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肩峰撞击综合征,动一动,痛更痛

 秋原劲草 2023-07-11 发布于四川
定义

肩峰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又称肩峰下疼痛弧综合征,是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穹之间反复摩擦、撞击而产生的一种慢性肩部疼痛综合征,是中年以上者的常见病。

该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钙化、肩袖断裂、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断裂。

临床表现

SIS患者临床表现经常有明显的外伤史或者慢性劳损史,常伴有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可累及三角肌。压痛位于肩峰下间隙或肱骨大结节近端。

患者上举困难,一般表现为外展和前屈范围<45°。如果有上述症状并有以下四项中其中一项阳性体征,都考虑SIS的可能性。

(1)前臂坠落试验阳性;

(2)撞击试验阳性;

(3)肱盂关节内摩擦音;

(4)举臂困难或60°~120°阳性疼痛弧征。

分型

(1)I期撞击的特征在于肩峰下囊和肩袖的水肿和出血。患者一般在25岁以下。

(2)II期撞击代表不可逆的变化,例如肩袖的纤维化和肌腱炎,并且患者通常在25至40岁之间。

(3)III期撞击的特征是更多的慢性变化,例如肩袖的部分或完全撕裂,并且通常见于超过40岁的患者。

病因

1. 手臂的内旋;

2. 上身肌肉的失衡;

3. 肩关节肌肉薄弱;

4. 重复搬重物;

5. 参加竞技运动

治疗

一、物理治疗

1.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

2.超声药物透入治疗

3.中频脉冲电疗法

4.磁振热

5.光疗法

二、关节松动术

由治疗师徒手进行肩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运动达到患者感到疼痛或有终末感为止。治疗过程中应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本体反馈,还应当注意禁忌症,治疗中不应采用粗暴方法.

1、盂肱关节后滑动

图片

2、盂肱关节向下滑动

图片 

图片

3、锁骨前后向滑动

图片

4、锁骨肩峰向下滑动

图片 

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

以组合运动为模式,并以螺旋对角线活动为特征。作用:加强肌力,诱发易化较弱肌群反复收缩,提高对运动的控制。

针对本病,重点对患者练习患侧上肢的:保持——放松:等长收缩技术用于因肌肉紧张而导致活动范围受限,特别是因疼痛导致的活动受限或疼痛伴活动受限患者;因本病患者多伴有因疼痛导致的活动受限,故此法作为重点练习。收缩——放松,用于关节单向活动受限患者节律性稳定:用于增加协调肌力的等长收缩联系

四、软组织牵伸技术

主要用于软组织挛缩、粘连,并作用于关节通过力学的原理来增大关节间隙,达到治疗目的。

在针对本病的治疗中应着重于斜方肌上部纤维、斜方肌中部纤维、三角肌肌肉的牵伸增强盂肱关节或肩胸骨关节的活动度。治疗中注意禁忌症,炎症急性期不可采取此法。

1、肩内旋毛巾牵拉

图片 

2、见前屈牵引

图片

五、针灸治疗

六、封闭疗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