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徐建军/鲜为人知的金塘坪抗战

 潇湘原创之家 2023-07-12 发布于湖南

鲜为人知的金塘坪抗战


作者:徐建军

位于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南线金塘坪汽车站以北,有个金塘坪大屋场,囯军95师569团一个连曾经在此阻击过日本第四骑兵旅的一支侦察骑兵连。这次阻击战在《血火菅田》这本纪念抗战六十周年的著作中根本只字未提。

故事发生在1939年第二次长沙会战。这次会战的战略态势如下:

日本第一集团军司令冈村宁次指挥十个师,2个支队及海军,航空兵等共计10万余人,从湘北、赣北、鄂南三个方面进攻长沙,中囯国军当时处于正面战场,湖南是第九战区,司令是薛岳,委员长的干将,指挥15个师,总兵力20余万。1939年9月22日18时日军的上村支部乘快艇从岳阳出发,第二天6时20分在营田登陆,国军95师569团英勇反击,几乎覆灭,死伤军民近三千余人,历史上叫营田惨案。

在营田惨案发生的同时,日本第6师团的奈良支队,还有藤田茂一少将的一个骑兵侦察连,同时突破岳阳新墙河防线,沿岳阳至湘阴的公路前进,这条公路穿过井塘坪大屋场。与日军登陆营田迟一天,藤田少将的骑兵连在傍晩时分到达到曾被称为小南京的河市镇,士兵吃过晚饭之后,沿公路到达仁义河的角山桥,河水平缓,但所有战马都不肯过河,因桥面过于窄小,两个行人对面过河都必须侧身。日军全部下了马,这一场景,被穿便衣的国军战士发现,此战士是预先埋伏在树林中,昼夜值守,这个战土向离此桥五里之外的金塘坪用电话报告情况,这时连长却不在指挥岗位,那天他在一个邻近的屋场看戏《杨家将》,据我父亲对我讲,当时那个屋场有一个地主崽子结婚,连长与地主隔了几代人的老表关系。连长得知军情后慌忙朝金塘坪阻击工事跑。

说起金塘坪阻击工事,我奶奶最清楚,她那时43岁,她说:“在金塘坪大屋,公路西边几十丈远,连续有三口塘,中间一个大塘,一共有几亩,中央军在塘边建了三个工事,每家毎户献门板木料、献劳力,工事做了一个月。”我说:“奶奶,我做的火炮枪,就是从工事里挖来的,同学告诉我的。”听父亲回忆说:“我那年也九岁了,听大人说,那个连长刚从戏场出来,日本骑兵已经到了金塘坪,就是村民秦发国家的公路旁那儿有一棵大樟树,怕有百把年了,日军发现前面来了几个穿囯军服装的军人,一个点射,就撂倒了。这声枪响,成了我方发令枪。嗒嗒!嗒!有两个工事的机关枪同时向日本骑兵扫射,几匹东洋大马应声倒下,士兵哇哇哇直叫。”

我连忙问父亲:“明明三个工事,怎么只有两个开枪呢?”

“还有一个工事的士兵,没等枪响,一听到一阵阵马啼嘶吼,就灰溜溜跑了,当了逃兵。”

“啊呀!难怪老师说,抗日战争时蒋介石上了四川峨眉山,这个连真丢了中国人的脸呀。”

我父亲说:“是啊,丢脸的只有一个排,另外两个排很有种。”当另两个工事对日本骑兵连续疯狂扫射五个多小时时,日本骑兵连已被击中二十几匹战马,十几个士兵,双方相持到午夜。这一夜金塘坪和我们井塘屋里的人都躲在树林里、红薯洞里,只听到一阵阵枪响。午夜过后枪声歇了。战斗结束了。我问怎么结束的呢?“当枪声息后,你满爷麻着胆子去了金塘坪,村民中有几个不怕死的家伙,自始至终在现场,在现场的人看见日本鬼子从老百姓家搬来二张大桌子,每张桌子上盖两床棉被,(我记得好象是还浇上水吧)做成“土坦克”,从塘的南北两侧包抄过去,然后抱着棉被堵住枪眼,鬼子向洞内扫射,又把棉被点燃,向洞内扇烟,鬼子断定洞内的人全部死光,已经到了凌晨五点。“还是那些胆大的,看见日本鬼子从老百姓家弄来一堆干柴,把死伤的鬼子丢在干柴中,洒点汽油,就把伤病员处理掉了。大约六点离开了井塘坪,据说在蛇家冲又遇到国军阻击。

“我那时虽然只有九岁,胆子也蛮大,第二次去了金塘坪,看见烧日本鬼子伤病员和死尸的地方只有灰尘和十几个肚子,人的肚子烧不烂啊!

“打死的马有十几匹,很多人剐马肉,你爷爷也剐了马的一只腿。马肉不好呷,有酸味。

“听大人说,那天下午,有一帮人把两个工事挖开,士兵都死了,都被烟熏黑了,但中间那个工事有个人还活着,他从洞中跑出来,头也不回,逃命去了,剩下的囯军尸首都埋在烂泥巷。

父亲给我讲金塘坪抗日故事时,我也只有九岁,读一年级,如今过了六十年,我还记忆犹新。但是我问八十多岁的老人,不晓得有这回事,九十多岁的老人呢,以我母亲年龄为最大,我问她,确有这个事,具体就一点也说不出,为了不忘记在金塘坪抗战牺牲的无名烈士,我特意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八年之际,写下以上文字,以告慰国军英灵。

有道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富国强兵!

者简介
徐建军,一个中学物理退休教师,一个喜欢用文学养生的人,更是一个独自陪伴伺俸老母的孝子,他写母亲的诗更有一番清新诗的意境和浓郁的韵味 。

图片:作者提供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