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幸福童年

 自在3333 2023-07-11 发布于四川

*** ***

    关于学龄前的回忆就准备结束了,其实还能想起许多事情,但觉得没必要啰里啰唆全都讲出来了。

    就以童年记忆中最快乐幸福的一段,来结束这个部分吧。

    都说童年的幸福来源于无忧无虑,那是成年人在感受到生活压力之后的一种感叹,无忧无虑的感觉的确不错,但单凭这个还不足以快乐幸福。

    小孩子的日子其实是单调无聊的,所以总是想方设法来消除这种无聊,比如玩玩具,但其实那些玩具翻来覆去也没有太大的玩头,又比如画画,但自己也觉得画得不够好,所以才会想方设法画好一点,小孩子在玩耍方面很有创造性,某种程度上就是被无聊逼的。

    到了退休年龄,生活的责任慢慢在减少,又有点无忧无虑了,于是又无聊了,又开始认真画画,痴迷地玩游戏,做一切能够不那么无聊的事情。

    所谓'老还小’,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吧,人生的两个端头,都少一些责任和压力,又都不太能够照顾自己,共性多多。

    人老了,和儿女在一起就快乐,小时候,和爸妈在一起就快乐,这也是共性。

    女儿读书时学到'家’的英语单词family时说,老师说这个单词是由这么一句话的首字母拼出来的: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父母所在就是家之所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既不无聊,又很温馨,自然就是童年时的最大快乐了。

    妈妈被停薪留职后一直在家,陪伴我的时候倒是不少,但老爸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机会其实很少。

    我得感谢他们都有一个当时被批判为小资情调的习惯:喜欢郊游。

    是郊游,不是旅游,他们带我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北碚的北温泉而已,在文革中跟着父母到处流浪躲避武斗之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江津的姨妈家了,那时要坐两小时的火车,现在则只有几十分钟车程。

    说起小资情调,我真不知道我爸妈有没有这个东西,我觉得小资情调代表一种很讲究的生活态度,但我爸妈的生活习惯好像真心不讲究,更像是随心所欲怎么开心怎么来。

    比如他们俩都不喝咖啡,进城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心心咖啡馆给我买一杯冰激凌,一边看着我吃一边等待逛外文书店的老爸,但从来不为自己点一杯咖啡,肯定不是因为舍不得,老爸也不喝,害得我进出心心咖啡馆多次,直到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地球上还存在着咖啡这么一种饮料。

    老爸是不喝酒的,沾酒就醉,吃醪糟都能吃醉,妈妈要喝酒,但只喝甜葡萄酒,比如通化红葡萄酒,什么长城干红之类她是不沾的,更不喝洋酒。

    妈妈爱听京戏,在武汉工作的时候,一有名角演出,她总是会花掉小半月的工资去听戏,反正那时她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老听她念叨,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的戏她都现场听过,唯一遗憾是梅兰芳那段时间没去武汉,这算不算小资情调?要算也是中式小资哈。

    哦,烫头发应该算吧,穿旗袍如果要算的话,也是中式的了哈。

    说来说去,我觉得他们最像小资的地方,就是老喜欢跑出去郊游,甚至有一年大过年的都跑去北温泉住了一晚,说是不想去给别人拜年,也不想有人来我家拜年,真是有点不讲人情世故哈。

    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郊游回来,一个邻居就看着我们说,你们这一次是花掉了一只老母鸡,还是两只老母鸡?妈妈当时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显然是不想回答这个并不怎么友善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一家大多数的郊游,都是没怎么花钱的,比如二钢厂在重庆郊外,周边都是农村,爸爸妈妈就带我去过好几次,他们会选一个青草茂密的地方坐下来,就像年轻人谈恋爱那样嘀嘀咕咕说话,我就四下里去扑蝴蝶抓蚱蜢,渴了大家就喝军用水壶里带去的茶水,饿了就吃妈妈出发前煎好的烙饼,玩得也很开心。

    有一次我们走得远一点,去了一个小村,那里有一家姓简的农民,是老爸以前就认识的,我们买了他家种的一些新鲜的嫩玉米,当场掰下来,就在他家的柴灶上煮熟了,美美地尝了一次新。

    后来我听妈妈说过,建国前有一次老爸假期去城里玩,顺便探望以前在重庆大学搞地下工作时的战友朱伯伯,却发现他爱人康阿姨正六神无主地在家发愁,一问才知道朱伯伯出门两天了都没有回家,怀疑是被捕了。

    当时老爸就想,要么朱伯伯家已经被监视,那么自己也走不脱了,如果自己能够走掉,那么也就能够把康阿姨母女带走,于是他就带走了她们,利用自己的撤离通道,把康阿姨送去了延安,并且把他们的女儿带到厂子附近的农村寄养起来,就是在这个简叔叔的家里。

    周末老爸就带着奶粉之类物品去探望,后来被人发觉了,就流传说老爸看着本分其实很风流,居然养了个私生女,这话传到我老舅耳里,让妈妈知道了,导致他们间的关系中断了两三年,直到建国后老爸才敢于说出实情向妈妈解释,呵呵,好险,如果晚几年建国的话,岂不是就没有我了哈。

    还有一次,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去了远祖桥的江边,爸爸妈妈找了个干净的卵石堆坐下来,一如既往地嘀嘀咕咕,我就到处乱跑,远远看见一个人带了一条大黄狗,我有点害怕,再一看那人还扛着一杆枪,枪口就对着我的方向,吓得我赶紧跑回爸妈身边,说有个人拿枪对着我。

    老爸一纵身就跳了起来,爬上一个卵石坡看个究竟,却发现那人是背着身往远处走的,枪口向后指着,老爸大笑着回来把情况一说,妈妈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这下就把我惹得恼羞成怒了,正好老爸扔小石子玩,打在了我的头上,明明不痛,我却大哭一场,害得老爸哄了好半天,妈妈还在一旁幸灾乐祸,说谁叫你只顾自己开心,把人家桦桦给笑黄了的?

    这样的郊游可以说是一分钱也没花吧。

    还有两次是花了钱的,一次是去爬歌乐山,妈妈没有煎饼,而是在小卖部买了三个面包带上作为中餐,那是我第一次吃到面包这种洋食品,觉得干沙沙的不爽口,还不如馒头好吃。

    另一次是去沙坪坝公园看菊花展,那一次花了门票钱和公交车钱,门票两张一共八分钱,公交车票两人往返一共六毛四分,都是他们俩的花费,我可是免费的哈。

    真正比较花钱的是去南北温泉玩,因为都会在温泉公园里住一晚。

    那时重庆还没有长江大桥,去南温泉要过轮渡,交通不太方便,记得只去过一次,那一次是六一儿童节,在城里给我买了一只氢气球,在轮渡上被风吹得掉到江里,因为拉力太大把拴着的线绷断了,气球飘走了,害我大哭一场,在对岸妈妈又给买了一只,更大,颜色更漂亮,但我还是很不开心,为那只飘走了的气球暗自难受。

    去北温泉的次数就多了,记忆中至少应该有五六次吧,那是因为双碑车站就有始发北碚的班车,交通很方便。

    关于北温泉,我最深刻的记忆是在老爸买了自行车之后。

    平时看着是个工作狂的老爸,其实性格很贪玩,他喜欢游泳、喜欢玩自行车,喜欢打桥牌,喜欢音乐,建国前还拥有一把小提琴,后来只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玩了而已。

    那一次去城里,偶然在交电大楼看到了一辆飞鸽牌的轻便自行车,老爸就想要,妈妈却不赞成,因为重庆并不适合骑行,她怕不安全。

    也不知道老爸怎么说服妈妈的,总之他如愿了。

    有一次周六,老爸下班回家就扛着自行车下楼,先行出发了,妈妈则不慌不忙地打扮好了,才带着我出门去乘班车。

    在施家梁附近,我们的班车追上了半道上的老爸,我兴奋地使劲从车窗上向老爸招手加油。

    我和妈妈在北碚换乘了去北温泉的班车,到达以后先去登记了住宿,再去饭馆点了餐,老爸才姗姗来迟。

    晚饭后老爸和妈妈照例边散步边聊天,我就跟在他们身后四处张望,夜色下的公园里没有什么游客,四周非常静谧,老爸轻声哼起了《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妈妈笑他五音不全,老爸气呼呼地说妈妈这是在歧视他的缺陷。

    夜色真美好,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这句歌词的含义。

    第二天上午游客开始多起来,我们占了先到之利,在室内家庭温泉池里泡了一个钟,然后老爸去游泳池游了几圈,我和妈妈就在浅水区玩耍。

    午饭后我们就开始回程了,这次没有乘班车,出公园大门之后,老爸就让我自己沿着公路往回走,他用自行车载着妈妈先行离开,我也不害怕,完全不觉得他们会把我扔下,大摇大摆地边走边玩。

    大约走了一两里路,就看见老爸骑着自行车返回来了,把我载上往前骑行一段,就追上了路边走着的妈妈,继续骑行一两里路后,老爸又把我放在路边返回去载妈妈。

    就这么来回倒腾着,我们一家人慢慢往回走,到了施家梁附近,大家都累了,就从公路下去,找到了一处小溪,妈妈拿出在公园里买到的点心,我们就着小溪里的凉水吃了下午餐,休息一会儿又继续上路。

    还记得在井口车站附近,能够闻到一股很难闻的味道,因为那里有一家农药厂,离开公路至少一两里路远,农药的味道仍然非常刺鼻,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环保的概念,老爸载着我直接骑行了两三里,过了那一段路才放我下来,返身去接妈妈。

    等我们回到家里时,已经到吃晚饭的时候了,一路上花掉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

    回到家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外婆正撩起衣服后摆,把家里那台小电风扇套进衣服里,顶在自己的后背上吹,气得妈妈使劲埋怨,说这样会生病的,外婆大约也情亏理虚,只是小声咕哝说:“晓得啰。”

    哈哈,这一段被我写成了流水账,不过对于这样的快乐回忆,流水账就足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