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洪训 | 美丽的传说美丽的河(散文)

 中诗报 2023-07-12 发布于河南

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李洪训,汉族,1962年出生,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人。大专学历,1982年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业余创作文学作品400余篇,二百余万字。近期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十余篇。自由人,我手写吾心。

美丽的传说美丽的河

文/李洪训

离开家乡将近40年了,无论时间再长,走得再远,我对家乡的那份依恋却依然如故。

尤其是故乡门前那条流淌不息的小河,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我的家就坐落在伏牛山向东延伸的那片丘陵之中,村前有一条小河,它的名字叫汤饭河,发源于阳城乡的赵营水库上游,由北向南流入丹水河,全长四十余华里。听老年人讲,村前这条河原来不叫汤饭河,我们所住的这条河谷,原来也不叫汤饭冲。这名字的来源还有一个故事呢。西汉末年,王莽把持了朝政,势力日盛,他最终篡夺了政权,建立了“新莽”。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消除异己势力,王莽对刘秀进行了残酷的追杀,于是便有了“王莽撵刘秀”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家乡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一天,王莽把刘秀从新野撵到了我们村子一带,由于刘秀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吃饭和休息,精疲力竭、累倒在地,幸好被一位老奶奶搭救了。老奶奶看它又饥又饿,后面追兵喊杀连天,情急之下,只好把自己吃剩下的饭在锅里热了热(我们叫汤剩饭),然后让刘秀吃下。幸亏这样,争取了时间,刘秀才得以脱身。后来刘秀坐了天下,建立了东汉政权,就把这里赐名“汤饭”。

我家就住在汤饭冲的李营村,门前这条汤饭河是我童年最欢快的地方。那时候,河水比现在大得多,鱼儿成群。每逢夏天,我跟小伙伴们一块儿下河洗澡、逮鱼。逮鱼是我的最爱,只要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我便挎着箩筐,约上几个伙伴,说是拾柴,其实我们顺河而下,挽胳膊抹腿,见水就下,见鱼儿就撵。甚至逮得连饭也顾不上吃,把逮来的鱼儿用柳条穿成串儿,有时还在野外烧烤,虽说没油没盐,可是我们吃起来却觉得格外有滋有味。无论是逮鱼还是洗澡,我们都不敢下柿饼潭。

汤饭河在向南流淌时,遇到了前处的山嘴,她便绕着山嘴向东流去。夏天,涨洪水时,这里漩了一个很大很深的水潭。因为这里的水有十几丈深,瓦蓝瓦蓝的。听大人们说,从前有一个卖柿饼的人,非常贪心,做买卖经常短斤少两。有一天,他走到这里想弯腰洗一下脸,谁知不小心把秤砣弄掉到潭里去了,说来也奇怪这铁秤砣竟然不往水下沉却漂浮在水面上,买柿饼的见它离岸边不远,便下水去捞。眼看快够着了,谁知这铁秤砣一直往潭中心漂去,买柿饼的爱财如命,加上得之心切,越陷越深,结果被淹死在这潭里。从此,这个水潭就叫柿饼潭,并被蒙上了一层恐怖的色彩,而且从我记得事起年年淹死人,因此每逢走到潭边,大人小孩都望而却步。

村前靠近河边还有一大片竹园,一到傍晚竹园里飞来了很多鸟,有麻雀、斑鸠、白头翁,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它们唧唧喳喳叫个不停……那时我们也像小鸟一样,在竹园里、稻场边的麦秸垛边捉迷藏,每次都玩得很惬意、很开心。听老年人说,我们村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竹园才成为风水宝地,虽然没有富甲一方,也没有出多么大的人物,但是这里人丁兴旺、四季平安。一九五八年涨大水,多亏竹园作为屏障,全村老小才安然无恙!

去年春天,我回了一趟家乡,专门看看我童年时给我带来乐趣的汤饭河。河水比以前大多了,水也更清澈了。鱼儿成群结队上下穿梭,水鸭子、白鹭在自由自在地觅食,翠鸟站在河岸的小树枝上,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瞄准它的猎物。河道两岸柳树成荫。河堤外的田野里,栽种了油桃、黑梨、猕猴桃,处处是花的海洋,真可谓花香四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听一块长大的同伴铁头说:“入夏以后,就有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不用出家门,远近的客商就开着大小车辆,来到村庄地头订购果子,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农历八月十五,这又给乡亲们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

 如今家乡的楼房盖得越来越高了,通往家乡的道路也越来越宽了,邻居们的喜事也越来越多了!这都得益于从村前流过的这条美丽的汤饭河!

如今,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故乡的一切,尤其是忘不了故乡村前那条美丽的汤饭河!

本期审稿编辑/梅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