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寒,寒梅雪斗新

 昵称503199 2023-07-11 发布于湖北

壬寅年/贰拾叁 小寒

2023年1月5日-1月19日

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代|杜耒《寒夜》

寒夜里来了客人,与我以茶代酒共叙往事,竹炉内炭火烧得正旺,壶中热水沸腾,屋内暖意十足。窗前的月光和平常一样,只有那三两枝初开的梅花,使得这一切都格外不同。

漫长又孤寂的寒冬腊月应该如何度过?南宋诗人杜耒的这首《寒夜》给了我们一个也许不是最佳,但一定是最美的答案——和知心之人相聚在一起,围着火炉品茗倾谈,这样的寒月,窗外若有新梅斗雪,那更是人生一大美事。

当第一枝蜡梅初放之时,最寒冷彻骨的时节也随之到来了,中华大地迎来了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冬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也是全年倒数第二个节气。在冬至之后、大寒之前,时间为每年的1月5日或6日,代表着隆冬的到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思是小寒是农历十二月份的节气。月初的时候寒气还较为微弱,所以叫小寒,再过半个月寒气就到了最重的时候,于是就到了大寒节气。可见小寒这一名称的本来意义就是寒冷。而小寒和大寒的关系,就像是小暑和大暑的关系。

虽然小寒相较于大寒是“寒尚小”,但其实已经极其寒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这时进入了全年中最冷的时期,其寒冷程度甚至不亚于大寒节气。

物候与气候

- Minor Cold -

为更好地反映小寒期间的气候变化,古人将小寒节气中的十五天分为以下“三候”:

一候雁北乡。古人认为大雁的南飞、北归和阴气、阳气的变化规律有关。小寒节气虽然寒冷,但阳气也渐渐强盛,所以一到小寒,就有大雁陆续往北边飞去了。不过它们这时也并不是回到了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向北方迁移。等它们翻山越岭回归北方时,便会看到北方的家乡处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

二候鹊始巢。五天后,喜鹊也开始筑巢了。这是因为它们感知到了阳气的萌动,所以要提前筑好巢迎接春天的到来。筑一窝好看的巢,才能在来年春夏更好地繁殖和抚育幼鸟。

三候雉始鸲。感知到阳气的除了大雁和喜鹊,还有“雉”,也就是野鸡,它们在渐盛的阳气中欢喜地鸣叫,以求偶交配,这一节气林海雪原中常常能听到它们的叫声。

这三个物候都反映出了小寒时节阳气渐盛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一时节阳气渐盛,所以虽然天气寒冷,却也有各种花陆续盛开,小寒节气的三番“花信风”为梅花、山茶花和水仙花。

梅花还有一个别称叫做“报春花”,可见它向来是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由于梅花往往凌寒而开,又被赋予了孤傲和高雅的品质,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以其精神和气节受到无数喜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们赞咏梅花的诗句数不胜数,画家们更是极其钟爱梅花绘画,北宋皇帝赵佶的《腊梅山禽图》、明代诗人唐寅的《清影图》等都是梅画名作。雪中那暗香浮动的一抹红影,为寒冷无情的时节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是最美的冬日景观。

元代王冕最爱梅花,他是个诗人,也是个画家,这首《墨梅》便是他为自己的梅花画作所题的小诗,梅花的清新高雅溢于笔墨,意趣动人: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花树,花开朵朵、墨痕淡淡。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美丽,只想将清香的气息长留天地。

梅花开放之后,山茶花也在这深冬时节低调地开放了。山茶花为常绿花木,往往盛开在冬春之际,其耐寒性不输傲梅,被赞“花繁艳红,深夺晓霞”,也是小寒时节很受欢迎的观赏性花卉。

再过五日,清丽脱俗的水仙花也随之盛开了,它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广受人们的喜爱。水仙花花姿绰约,美不胜收,被黄庭坚喻为“凌波仙子”。难得的是,它完全不显娇贵,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低,即使在严寒的深冬,也只需一盆清水便可以开花,因此有诗云“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虽然小寒节气阳气渐盛、一些耐寒的花也逐渐凌寒绽放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小寒节气正是最严寒的时候。虽然古人认为大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一个节气,但其实近年来的许多气象数据都表明,小寒期间甚至比大寒更加寒冷,正如之前讲过的小暑比大暑更热。

饮食文化

- Minor Cold -

小寒节气,讲究食疗的广东人会在早上吃糯米饭,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加一些花生米和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或是煲上各种补心助肺的热汤,抵御隆冬的寒气。

那么,咱大苏州有哪些饮食风俗?又该如何健康、幸福地度过这段最寒冷的日子呢?

尝一季鲜香咸货

俗话说:小寒大寒,准备过年。进入小寒,也意味着年关越来越近,准备年货可以提上日程了~在江苏人的年货清单里,当然少不了一项:晒咸货。此时天气寒冷,肉不会变质,而且做出来的腊肉也不用置放太久,正是制作的好时机。

所以,眼下不管城市乡村,庭院里,阳台边,屋檐下——咸猪肉、香肠、咸鱼、咸鸡鸭鹅随处可见,家家户户的各种肉制品相继亮相,成为一道道喜庆热闹的风景线。

选出当下最新鲜的肉材,用食盐等调料品加以腌渍,再经一段时日的风干曝晒,玲珑鲜肉逐渐变身为温厚腊味。不管是清淡蒸煮还是大火焖炒,咸鲜兼具的风味口感总是那么让人着迷。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上一口咸肉就是过年最大的盼头。而在酒肉平常的今天,准备咸货更多的是为了回味儿时的记忆,守护一种节日的仪式感。

吃一顿滋补美食

“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苏州的冬季滋补食材总也绕不开羊肉。

要怪就只能怪它太过完美:性温,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和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 一句话说来,最适宜于冬季食用。

苏州藏书羊肉在无数个寒冷的冬日里,因为它们的存在,慰藉了一波波食客们那空落落的心。

室外寒风凛冽,内心一片温馨,知己边涮边饮,欢言畅叙,其乐融融。蒸汽氤氲,羊肉鲜嫩,大家在自己营造的火热气氛里,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春花秋月、天地万物融于釜内,古今多少事,都付一涮中。

品一口与腊八粥媲美的菜饭

到了小寒,老苏州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咸肉都是苏州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苏州菜饭”,甚至可与寒山寺的腊八粥相媲美。

菜饭什么时候最好吃?最饿的时候,便是吃菜饭的好时机!毕竟足够香的菜饭需要你三碗起步。第一碗尝肉味,第二碗品菜香,第三碗嚼透着火的锅巴,再猛喝一口榨菜肉丝蛋花汤,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填饱质朴的灵魂?

风雅小寒

- Minor Cold -

从全国范围看,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并不是十二月份,而是元月份。小寒大寒节气都在元月份,小寒和大寒无疑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两个节气。但是,小寒和大寒比,小寒比大寒更冷。这里的大小有些颠倒,是因为在二十四节气系统内,小寒对应着小暑,大寒对应着大暑,为了这点儿文字上的对称,以至于名不相符了。嘿嘿,看来形式主义自古已然。

小寒是最冷的节气,有长期的气象资料证明,也有民谚佐证,“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这个三九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小寒节气里。

最冷的记忆留在了童年,那时天气的确是要冷些,小孩子也更怕冷些。小时候我们抗寒的游戏叫“挤暖”,中间一个孩子靠墙站定,两边的小孩向中间挤,甚至是向中间猛冲猛撞。两边加入的人越多越好,猛挤猛撞的力量越大越好,中间的人被挤得呲牙裂嘴也不会逃离。这个过程当然不觉得冷了,并且头上还会冒热气哩。我猜想,这是个古今中外的儿童都乐此不疲的抗寒游戏吧。在莫言的作品里,这个游戏叫“挤油”。

老师说得最多的抗寒格言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老师讲得最多的抗寒故事是:坐轿子的富翁,把皮袍裹得紧而又紧,但是越裹越冷。抬轿子的穷人越抬越热,先是解开衣扣,后来甚至把他的破棉袄都脱下了。故事的中心思想是劳动可以抗寒,劳动人民很伟大。

风靡全世界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都是诞生于北欧的童话。北欧的夜很漫长,北欧的夜很寒冷,而寒夜是童话最好的土壤,或者说童话是寒夜最温暖的陪伴。北欧有皑皑白雪又有暖暖的壁炉,壁炉很文学很童话。中国更有各式各样的围炉,也很文学,也产生了更多的传说。民间传说民间文学多从围炉生发、扩散、流传。避暑避不出多少文化,御寒却可以御出浓郁的文化。有一部古籍的书名就叫《围炉夜话》,书名就给人以炉火的温暖和文化的芬芳。东北盛产小品,我猜想可能就是寒夜中不停地唠嗑儿嗑出来的。

说二十四节气风雅,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围绕二十四节气产生了许多的文学艺术作品。写小寒的大诗人有元稹、黄庭坚、范成大。这里抄一首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为我的这篇《小寒》添些风雅:“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尤其是诗中“青女”的出场,那是何等的风雅,青女是中国神话里掌管霜雪的女神。

在我人到中年的某一个冬夜里,我突然感觉自已的膝盖疼起来。询医的结果是,这叫退行性病变,不可逆转。医嘱的措施只有护膝保暖,别无他法。这病根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这病痛是从年轻时累积而来的。全身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膝盖,年轻时不觉得冷,hold得住,年长后还得自己一并为病痛买单。薄弱环节的保暖要从年轻时做起,比如膝盖,在冬天,在最冷的小寒大寒节气,即使不觉得冷也要让它享受比其他部位更温暖的呵护。爱美的女人喜欢在冬天里穿裙子,不管那裙子是棉的还是皮的,也不管那长袜是棉绒还是毛绒,它总是不及几条长裤来得保暖,美丽固然重要,“冻人”太不值当。自从发现我的膝盖被冻出了毛病后,我总是忠告亲近的人,即使能hodl住,也要给膝盖保暖,或戴上一对护膝,或盖上一条毯子,再不济也要搭一件旧衣服,这是替自己未来的健康负责,是对未来健康的高效投资。

膝盖的毛病一旦形成,那就是终身的病痛。再有钱也没法整,姚明年入过亿,他的膝盖也是退行性病变,一样徒唤奈何。

防寒抗寒固然重要,在严寒里进行科学锻炼或者挑战极限,也是很好的时机。我第三次高考落榜的那年,每天到长江里游泳,从夏游到秋,从秋游到冬。明白地说,就是我坚持了一年的冬泳,那可是一江的冰冷之水在抽吸你一躯之微热体温,现在想起来都打冷颤。恰恰是那一年冬天,我没有感冒过,其他的年份基本不能幸免,当然,更重要的是意志得到了锤炼。我采取的是渐进式冬泳,如果是没有铺垫地突然跳进冬天的冰水里,绝对要冻病。

寒冷总会无可避免地给人造成某些伤害。有些被伤害却是惹人怜爱的。比如小孩子的脸被冻伤,那种红肿,更象我们常说的红扑扑的苹果。比如美女手上的冻疮,那种红肿不是一种漂亮,却是一种美,说明这美女不娇气不矫情,是勤劳的,她常常洗衣洗菜涮碗。

小寒在江南

- Minor Cold -

蜡梅开的时候,就是小寒。

我时常觉得,蜡梅才是梅。

蜡梅的花很小,清瘦,一树茂密地探发时,最可看的是十来米远处,隔着河岸,正是“风姿绰约”四字。

待到二三月份,蔷薇科的梅开遍西山和光福,日光向暖里,那种累累垂枝的花气浮动,怎么都不象是孤寒冷僻的高士气象。

而蜡梅开在二九三九,正是一年中清冷的时节。此时,风极清寒,花又清瘦,随手折得几枝,便是绕室冷香。

关于蜡梅的由来,向来纷纭。

古籍《礼记》上说:古代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就叫“蜡”。因当时岁暮为举行大祭祀之月,故农历十二月就叫蜡月,至秦则改用“腊”字。

任渊在《黄庭坚诗序》里说:“(蜡梅)香气似梅花,类女工捻蜡而成,京洛人故谓蜡梅。”

明朝的《花疏》里说:“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如果要选,我更喜欢礼记和花镜的这种说法。腊月里,隔着窗照眼几枝,愈冷愈见精神,愈冷愈发其香,正是清极不知寒。

冷有冷的佳处。

蓝瑛有一幅画,画着两个行人,在残雪山径中迤逦走去。

走去的方向,大概是前方山里张着帷幕的房子。

画上写着“法范华原万山积雪之意于吴山一目洞天”,这是取意范宽的积雪图,究竟一目洞天是哪里,倒不知道了。

蓝瑛画这画时,已经75岁。他以他一贯的烂漫的笔调,画着南方温润的山水、行人身上的暖红衣裳,和路边星星点点的红叶,你会觉得,即使是雪后,即使是山中,即使行人背朝我们,这一路走去,想来是着实愉快的。

可不是么!山居或者山中小憩,向来是让人愉快的,不拘哪个时令。

譬如,这时候树叶子都黄透了,衬着蓝澄澄的天,一片一片飘下来,落在苔阶上,石头边,护栏下。

那口护栏护着一口井,井沿刻着“怡泉”二字。

那是魏晋时支遁凿的井,王羲之题的字。

究竟有没有那么久远不知道。石板上有密密的浓苔,和着舞起来的黄叶,日光下看起来有一种极古寂的静。

这时候,院子里的水池子已结了薄薄一层冰,但这口井仍是出水的,水质清冽甘美,再冷的天也不冻。取了来烹茶,殊是不坏。

井的左近是建有屋庐的,唤作“花山隐居”。

元旦这几日,正好在此处隐居了一回。

在这样萧寒的天气里,坐在大痴行过的山里,在石炉子上烤着红薯,吊一桶支遁凿出来的泉水,听橡树的果子有一声没一声地落着,看日影渐渐淡下去,一桌人擎着签筒子,这个抽中了梨花,“座中白衣当饮”,那个抽中了茉莉,“冷梅花陪热茉莉共饮一杯”……

这是酒令,却不一定要喝酒。

也有时候,若晚来无事时人还多,我们也会倒一点自酿的青梅酒,不能喝的倒一点暗香汤,把两三种签子放在一个大签筒里,所有签子抽完了方散。

萧寒吗?

越是萧寒的日子里,这越是让人热气腾腾地来劲。

这样的天气里,蜡梅开了一树,可以做什么呢?

蜡梅可吃的记录不多——蜡梅果可以吃,样子也好看,状极晶莹,只可惜吃下是作泻药,古称土巴豆。

我也试过采半开的蜡梅和白梅做暗香汤,一样是半开,撒盐,启开以后白梅成了暗香,蜡梅成了烂香。第二年再做,依然。蜡梅大概是不能做暗香汤的。

找了很久,只有以下几条,也不知你们是否满意。

其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蜡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

其二:将蜡梅花风干,加入茶叶,便是自制的蜡梅花茶。如果等不及将花朵风干,也可直接将花洗净后泡水喝,可生津解暑,缓解咳嗽。

其三:取新鲜花瓣,用瓶或坛子,一层花瓣一层白糖,重复,装满为止,密封置背阴地发酵。这是蜡梅花酱。

其四:各种蜡梅粥。黄蜡梅花儿去蒂洗净备用。煮粥。关火前几分钟放入蜡梅花片,便成了。

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拿蜡梅来做纯露——新鲜花瓣摘洗干净,上笼蒸成花水,慢慢窖放一年,从初始的怪味窖出蜡梅原本的清香,愈久愈是幽沉。

那种幽沉,便是冬日山林里,清冷萧寒的气息吧。

苏州园林里的小寒

- Minor Cold -

小寒时节,寒意愈盛却不乏悠然,不放在苏州园林里来一场久违的精神冬眠,寻觅园子里的冬日诗意。

万物生灵沐浴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之下,幽静却也喧闹,苍茫却也惬意。百花凋零,但总有一些花朵不畏风霜,迎着寒风绽蕾开放。

园外是浮躁尘世,园内是心灵归处。且放下一年匆忙的追逐,放慢脚步,在这大美园林中,找寻久违的心灵对话。

刺骨的寒冷像是要吞噬一切、湮没一切,严寒低温之中,万物静静地煎熬着,耐心地等待着,。犹如我们此刻的境遇一般,因为他们知道,这漫长的冰冷黑暗,是温暖黎明前的最后考验,只有足够坚韧的人,才能如同浴火的凤凰一样,经受冰雪的洗礼得以新生,并活得更美、更强!

— FIN —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

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原标题:《小寒,寒梅雪斗新。》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