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保持期待 | 二战三跨407分第3名上岸湖南科大心理健康教育初复试经验分享

 司南教育学考研 2023-07-11 发布于湖南

个人情况

本人是一名三跨考生,同时也是二战上岸,在一战湖南师范大学失利的情况下,选择二战湖南科技大学,报考专业是心理健康教育。我的总分成绩是407分,英语77,政治69,333教育综合124,847心理教育综合137,初试排名为第三名,最后总成绩第六名。接下来我会谈谈我的各科复习经验,以及备考中的感受。

政治经验

政治我也是从七月开始复习的,7-8月看完徐涛老师的视频课,我搭配的是肖秀荣老师的书精讲精练,同时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不用做大题),九月之前完成第一遍。到十月的时候可以把1000题的错题再练习一遍,也可以用零碎时间做政治小程序的选择题,比如苍盾考研小程序。

十一月主要关注一下时事政治,做一些相关选择题,同时做肖秀荣老师的八套卷(有时间可以看看大题的答题思路),自己也可以适当选择做腿姐或者徐涛的相关习题。到十二月主要做肖秀荣的四套卷,并且背诵大题答案。

政治所用时间我也是灵活安排,7-9月大约每天2-3小时,10-11月2小时左右,12月视情况而定。

英语经验

我的英语正式复习开始的比较晚,主要安排是:前期一直在记单词(7月以前),单词背了两遍,每天所花时间15分钟左右,主要是眼熟单词,记忆单词意思即可,后期复习单词(7月至考试前)任务就相对多一些,主要有能够拼写单词,注意常见的词组搭配,特别是动词的,对于一些特别高频的单词还要记住它的偏僻意思,每天花30分钟左右。我用的工具主要是“恋练有词”单词书,还有“不背单词”app,内容都是很简洁明了的,看起来不会有太大负担但重点内容都有包含。

长难句我也是七月以后才开始的,每天练习一两句,之后就可以找一些英语短文来阅读,每天一篇(7-8月完成)。我主要是用的“恋练有词”的增值服务里面有专门的长难句练习,有时候可以找学姐安排自己一些长难句的任务也是可以的,我的英语短文是自己找的四六级阅读题,不需要做题只用理解文章大意就行。

单词和长难句属于基础练习,我是到九月份才开始分题型复习英语的。阅读部分开始做2010至2016年的真题(9月完成),不用每天都做,2017年至2021年真题完成后(10-11月)也可以找一些额外的练习(学有余力的可以,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不用)。

翻译部分也是做2010至2016年的真题(9月完成)与阅读可以每天二选一的做,10-11月做2017-2021年真题,学有余力也可以有额外练习。

作文部分十月开始复习,首先是小作文,每一种我都会背诵一篇范文,中英文都背诵,一定要动手写一写,背熟以后就找一些题目来练习,不要用真题,十一月份的时候再做真题(2010-2021年的)。大作文掌握写作的模式,主要是积累好的句子,我没有背诵范文,可以减轻负担,十一月就可以练习真题,运用积累到的句子。

新题型部分我从十一月开始,只做了最近五年的真题,同时也加了额外的练习。完形填空部分复习花的时间相对较少,从十一月开始做真题,没有额外的练习。到十二月,英语最后一年的真题用来模拟,检查哪个部分最薄弱再继续练题就行。我没有看老师的讲解视频,但如果有特别不懂的地方可以适当看一看,额外的练习我主要用的唐迟老师的书

总的来说,英语每天复习时间不等,主要按照任务多少灵活安排,在七月以前每天30分钟左右,7-8月1小时左右,9-11月2小时左右,12月视情况而定。

333教育综合

备考时间线

1. 3-6月:每天3-4小时

333一共有四本书需要复习,分别是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复习顺序也是按照此顺序,这段时间以打基础为目的。我主要用的司南的复习资料以及视频课,能解决大部分的内容,遇到特别不明白的也可以问司南的学姐解答。

首先需要大致浏览一下中国教育史这本教材,不需要细读,只需要了解大标题主要讲了什么,看完一遍教材后就可以看司南的视频课并且搭配司南的配套资料当听完一章内容后,当即就再复习一遍,然后再默写章节的框架,最后再对照检查框架是否准确,进行完善。外国教育史也是同样的方法,看教材然后再听视频课,最后复习写框架。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我没有看教材,直接听课,框架也不是默写,而是看着资料直接整理。

2. 7-9月:每天4-5小时

到了这个时间算是强化阶段了,已经可以开始循序渐进地背诵了,我不太记得我具体背了多少遍,只要在最后一个月看到大标题能想到内容就算可以了。

这段时间我背诵不是按章节来的,而是分情况。比如中国教育史,先背人物史,内容多的每天就背一个,相对少的就背两三个,第二天必须复习前一天的(复习的时候我就大致浏览一遍,不需要再像第一次很仔细的背)。同时外国教育史也一样,每天背一两个,第二天就复习。直到背完所有人物以后我就先停住然后背其他内容(间隔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星期,不然后面再背就感觉啥都没记住,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手看看人物的内容也可以)。接着背中国教育制度史跟一些学校体系啥的,我主要就是背中国教育史的内容,中国教育史结束了背诵再开始外国教育史的教育思潮等等内容,当都结束了就开始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这两本书同时进行,按照章节顺序来背,我基本上是每天背半个章节的内容,然后第二天复习前一天的。

我主要也是看了司南的强化课视频强调了重点内容,然后用背诵宝典背的,总之到了九月底应该要背诵一轮,看到标题要眼熟的程度。

3. 10-12月:每天4-5小时

到了这个阶段差不多要开始冲刺了,背书的时候也不要再一个字一个字的背了,因为已经能理解内容意思了。最主要就是小标题,阐述性话语用自己的话来说就行,背书的方法也没有捷径可以走,就是不断地重复,每天都要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利用真题,做真题看看考试内容重点复习,但是留最近一年的真题进行模拟。我只在12月的时候模拟了一次,主要就是锻炼自己的写字速度,不要太在意最后得了多少分。我也是听了司南的冲刺课程,首要记忆重中之重,同时强化课的重点也要反复背诵。

总之,前期一定要不断背诵,在最后一两个月一定要动手输出,自己组织语言写一写。

847专业课二

847的大纲这一年有大的变化,所以在后期的复习会有一点紧迫,加入了两本书,但是重点内容还是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另外两本书以学习重点内容为主。

复习的方法跟333的大致一,在7月以前把框架自己整理默写一遍,然后暑假开始第一遍的背诵,在国庆节以前至少要背一遍,能够眼熟标题,然后就开始循环背诵。我是在十月中旬开始复习新增的两本书,主要是看司南的视频课也有搭配的资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本书相对易懂一些,只记忆了学姐勾画出来的重点内容(也挺多的,没有背完),心理学与研究方法这本书我只背了学姐选出来的真题,因为感觉内容很难,时间也很紧迫,不过今年的大纲应该就不会变化太大了。同时也要利用好真题,留一年的真题在12月时候模拟。

总的来说,847以后的重点可能会落到新增的两本书上,所以要平衡好三本书的复习时间,在最后一定要模拟一次。

复试经验

首先熟悉复试的流程和内容有哪些,然后分部分进行复习。

笔试部分主要考察教育学,内容很广泛也很灵活,要把初试的内容复习好,同时也要特别注意教育热点,这些在司南的复试资料里面都有。

面试部分主要有,英语自我介绍,在三月初就要准备好,然后流利地背诵,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两分钟左右就行。然后是英语问答环节,主要把常规问题的答案准备好写下来。不过这次我遇到的就是不常见问题,老师问我考上以后想要选择的研究项目是什么,我只说了两三句话而且还磕磕绊绊的(也许就是这里减分了吧),所以非常规问题遇到了也要冷静对待尽量多说。第三部分是专业题目抽取回答,也是主要把初试内容复习好,但是也会有其他心理学相关问题,比如普通心理学内容等,多积累多背诵。最后是自由问答部分,老师根据情况提问,也会是有一些常规内容,老师想特别了解你的地方等,所以首要准备常规问题的答案自然流利地回答,其他问题真诚地回答就好。

其他需要注意的就是礼仪,衣着部分,要有礼貌,穿着大方得体就行,在面试前准备一次模拟也是很有帮助的。总之,面试要有精气神,自信地对待。

因为是二战,而且还没有找工作,只能依靠父母,所以压力还是蛮大的,我也是在纠结和矛盾中开始了我的二战备考。备考中我也常常在想如果考不上怎么办,我会不会三战,还是放弃考研直接工作,虽然总是会时不时冒出这些想法,但是如果能够真的上岸就好了的想法其实更强烈,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做喜欢的研究,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光想想就觉得快乐,就是这些动力让我没有真正放弃。

在复习考试内容的时候,其实是真的觉得枯燥,但是也可以找到好的方法来抵抗。每次背诵的时候我都会想,这不是为了考试,这些知识都是有用的,学到了就是赚到了,脑袋不会空空的了,总之好处多多来调节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跟我有相同的想法跟感受,但是在备考中的心路历程只有自己能体会,在备考中的坚持和努力一定都会有好的结果,请坚信这一点,永远保持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