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韵风华】喝了日本生可乐就能实现小坤坤自由

 情报姬 2023-07-12 发布于广东

文丨诗兰佩塔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络牙

(本文涉及高浓度粤韵风雅用词,请酌情观看)

不知道广大粤语区以及非粤语区的朋友有没有听过这么一首歌,《做一晚泥工》。

你们是不是以为是这首?

确实,旋律是一样的。只是,歌词得换成通俗点的。

《做一晚泥工》,讲述的是一位男子下泥地捉螃蟹时使出浑身解数,最后心理舒畅,感觉自己就像泥工一样……

……额,你信吗?

为了让广大人民了解最真实的粤语文化,我只能说,上面的歌词,大概是一幅男女之间相濡以沫,尽享鱼和水的那个欢的小故事,再讲我就要没了。

作为一名广东编辑,小时候学校里几乎所有男同学必定会唱几嘴《做一碗泥工》。特别是唱到“钓蟹”时,男生们会异常团结,下头至极。

广东人将这份团结运用到了方方面面,比如对付某些带货博主上。

这俩天,抖音上有个名叫“夏老实”广东带货博主。在其发布的关于日本黑可乐带货视频中,该博主一上来就操着粤语讲:

“我不喝可乐的。"

"真的不要再喝国产可乐了。"

"要喝,就喝日本的生可乐。”

(由于夏老实已经把相关视频删除,所以只能截图别人的存档)

生可乐带货视频发布于5月。一开始,视频反馈风平浪静,评论零星散散的。

然而,随着福岛核废水排放进入倒计时,夏老实这则带货日本生可乐视频猛然火起来。

由于夏老实是用广东方言粤语带货,所以越来越多的粤语区的兄弟姐妹在生可乐视频下团建。加上抖音最新版可以发语音,很多人便仗着抖音缺乏有效的粤语审核,开始肆意“输出”。

有说,这是喝的子弹头辐射水。

有人说喝了这可乐,我太公每晚都来找我聊天。

(太公指爷爷的爸爸)

然而,就像你知道的那样——在大多数时候,普通话更像是一层文明的保护膜。

但凡攻击性开始允许转进方言领域,那文明的外壳就会褪去。

毕竟,我国129种方言里,骂下三路的话可能得达到12900种以上。

是的,接下来,评论说:

喝了这个可乐生“宾周”。

互联网爆炸了。

所谓“宾州”,粤语拼音:ban1 zau1,意指男性的小kunkun。

接下来,一场围绕生殖器的狂欢开始了。

有人喝完生可乐宾州大觉醒,开口和主人说话了。

(辐射水生的)

有说喝了之后,宾周像直升机一样转的。

有的说,喝了生可乐之后,宾周会发光。

随着梗的爆火,她的视频底下甚至引来了全国各地朋友学习粤语,评论区成为了大型粤语口语训练池。你能听到来自不少语带生疏的外地人前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当然,学习一门方言,首先学的就是脏字——看评论区情况,这点对粤语同样适用。

不过,我相信“宾周”这词,大多数人甚至包括老广都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叫。

众所周知,粤语里头,特别是广府话有很多外来词汇。像球(ball,波)——“今日我哋去唔去打波?”就是典型例子。

宾周也是如此。“宾周”来源说法有二,一是元朝时从蒙古语的「bijuuxai」(写作「本周儿」,也是形容男人小kunkun)演化而来。二是从「斑鸠」(粤语拼音:baan1 gau1)衍生而来。坊间有将小kunkun形容成雀仔和小鸟,「baan1 gau1」与「ban1 zau1」读音相同,所以久而久之就这样了。

(礼貌斑鸠:咁多雀仔,点解受伤嘅系我)

(相比“宾周”,我从小到大听过最多的到是“慈ci4 菇gu1 椗ding3”,原意指男孩,由于形状相似也有被指代为“宾周”)

随着“宾周”这个梗越传越广,渐渐地人们尊称夏老实为“宾周婆”。通常粤语在调侃语境下,会习惯给一些大龄女性加上“婆”字后缀来称呼对方(如今会略带贬义),就像大伙都熟悉的“包租婆”。当然,久而久之,“名词+婆”的称呼习惯一直流传下来,成为一种带有诡异又好笑气味的语言文化奇观。

大家纷纷在评论区或者二创表达自己对夏老实这种崇洋媚外式带货的不满。

(就这点码,够谁看!)

然而这远远不是结束。随着生可乐梗发酵,夏老实的一个一个逆天带货视频尽数被挖出来。生可乐只是小打小闹的,更逆天的带货词比比皆是。

夏老实的卫生巾带货视频,一上来就是个逆天发言:喂我每个月都来几次大姨妈!

(冷知识:女生正常情况每个月只来一次大姨妈)

评论区这时恍然大悟:原来生可乐的辐射力已经将她毒害至此。

(该评论讲的是:宾周婆一个月几次大姨妈,究竟有多少个閪hai1窿lung1。閪:指女生特有的某种东西,窿:洞)

这下可歌可泣了。为了带货,搞伤了身体,夏老实老师我哭死。

在生可乐的辐射力下,夏老师认为夏天的广东人已经不再需要喝水了。

而出门从不带底裤的夏老实,很贴心地推荐了使用新疆棉的英国品牌便携底裤。

当然,“宾周婆”不是唯一一个这种胡说八道式带货的人。

就像,只吃荔枝皮不吃荔枝肉的“宾周婆二号“。

(现代版买椟还珠)

有说来大姨妈不用卫生巾,却带货中药卫生巾的”宾周婆妈妈“

(我们广东人是很喜欢清热解毒,但为什么你姨妈巾也要清热解毒?)

有小学生儿子只因没吃加拿大蓝莓就700度近视的“宾周婆老公”。

(700度近视,吃加拿大蓝莓,看来是“宾周家族”基因遗传)

诸如此类还有“宾周公”,“宾周婆x号”等。网友们这是硬生生打造出了“宾周宇宙”,估计马上就能出“宾周族谱”了。

“宾周家族”里人人都是言灵高手,他们带货信口开河,肆意改写现实。

“宾周婆”爆火看似非常无厘头,但实际上这也从侧面展现了“粤语”存在着令人惊异的跨圈传播力的佐证,尤其是娱乐性方面。

年初以来,广州就成了流入人口最多城市。

我也是来到广州市区里工作,才又一次见识到地狱三号线那远超以往几个数量级的威力,直接进行一个面试的迟到。

(早上8点06分排到9点10分,才挤上久仰大名的地狱三号线)

今年广东端午节可以算是最火的一年端午,各大视频网站随处可见广东各地端午龙舟视频,基本热门播放量都是几十万甚至百万起步。

(问 候 父 母)

大量外省人到来也带来了语言、文化交流。

其实经过多年来发展,粤语曾出现过断层的苗头。当年,省内存在为了推广普通话而对方言一刀切的现象。很多老师上课甚至学生课间在学校不能讲粤语,并且有专门人监督巡查,一经发现讲粤语就是通报批评。

(该情况主要发生在广州老三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

现在广州街头也有一个有趣现象,很多年轻父母彼此之间交流用粤语,对着自己孩子却说普通话了。这种方言与主语的冲突,在广州尤其成为一种混杂着复杂因素的奇观。

一门方言里包含了这地区文化习俗,一个语气一句俚语可能包含了一段故事,也可能象征美好祝福。而这次“宾周婆”事件,让越来越多人对粤语感兴趣。尽管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粤语讲脏字时那神秘又有气势的抑扬顿挫的语调才被吸引,但有关注,总归是好事。

(隔壁百事小姐姐最近学粤语都学疯啦,你们怎么忍心不学!)

这几年,加上粤语配音的游戏也不少。

所以为了回馈广大情报姬粉丝,我决定教大家几个广东人最喜欢的口语词汇,不要忘记学了哦

  1. 吉川春代 川口督史 蓧野太郎,这三位是广东人最喜欢的日本演员。

(这几年可能还多了位谷恒条野)

  1. laylow mow chow high,这句话经常用于大家打招呼。

  2. morning nine ball(早上九点球),广东人最喜欢9点打球了。

大家伙学会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