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志平的经营之道:经营制胜

 A探索者 2023-07-11 发布于江西

作者: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主席

来源:总裁读书会(ID:winnerbook_club),选编自宋志平《问道管理》,2019年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

Image
企业要重视管理,优秀的企业大都有自己的一套“心法”。我所总结的主要就是中国建材的管理方法,日本人把管理方法叫做工法。中国建材的“工法”都是从实践中来。这些年来我们搞了整合优化,提炼了“格子化”管控,还实施了“八大工法’“六星企业”等,提出了“三精管理”,成功解决了大规模重组与高速发展带来的管理挑战。现在我们已经和国际一流企业并肩赛跑,管理上也在赶超。
然而,我认为,现在我们不仅要有好的管理,更需要好的经营。讲经营是一个大管理的思路,因为传统的管理理念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太窄了。企业的一把手,无论哪个单位都要从管理到营,进行思维转换,就是要有重心的改变,把管理下移。企业一把手应该是经营者,眼睛要向外,要看到变化,针对不确定性做出选择。
从管理到经营,并不是说管理不重要了,管理还是基础,仍然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跻身世界一流,我们需要一流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一场自上而下触及灵魂的深刻变革。
Image聚焦经营
您多次讲到管理和经营的区别,您认为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我对管理和经营研究得比较多,这几年我讲得也比较多。管理面对的主要是人、机、物、料之间的关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早的管理是管人,工业革命初期主要是人的作业管理,为的是提高效率。一路发展至今,管理的出发点没变,就是让人、机、物、料更好地配合,目标也没变,就是提高效率。
在早期工业阶段,大都是卖方市场,技术相对低下、员工人数众多,在那种情况下,管理就是主要矛盾,只要能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企业就可以生存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线的工人越来越少,管理不再是主要矛盾。相反,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面对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经营者如何在不确定性中研判和选择技术路线、市场策略、价格策略、商业模式等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现在对于企业的一把手讲,最重要的不再是管理,而是要把管理授权给别人去做,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面对不确定性,这是别人无法取代的。这就是我现在经常跟大家的管理和经营的区别,管理是眼睛向内,经营是眼睛向外,企业一把手首先一个经营者。我们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再让大家正确地做事如果我们做的事情选择错了,即使大家做得再正确也没用。
所以您认为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
是的,我之间会见了德国雇主协会总会名誉主席迪特·洪德博士,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做企业这么多年,觉得企业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是如何去做正确的事如何能够让大家按照正确的想法去做事。他洞察到了本质。
世界上管理杰出的企业因经营失误轰然倒下的例子屡见不鲜。大家熟知的摩托罗拉就是这样,著名的“六西格玛管理”就是它创造的,但当年投资铱星电话的一个经营失误就使它一蹶不振。诺基亚退出手机业务时,诺基亚总裁说了一引人深思的话,“好像我们什么也没做错,但是我们输了”。
如今我讲经营时讲得比较多的,是希望企业的一把手改变过去的观念。穿着工作服,深一线,身上粘着油污,带着工人一起干活,那是早期工业时代企业一把手的形象,现在不行了。现在车间、矿井的一线,不再需要一把手带头干了,而是需要一把手时刻关注外界最新的变化,让企业做正确的事,因为一个错误的选择,企业可能就会有灭顶之灾。
经营是面对企业外部环境中不确定的东西,更多的是做决定和选择,目标是赚钱。作为企业一把手,必须学会赚钱的本领。经营之道就是赚钱之道,是做企业经营者最核心的东西。大家不要觉得俗,经营者的初心就是赚钱,赚不到钱就谈不到创新、环境保护,也谈不到社会责任。但是很多经营者在这个问题上是模糊的,把这件事先想清楚,我们就能够更正一系列错误的认识。
您有没有想一些办法帮助中国建材的干部转变经营意识?
我把绩效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经营者把创造效益作为首要目标。中国建材每个月都会有一个三段式的月度经营分析会。第一段是各企业汇报月度经营情况,主要是KPI,这是我们的数字化管理。第二段是集团总经理总结分析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第三段是我讲一些经营之道,包括经营进展、环境变化和下一步的经营思路。
为了让中国建材的干部完成这个经营意识转变,我在中国建材的会议上都会和干部们谈经营之道,也就是赚钱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领导也诲人不倦,自己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思考然后不停地给大家讲道理。
经过多年训练打磨,中国建材培养出一大批经营者。在中国建材的各个业务板块的一把手,80%的工作内容是经营,20%的工作内容是管理,因为作为一个成熟企业,管理是个基本功,大量管理工作已经由基层干部承担起来了,而经营工作却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回到前面提到的经营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您对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有何建议?
人、机、物、料是企业内部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在管理层面解决它们的问题,以提高效率实现最大化。新技术的应用、商业模式、市场环境的变化等,都是企业外部的,是不确定的。领导者目前最重要的是重视企业外部的变化,主要任务是在不确定性中进行正确选择。
当然不是说不关心管理,而是要把管理下移,把更多精力放在经营层面上,这是我给大家的提醒。中国企业最初的管理是粗放的,是历经40年改革开放一步一步学习完善的。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企业在基础管理上应该说做得不错了,但是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然而,即使有一定差距,我也认为企业领导者不要再死盯管理了,而是应该全力去做经营的工作,一定要对做什么做出正确选择。有的人一生就喜欢管理,他的位置已经变化了,变成一把手了,可是他还是把自己当成过去的厂长和车间主任,还迷恋过去的管理,喋喋不休地讲这些东西,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是他错位了。
Image整合优化
您曾说过,“重组是最高级的经营活动”,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应该关注重组的哪些内容?
重组有很多的内容,并不是说哗啦啦把大家弄到一起就行了。基于经营之道,我们确立了重组的四个原则。
第一,重组的企业必须符合集团的战略,战略里确确实实需要,比如它在核心利润区里,我们就会重组如果不在,就不会
第二,必须有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不光指被重组的这个企业利益的增长,也包括发起重组的企业自身原有利益的增长。重组很多时候是在考虑协同效应,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要有潜在的利润,必须有效益。重组不是为了大,归根到底是要赚钱。我们重组的时候,这些企业都在打价格战,苦不堪言,基本都是亏损的这个时候就像买股票一样抄底进,这是重组的好时机。重组前需要认真研究,一定是重组以后有利可图,而且是有显而易见的利益,这样才能去做。
第四,风险可控可承担。重组不可能没有风险,但风险应该是可控的。中国企业说要防控风险,不要发生风险,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我们要研究的不是有没有风险,而是风险发生了是不是可控可承担。如果发生了风险以后,一下子火烧连营,把整个集团给搞垮了,这种风险是要坚决避免的。
重组的这四个原则对企业经营非常重要。然后在重组过程中,实际上遇到最难的是整合,这么一大堆企业进来了,如果整合不好,肯定是一团乱麻,重组的企业越多,脖子上的“绞索”就会越多。
中国建材完成了那么多企业的重组,是怎么整合在一起,做到多而不乱、管理有序的?
: 答案很简单,只要找到一套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管控模式,事情就好办了。管控模式多种多样,而我的办法是进行“格子化”管控就是把每一个企业放在一个小格里,规范好每一个企业,避免企业管理的混乱。“格子化”管控包含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平台专业化、管理精细化、文化一体化五个方面。
以管理精细化为例中国建材这么多重组而来的企业,管理水平可以说是参差不齐,要让他们短时间内出效益,必须对其进行整合优化。我采取的是辅导员制,这是整合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辅导员制“点石成金”
辅导员制这个做法在整合的时候就很重要。比如我们接收泰安的一家水泥,这个厂上半年亏了6000万元,我们接收之后派了5位辅导员过去,同样的装备,还是原来那些员工,下半年就赚了7000万元。还有在内蒙古的一家水泥厂,原来是当地电力局的,连年亏损,派驻辅导员后,迅速止血、造血,转变为盈利企业。
国药重组整合跟中国建材看似不太一样,它的整合又是怎么成功实施的?
国药是分销体系,各地是销售公司,我们建立了一些中心库,把物流中心与其嫁接起来。这些销售公司按照七三模式,给原来创业者30%的股份,国药拥有70%的股份,迅速建立起来,然后再发展下线。
国药用的其实也是对标优化的方法。对标优化就是反复地优中优,具有集团效应,是自身不断提升的优势和动力。国药内部大家互相学习,过去没有被重组时,企业相互之间没关系,没法学习但现在进同一个体系之后就有关系了,彼此之间就会交流,就会把好的方法复制给大家。
中国建材也是跟内外企业开展对标,逐步优化业务指标。对外要跟别的企业对标,到底谁做得最好,就跟谁对标。集团内部也对标,把做得最好的选出来,就像袁隆平选稻种一样,从大量的稻子中选一个最好的稻种,再去培育更多的更好的稻种。当众多管理方法放在一起时,就会发现谁更优秀。集团在众多企业中优中选优,不断发现并推广优秀的管理经验与方法,并迅速在同类企业内推广复制,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不断改善、不断优化。
两材重组原中国建材和原中材集团)已经几年了,整体评价都很高,您认为整合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纵观全球成功的重组,都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不是把企业、人员、设备组合在一起就行了,而是要产生化学反应重组的企业一定要深度融合。因此,更为关键的是重组后的整合,而整合是一件常难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确定非常清晰的思路。
我们主要是确定了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优化,就是如何让两材企业这么多的资源更加优化高企业自身整体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这是核心思想。二是市场整合,如何让国内、国际建材市场更加规范化,避免无序恶性竞争,降低单位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这是整合的应有之义。三是通过整合如何真正实现1+1>2”的效果终目标是提质升级参与国际竞争。
在具体的措施上,我们的深度整合可总结为“四大优化、六大整合”。“四大优化”主要是集团层面一是优化战略规划。二是优化总部机构三是优化二级平台,四是优化制度体系。“六大整合”主要业务层面一是品牌文化整合二是组织板块整合三是水泥业务整合四是国际工程业务整合五是产融整合,六是产研整合。
Image
Image以法求精
问:企业领导者“从管理到经营”转变观念,并不代表企业的管理不重要。您是如何看待管理的作用的?
答:其实我是热衷于管理的,以前对管理也很痴迷,因为我做过10年工厂厂长,是个有管理经历的人。我讲经营重要,是说企业一把手需要眼睛向外,不要一天到晚沉醉在过去的管理里,应该把管理交给年青人、交给现场的那些人,并不是说管理不重要了,管理仍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我认为做企业有“三大法宝”:管理、机制和企业家精神。管理还是基础,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苦练管理内功,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管控防范风险,确保企业健康运营。
问:您担任北新建材厂长时,是如何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
答:北新建材比较早地引入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当时该体系在国内刚刚开始。我说要做就不糊弄,不能随便找一家认证公司糊弄着把证书拿到,而实际上并没有根本改变。当时我们是引进一家国际公司来认证,虽然看起来是质量认证体系,实际上可以让企业管理更加全面、更加规范。后来北新又引进了ISO14000,还学习了日本的5STQC、定置管理等管理方法。
我在工厂里做了10年厂长,当时的北新建材不敢说是全国最好的工厂,至少在建材行业里是最好的、最漂亮的,无论是绿化、道路,还厂房、车间,甚至洗手间都非常干净,从里到外透射的还是企业经营者心中的理念。
管理就像是拧螺丝,要一点点拧,最后才能够拧紧。接受了管理理念的人,如果让他从一个管理好的企业到一个管理脏乱差的企业去,他就受不了。好的思想会改环境,好的环境实际上也可以改变人的行为。
管理其实并不复杂,也不高深,就是把平时认可的那些尝试,归纳成一些方法。包括后来的中国建材,就是总结了一些管理工法,比如“八大工法”“六星企业”“格子化管控”“三精管理”等。
问:您在《改革心路》一书中提北新石膏板线产量上不去的例子,并总结“管理很重要的一点是把问题看清楚”,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我们在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往往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是制度上的问题,实际上是思维方法上出了问题。
比如提到的这个例子,我们的一条石膏板线设计产能是2000万平方米,却只能生产700~800万平方米,原因是什么,很多年没有人想这个问题。我当了厂长以后,发现有两个问题影响了生产,一个是注机,另一个是塞板。后来我跟德国人谈时,他们说从来没发生过注机,可是我们为什么总发生,这里一定有原因。
我年青时精力也旺盛,每天半夜12点左右会到工厂里去看,就发现半夜之所以会注机,是因为很多生产线上的临时工不在岗或精力不集中。塞板也是一样,是因为现场刮浆工溜号了,控制室里的人睡着了。看起来好像是挺大的问题,但其实不大,只是一直没有解决。
我就搞了工业电视,每一个关键的部位统统装上摄像头,摄像头把每一个车间里的工作情况都记录下来。今天看来很容易,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是非常前卫的。后来不注机了,也不塞板了,产量一下子就上来了。本来好像无法解决的事情一下子就被解决了,忽然会发现管理的事情原来这么简单。
其实,大量的问题都是大家从一开始就这样做,没有人去想为什么,但实际上很多做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在企业里我喜欢研究这些细节,你说是这样,我会问你为什么是这样,你要能回答我,我还会一直问下去,直到问清楚为止,问到我自己确信是这样的。有些管理者没有去这样问,这就是思维方式方法的问题。
我讲这些,是想让大家从习以为常中学会反问,从细节上看这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到底该不该这样。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可能能够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转变我们的学习方法,这很重要。
问: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和潜能”。但很多管理者将管理理解为“改变别人的想法”。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我也经常为管理苦恼,发现有的人跟我工作20年,突然讲一句话,还是20年前第一次见他时的想法,20年居然没有改变。我原来对管理定位是改变人,这种情况让我觉得管理很苍白。德鲁克讲到,管理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改变,而是发挥,并不是要把每一个人都改变了,而是要让每一个人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才是我们提高效率和效益最重要的手段,这也是我的一个体会。
大多数管理者把改变人作为一生的追求,但是改变人非常难,从科学的角度讲,从一出生,人的性格、认知基本上在哺乳期就形成了,就像计算机一样,它的逻辑、程序很早就被录入、形成了,而且是终身的。所以应当回到德鲁克讲的,把管理定位于如何发挥大家的长处,各尽其才。
我也有这样一个思想过程,希望告诉管理者如果你还在苦口婆心试图改变别人,还在为改变不了别人而难过,你就放下,发挥大家的长处就行了。
Image超越规模
问:现在很多企业都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这个问题也是我想的问题。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我们一直崇拜企业规模,也坚信企业的规模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总是对西方大企业的营业额着迷,世界500强也一直是中国企业追求的目标。现如今对中国的优秀企业来讲,做大并非难事,但规模越大代价越高,所以做企业的目标要完成从大到优的转变。
过去企业家相见总是问有多少员工、多少销售收入、多少产量,今天问得比较多的是赚了多少钱、负债率是多少,这表明了中国企业发展理念的进步。其实,相比大企业,隐形冠军展示的小而美的生存优势也是耐人寻味的。
比如中国一重,始建于1954年。建厂大概投资4亿元,当时中国有4亿人,每人1元,一重是这样做起来的。现在这个工厂销售额160多亿元,利润也不多,但历任国家领导人都去视察过。一重都是重型机械,是造工厂的工厂。它现在主要做两项大型设备,一项是核电站的成套设备,一项是钢厂轧钢的大型设备。现在世界500强的门槛是1600亿元的收入,一重不用做那么高的营业额,可以做另一类的世界一流企业,在技术上有独门绝活,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做到世界最好。
问:您刚才提到世界500强并不是世界一流的标准,那您是怎么定义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企业一定是大企业吗?
答:我认为,世界一流至少要有六个基本标准:技术是一流的,管理是一流的,效益是一流的,质量是一流的,品牌知名度是一流的,人才队伍是一流的。
世界一流不意味着一定是规模很大的企业,当然也不能规模很小。比如赫尔曼·西蒙举的例子,德国一家做铅笔的公司,世界上80%的铅笔都是它供应的,它就是世界一流了。他还举了一个做浴缸的公司的例子,也是个隐形冠军,规模虽不是很大,但是浴缸做到全球最好,也是世界一流的公司。世界一流的公司应该是把技术、管理、效益、质量等方面综合起来看。
问:我们经常听到“大企业病”的提法,您接触到的一些世界一流的大企业,他们有哪些“通病”?大企业为什么会失去活力?
答:企业病是企业发展中绕不过的坎儿。我把大企业病的特征概括为六种现象,就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士气低沉、投资混乱、管理失控,或兼而有之或全部有之。大企业病也是许多大企业轰然倒下的内因。
大企业就有大企业病,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也很难防治,就像人老了一样,企业也是有寿命的,很难逃出这样的宿命。规模的实现也有它自己的规律,你是不可能做到那么大的,就像树无法长得很高,动物也无法长得很大一样,企业也是这样,服从亚线性增长的规律,长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
企业成长到很大,就必须加强管控,否则会崩盘,所以大企业很大的精力是在进行控制,使得很多的活力得不到发挥,灵活性不够,对市场的反应也就不够,企业初创时期的活力就没有了,没有活力就容易崩塌。
在美国,如果你看洛杉矶的黄页,差不多每10年就有80%的公司会消失。美国的上市公司,每10年就有一半消失了,而正是因为有这种消亡,才有新的血液进来,才能巩固住市场。我们现在不愿意让这些上市公司死掉,在那拖着,形成僵尸企业,就会影响我们上市公司的整个估值,对市场来说是一个问题。
我们思考一个企业的战略,或者思考企业的成长,这些概念是应该要想到的,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做大,规模是受限的,没有必要制定那么巨大的目标,而是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活好当下。
问:既然大企业病是绕不过去的,您有没有预防和克服的办法?
答:对于如何预防克服大企业病,前面提到的“三精”管理、“格子化”管控等,都是有效的措施。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超越规模,活出质量》,其中一段写的是企业分家。
之前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企业合并、重组,但是当企业大了还得要求企业分家。中国建材是个合并的公司,但底下是分着家的公司,除了有共同的投资人之外,他们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建材作为投资公司,投了很多家,不是说每一家都是“巨无霸”,让它们能在一个合理的规模里可控就可以了。
另外,对大企业来讲,要克服大企业病,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倡导创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大企业的官僚机构确实会影响创新,这也是大家都看到的一个事实。但我感觉大企业、小企业都一样,创不创新与企业的创新文化有关,与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有关。如果一个企业有创新文化,企业领导者有创新意识,可能大企业的创新更厉害,因为创新需要资源,需要实力,如果创新都让小企业做也会非常困难。
西方很多大公司,在高层通过猎头公司选聘有流动性的CEO,我国叫职业经理人。其实他们不见得很有创新意识,有些也很官僚,没有危机感,不会去感受每日每时市场的变化。中国的公司为什么会超过他们?因为中国人的勤奋超过他们,我对中国公司很有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