门观察文》《寿宋南坡序》等篇叙事有法,或议论精湛,令人钦服而受用不尽。其它几篇赋《窗竹夜鸣秋赋》等体物入微,造句整饬而内容单调,不再展开讨论。

《松花庵全集》之整理,盖仰慕前贤文学造诣,不计谫陋,以浅汲深,其失误或有不免,故切盼海内学人有以教之。明年是吴镇诞辰三百周年,我们期望《松花庵全集》能顺利出版,以纪念这位十八世纪陇右杰出的文学家。
                       善士
2020年庚子五月端阳后完稿
清代吴镇草书立轴正面图(会宁博物馆藏)
纵103 厘米,横29.5 厘米。纸本。
立轴 一 款识:吴镇 钤印:臣吴镇印(朱白) 翰林(白)
立轴 二 款识:信辰 钤印:臣吴镇印(朱白) 辛丑翰林(白)
(清)吴镇  行书  纸本  纵63.5厘米  横32厘米  
兰州市博物馆藏
《行书》轴内容为:“读书之妙全在活泼之机俗人不知也。”
落款“松崖老人吴镇”,钤朱文“松崖”及白文“吴镇”印。
清 《草书对联》(定西博物馆)

清吴镇草书《波沄秋讽》对联  (岷县博物馆)
识文为:波沄菰米沉云黑,秋飒梧桐覆井黄。
款识为:松石老人吴镇书。
印鉴:落款白文印“吴镇之印”、朱文印“松崖”。

清吴镇草书节录《将进酒》,内容为唐代李白诗作《将进酒》。
吴镇录杜甫《饮中八仙歌》
款识:吴沅州半醉书之。 
钤印:吴镇之印、松花道人、梧桐早调
名称:清吴镇行书中堂  质地:绢  时代:清代
尺寸:长115cm宽48cm
来源:榆中县金崖镇征集

内容:读书之妙全在得,活泼之机俗人不知也。

落款:松崖吴镇。

钤印:吴镇  松崖

您还见过吴镇的哪些书法作品或者文物?

请后台可联系,提供线索。

《松花庵全集》整理大体于去年(庚子)五月完成,我在《前言》里已经提及今年是著名诗人吴镇诞辰三百周年,好事多磨,《全集》正式印制成书又到了今年(辛丑)岁尾。我个人谈不上以志气立业,以才气处世,只是做了一件勉力以行之事,把乡贤的诗文集总算变成了普及本,便于阅读而已。
狄道地处陇右山河险隘之区,文献多有记载,诗文作者自明代以来颇不乏人,然以全集命名者,唯有吴镇一家。本书自整理之初,既有合作完成之念头,然鉴于学养有限而人事难虞,只好硬着头皮干,以免半途而废。作为政协文史委员,为挖掘临洮历史文献尽一份力,以此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还有县政协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以及故乡情结,便是我的精神支柱;再有吴镇直系后裔吴世维先生的鼎力资助,因此才费时近七年,将此整理工作完成。
古籍整理有许多成法可资借鉴,要准于一家,或有不足。我只得择善而从,然难免避重就轻,隔靴搔痒。在整理工作中先请赵蔚南先生(临洮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校阅《全集》的两卷古文,又请蒋祯先生校阅了诗余(词)部分,多有匡正;去年由韩本孝(兰州八中高级教师)校阅两卷,后由郭子栋(甘肃省诗词学会原通联部主任)依原刻本校对《全集》各卷(第九卷《韵史》除外),又校正鱼鲁之讹多处;在编排《全集》目录时,罗勇(兰州工商学院教师)及时帮我完成。一代诗豪创作的诗文,遣词造句精准雅致,偶有讹误,或属刻工所致。改为正字,当是后学之本分;衍生错字,则为吾侪之羞耻!然学问浅陋而有贻误处,尚祈高明不吝赐教为是。
《全集》于去年五月由诗友杜向辉(靖远煤电有限总公司高级工程师、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排版制作成初稿本,并送有关人士校阅,年底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分三册申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金,兰州大学文学院张文轩、王传明教授为此撰写了推荐书,因仓促参与而落选。整理工作进度先后由政协临洮县文化文史委负责人杨建忠、罗小芹及时沟通协调,汇报相关情况,最终促成临洮县政协与县博物馆资助出版《全集》。李玉宏馆长(县政协委员)还往菊巷拍摄扳倒井、沅州石照片,王振华(县政协委员)及时提供吴镇书法遗墨作品,使《全集》印刷出版能顺利进行。在此谨向各位领导、专家、诗友深表谢意!
《全集》与敦煌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时已经到了今年下半年,排版校对,样书出来后,又请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漆子扬教授审阅;责任编辑侯君莉女士及时处理编辑工作中的难题,我们为一些细节问题有过争执,无非是为了《全集》的质量。在全球应对疫情肆虐的日子里终于要定稿付印,我们的误解也随之释然,同时也是对关注吴镇著作的诗友与读者的一个交代吧。
张军
辛丑(2021)岁暮冬至日于 
兰州南昌路飞云阁

文字:张军先生

部分吴镇书法资料

王振华  秦恩  先生提供

李天禄 拍摄

特此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