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明与练达

 hab图书馆 2023-07-11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洞明”是指通晓、透彻的了解,是一种对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练达”是指对事理反复琢磨、推敲、总结和升华。做学问、写文章如此,谈话也是如此。只有具备“洞明”和“练达”的功夫,才能让谈话更出彩,更有魅力。

01

有人问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你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是什么样的?”林语堂认为:“理想大学应是一班 '不凡人格’者的'吃饭所 ’。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宇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流接触,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林语堂洞明其义,更形象地说明大师该是什么样子的、该如何去教学生。一番话深富意蕴,意象练达。如果真能实现林语堂所描绘的“大学情形”,大师们都能贴近学生、熏陶渐染,那就是理想的一流大学。

02

有一次,友人与画家黄永玉闲谈为人之道,黄永玉风趣地说:“周敦颐先生是个趣人,写了一篇《爱莲说》,称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他老人家光顾着说荷花的好话,却忘记'淤泥’与荷花的血缘关系了。'淤泥’者,泡水之沃土是也,无淤泥焉有荷花?'奶大了儿子忘了娘’,不是为人之道。”

古代名篇《爱莲说》几乎人人皆知,但黄永玉却能洞幽烛微,点化出不一般的见识。当然,黄永玉并不是否定其深刻哲义,他说的是另一种道理。莲花固洁,淤泥固秽,但正是污秽的淤泥孕育了“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荷花,这种“母女关系”毋庸置疑。其实,在社会生活中,“丑母俊女”的现象还真不少。“子不嫌母丑”,一个人长大了,发达了,最不能忘的就是养育自己的母亲,不管她是美还是丑,是贫还是富。中华儿女对祖国亦当如是。黄老的“说莲”,真乃别具慧眼,洞明通达。

03

有一位博士研究生请教北大教授钱理群:“怎样才能做好学术研究?”钱理群说:“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一位诗人说:'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和美。’这正是说出了学术研究以至人生的真谛啊!永远处于婴儿的状态,就是要以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去倾听、去阅读、去思考,这样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问题是怎么使自己永远处于一种婴儿的状态,就是要学会拥有黎明的感觉,就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你便获得了一次新生,你的生命开始新的一天,就有了黎明的感觉。这样一种新生状态,就是真正的学术状态,是一种最理想的学术境界、人生境界。我们讲'赤子之心’,就是指这样的状态与境界。”

做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兴趣从哪里来?钱理群善于洞鉴万物,援引诗家之言,引申到学术研究,要永葆婴儿的状态,寻找“黎明的感觉”,用新奇的眼光与心态去重新感觉这个世界,使自己始终如一地处在探讨、发现的状态,并由此获得永恒的快乐。这也正如古人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术研究的美妙之处就在这里。

04

 “洞明”与“练达”是使我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有效表达的两种重要方法,任何人只要掌握了其精髓,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真知灼见的谈话者。(发于《演讲与口才》2023年13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