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读吴晗著《吴晗论明史》

 云蔚志读书 2023-07-12 发布于上海

二、加强皇权

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实施了几项影响深远的政策。

(一)废丞相

1. 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是明代初叶的一件大事,株连达四万余人。

胡惟庸最早的罪状只是擅权植党,后来逐渐扩大到谋害大臣,结党谋叛,勾结南倭北虏等。其实,这些罪名大多是捏造的。胡惟庸虽然与刘基有旧恨,但他毒杀刘基是受明太祖指示所为。胡惟庸谋反的时间和地点根本经不起推敲,所谓通倭通虏更是“莫须有”的事。

当时,日本处于战国时期,人民无法正常生产,粮食不足,很多人成为倭寇,严重侵扰中国。明朝希望日本政府能禁止倭寇,但日本国内却陷于南北分裂的对峙局面,政治上的代表人物,在北朝是征夷将军源义满,在南朝是征西将军怀良亲王。北朝虽愿和中国通商,解决它财政上的困难,南朝却以倭寇为利,不肯让北朝和明有任何外交关系。明朝对日本的多次外交努力均无效,不得不采取闭关自守的下策。于是,胡惟庸的头上又多了外交失败的罪名。

广东、福建地区的贫民和大地主也借着对外通商来生活或者发财。1523年,由于倭寇不断骚扰沿海,明朝政府封闭了市舶司,断绝了对外通商关系。这些人也变成了倭寇。因此,倭寇主要是日本海盗,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中国人。明朝官员朱纨坚决打击倭寇,杀掉了九十多个海盗头目,其中有日本人,有葡萄牙人,也有中国人。但他损害了沿海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最后不得不在“纵天子不欲死我,闽浙人必杀我”的情况下自杀了。直到1564年,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训练新军,采用新战法,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才彻底解决了倭寇问题。

从胡惟庸个人来说,他本身是一个阴险专权的人,又是新兴的两淮地主集团的代表人物。明太祖难以与之相容,又担心后世子孙难以驾驭功臣宿将。所以,明太祖施行了一系列的大屠杀,先是胡惟庸案,后有李善长案,蓝玉案。在经济上,明太祖及其部属大都出身卑贱,本来就对地主巨商不满,也需要不断通过迁徙富户和屡兴大狱的方式削夺其田产,以补明初连年用兵之需。同时,这样的高压政策也是在威慑知识分子,迫使其唯命是从。

胡惟庸案对明代所产生的最重大影响,莫过于废除丞相,取消中书省,分权于六部、五府、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这种把一切权力都揽在皇帝个人手中的高度集权的状况,是在明朝以前没有过的。明太祖将一代功臣宿将诛杀殆尽,使建文靖难又无力应对,造成明成祖掌握了天下。

2. 成立内阁

明太祖高度集权,但不可能让皇帝一个人管尽所有的事情。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到二十一日,八天内他收的文件有一千六百六十六件,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情。他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多件事情。

最后,明太祖也只得找了一些有文才,能办事的官员到内阁来做机要秘书,帮他做事。为了勉励这些人,就给他们一个称号,叫作大学士。上面加上宫殿名称,如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等。到明成祖的时候,内阁已制度化,集中处理国家大事。内阁大学士虽然没有过去丞相的名称,但事实上等于宰相。

(二)郡国制

 历代有郡县制和封建制,各有利弊。秦、汉、唐、宋的灭亡,没有强藩屏卫是许多原因中之一。周代封建藩国,则又枝强干弱,中央威令不施。明太祖折中了郡县制和封建制,仿效西汉初期的郡国制度,在富饶的东南设立国都,再封子弟防备东北。这在经济和军事上是一个比较完满的解决方案。

1. 建都南京

以往的朝代建都洛阳、开封、西安,但这些地方交通不便,粮食也供应不足。于是,明太祖建都南京,可利用原有的吴王宫殿,减少建造开支,更主要的原因是江苏、浙江、安徽的经济发达,又是粮食和棉花的产区,可以供养了中央政权的官员和军队。

2. 分封诸王守边

元顺帝虽然跑到了北方,还经常派遣军队往南打,要收复失地。建都在南京,难以防御蒙古,只能在北方驻重兵防守。为了防止将军叛变,控制边防军队,明太祖把自己的儿子封到沿边地区。燕王朱棣封在北京,宁王封在热河,晋王封在山西,秦王封在陕西,辽王封在辽东,代王封在大同,肃王封在甘肃。这些都叫作塞王。亲王除了指挥自己的军队之外,在接到皇帝的命令以后,还可以指挥当地的军队。

3. 迁都北京

明太祖虽然以南京作国都,可是为了控制北边,又嫌南京新宫风水不好,仍有迁都的想法,曾考虑过洛阳、长安或者北平作为新都。等到建文帝被推翻以后,燕王在南京做了皇帝,就是明成祖。他不放心把北方的军事指挥权交给别人,于是决定把都城迁到北京。

以北京作为一个政治、军事的中心,可以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抵抗蒙古族的军事进攻。1449年也先和1550年俺答的两次进攻,都只能掳掠一番而退却了。否则,黄河以北已不可守,宋人南渡之祸,又要重演一次了。除了北京,明朝政府在北方沿边一线设立了所谓“九边”,即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这九个军事要塞。每一个军事中心都有很多军队,譬如明朝后期,光在蓟州这个地方就有十多万军队。

九边和北京屯有大量的军队,所需要的粮食仅靠本地就不够了,必须要通过漕运从南边运粮食。明清把东南地区的粮食集中在南京,通过运河北上,一年的运量就有三四百万石粮食。为了保护这条运输线的安全,明朝政府专门建立一个机构,派了十几万军队保护运河沿线。

南京则改为陪都,除了没有皇帝,由皇帝的亲信做守备之外,其他各种组织机构与北京一样。不过陪都的六部没有实权,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首部办。南京的这些官清闲得很,大都是些政治上不得志的人,有的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事。在南方搞一套机构的目的是保护运河交通线,加强对南方人民的统治,便于就近镇压南方人民的反抗。

(三)建立恐怖统治

1. 设立锦衣卫和东、西厂

锦衣卫和东、西厂,明人合称为厂卫。锦衣卫是外廷的侦察机关,东、西厂则由宦官提督,最为皇帝所亲信,即锦衣卫也在其侦察之下。历代都有这样制造恐怖空气的特种组织。在汉有“诏狱”和“大谁何”,在唐有“丽景门”和“不良人”,在宋有“诏狱”和“内军巡院”,在明有“锦衣卫”和“东西厂”,在袁世凯时代则有“侦缉队”。

锦衣卫初设于明太祖时,主要职务是“察不轨妖言人命强盗重事”,专替皇帝侦察不忠于帝室的和叛逆者,其权力在外廷法司之上。洪武二十年(1387)曾一度取消锦衣卫的典诏狱权。到了成祖篡逆得位,不仅恢复锦衣卫的职权,又建立了一个最高的侦察机关叫东厂。

东厂的淫威,试举一例。天启年间,有四个平民半夜在密室喝酒谈心。酒酣耳热后,其中一人大骂魏忠贤,另外三人听了不敢出声。这人还未骂完,就连同其他人一起被捉去,在魏忠贤面前被剥了皮。他那同伴的三人虽然领到一点赏钱生还,却也吓得魂不附体,差一点变成疯子。

靖难兵起时,宦官狗儿、郑和等立下军功,受到明太祖的宠幸,得以委任。于是,宦官逐渐掌握了司法权、兵权以及内阁的权力,形成了一种畸形的阉人政治。

2. 廷杖

和厂卫互相表里的一件恶政是廷杖,锦衣卫始自明太祖,东厂为明成祖所创设,廷杖却是抄袭元朝的。

在元朝以前,三公坐而论道,和皇帝是师友,宋朝也只是臣僚在殿廷没有坐处而已。蒙古人则不同,臣僚挨打是家常便饭,甚至中书省的长官,也有在殿廷被杖的记载。明太祖虽然恢复“汉官之威仪”,摒弃胡俗胡化,却继承了杖责大臣这种惩罚手段。

廷杖之外,还有立枷。诏狱、廷杖、立枷之下,士大夫不但可杀,而且可辱,君臣间的距离愈来愈远。

3. 专制教育

为了控制臣民的思想,明太祖在教育上也有专制措施。

他建立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教育贵族官僚子弟,教材主要是明太祖自己写的《大诰》。功课的主要内容是列举他所杀的人的罪状,教人民守本分、纳田租、出夫役,替朝廷当差的训话。国子监对学生的管制极端严格,不准有政治批评和组织结社的行为,应该遵承师训,循规蹈矩。如有违反,必加以严惩,如痛决,充军,罚充吏役,枷镣终身,饿死,自缢死,袅首示众。

后来,由于在各个大案中株连致死的官僚太多等原因,国子监的招生和出路越来越不理想,科举成了主流。

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间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考生在考场上也遍尝辛苦。考场的环境简陋和规矩严苛,考生不得不忍受酷热严寒,也不敢喝水,打哈欠,连大小便都不得自由。座位局促,品质低劣,写出来的字也是歪歪扭扭的。明末艾南英《天佣子文集》有一篇文章专讲考举人时的苦处。

虽然上考场如此辛苦,人们还是抢着去考试,就是为了做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得以跃升。即使中不了进士,没有做官,光是秀才、举人,也就享有许多特权了,主要是免除差役、免除赋税钱粮、可以养奴婢、享受法律的优待、依法得到礼遇。明、清两代的知识分子,成为秀才、举人、进士之后,获得了种种特权,便成为统治集团的一员了。所以,吴晗不赞成把秀才也算为庶民,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三)祖宗之法不可变

明太祖在历史上是一个有地位的、了不起的人物,但也有很多缺点,做了不少坏事。比如,他定了一些制度,不许后代改变,并写成一本书叫《皇明祖训》。

规定了分封亲王的土地和粮食数量。过了一百多年,皇族人口越来越多,中央政府就不能负担了。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有十几万人,这些人一不能做官,二不能种地,三不能搞手工业,四不许做生意,只能由国家供养。

明太祖的制度又因为明成祖的篡位而发扬光大。明成祖深恐其他藩王也有样学样,同样采取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其中就包括减少供给宗藩的粮食,加剧了贵族的贫困。为了彰显起兵在于拥护祖训,明成祖恢复了建文帝更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使《祖训》成为明朝一代治国的的金规玉律。

像锦衣卫和廷杖制这种明代最大的弊政,之后的君主明知残酷不合理,为了维系个人的威权,又因为是祖制,仍不敢废。英宗以来的君主多不理政事,宦官正好利用这制度来树威擅权,排斥异己。所谓的祖制,一直到亡国,才终于寿终正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