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星导航产业

 求是1025 2023-07-12 发布于山东

中国对发展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十分重视,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将导航定位及应用列为重点发展方向,要求完善中国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提升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化水平。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推动北斗导航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北斗导航与移动通信、地理信息、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支持位置服务(LBS)市场拓展。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勾画出产业发展蓝图,计划部署了基础工程、创新工程、安全工程、大众工程和国际化工程。提出落实的五项保障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发布国家政策,推广应用服务;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标准建设,提升发展水平;加大公共投入,鼓励产业创新。同时规划强调至2020年产业的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的目标。

在国家一系列发展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政策指引下,卫星导航定位产业进入大发展、规模化应用的黄金时期。2014年产业总产值达到1343亿元,较2013年增长29.1%。同时,北斗应用占比进一步提高,中国卫星导航市场新增销售产品及系统超过80%已采用北斗兼容技术。随着北斗热度持续升温,产业新增投资和新增企业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已超过13000家,从业人员近40万。行业内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已达到21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6%。随着智能手机进一步普及,2014年中国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3.88亿台,其中带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亿台,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约910万台,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约247万台,各类监控终端销量约650万台,其他PND、个人导航仪产品销量约70万台,高精度定位接收机或板卡产销量(含出口)超过15万台/套。同时,GPS与北斗兼容应用正逐渐成为各国厂商产品的主流技术方案,从而使北斗终端社会总持有量从去年的百万规模量级一下跃升至千万量级。其中,中国的北斗及北斗兼容型终端产销量已超过400万台(套)。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在国土资源、交通、水利、铁道、民政、农业、林业、环保、城市管道、老人关爱、公共应急等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与发展,促进了可监控、可决策、可溯源、可预测的位置服务能力的形成,进一步带动了新兴市场的迅速成长,引导信息时代服务业的发展变革。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