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腔胡韵忆斯人|纪念评弹名家胡国梁先生逝世十周年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7-1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谨以此文纪念评弹名家胡国梁先生逝世十周年

特别鸣谢徐惠新 周红 徐一峰等老师提供帮助

这是本号评弹文史杂议专栏

「旧书钞」的第 14 篇推送

编者按

十年前的这天傍晚,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严派第二代传人胡国梁先生永远地告别了我们。「还是评弹嗲」吴语文化青年社群怀着悲切的心情,向诸位推送由温哥华群友步心撰写的纪念文章。步心深爱严派艺术,自幼与沪上戏曲曲艺界人士交游,曾与胡国梁先生有过几面之缘,对胡先生的感情很深。在这特别的时刻,让我们借由步心的文字,共同缅怀这位弹词名家的音容笑貌,共同铭记他对评弹艺术的巨大贡献。胡国梁先生,听客们牵记倷哉!

我与胡国梁

现在想来有些滑稽,我见到胡国梁先生这位评弹响档居然是在一个沪剧票房。那时候的我刚开始喜欢听评弹,总会在家里拿着枕头当弦子,嘴里咚咚叮叮地模仿,顺理成章地被胡国梁先生的《杨乃武》圈粉。

毕竟是小时候的事,记忆有些模糊了。但就在这遥远、迷离的记忆中,胡国梁先生也总是笑容满面的。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少唱或是唱得不尽兴而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而胡先生从不会如此。他很少来,但凡到场总是笑嘻嘻地与每个人交谈,从未见他与旁人争吵过。直到最近,我翻看资料时才发现,他似乎经常因为评弹艺术与人争论,激动起来甚至还会拍桌子。

图片

书台上的胡国梁

多年以后,胡国梁先生阔别我们已久,我还是时不时回看他的二十回花色档《杨乃武》,感慨于他的精湛书艺与高尚人格,唏嘘于他绚烂而曲折的评弹人生。

刘志远敲更 敲入学馆

1960年,上海评弹团学馆招生的消息吸引了当时高一的胡国梁。因为超龄,错过了第一次招生的他只能再去求学校写推荐信,以此来获得考试的机会。值得庆幸的是,他的班主任和教导主任都是评弹迷。“小胡”的一片真诚打动了他们。

尽管拿到了介绍信,考进上海评弹团依然不是简单的事情。当时负责招生的考官无一不是评弹界的大家。胡国梁的初试考官正是杨斌奎和杨仁麟。在杨斌奎的伴奏下,考生小胡唱了一只蒋调开篇《百花催春》,顺利获得了复试的资格。复试的主考是朱介生、周云瑞和吴宗锡。小胡唱过几个评弹调头以后,考官们提出想听听其他内容。他就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剧目,沪剧《刘志远敲更》。一曲唱罢,主考们记住了他的名字——胡国梁。

图片

弹词名家朱介生

奶水最足的一代

这年秋天,胡国梁从一千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与他的同学们一道走进了上海人民评弹团学馆的大门。这一批学生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60届”评弹艺人,其中很多人都成为了著名的评弹演员,如江肇焜、沈世华、朱庆涛等。当然,中间还有胡国梁先生未来的伴侣——评话演员黄鹤英老师。

六十年代是评弹最为兴旺的时期,也恰逢学馆带教老师们艺术上的黄金时代。胡国梁因而得到了很多名师的指点。翻看资料,那时的教研组可谓众星云集:朱介生、刘天韵、薛筱卿、杨仁麟、杨斌奎、周云瑞等大家都曾在学馆执教。因此,“60届”也被称为“奶水最足”的一代。一次,胡国梁在吊嗓时唱周云瑞调,碰巧被周云瑞听到。周老师特别向他指出,自己的调不适合吊嗓,要唱能够锻炼大嗓的调。就这样,周云瑞为胡国梁开起了小灶,一字一句地教他蒋调名段《莺莺操琴》。

图片

60届学馆师生合影

1962年,在结束了两年的基本功学习后,“60届”学员进入了跟师阶段。胡国梁师从当年的初试考官杨斌奎,学说长篇《大红袍》,担起了继承“五毒书”的重任。下乡跑码头演出的时间里,胡国梁也经历了评弹演员的必要历程:拍照。所谓“拍照”,就是观摩老师的演出,一方面将书情内容记录下来,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手面、面风、情感等不同角度,亲眼见到老师是如何起角色的。与现在通过“背书”来学书的方式大不相同,“拍照”极度考验演员们的记忆力。严格来说,除去必要的唱篇,其余内容都需要自己用脑子记下来,并没有脚本可以照抄、背诵。

十年动乱中,如不少“60届”同学一样,胡国梁先生的艺术生涯刚刚开始就被迫中断,受到了极为不公的对待。

严派师门的共同培养

七十年代后期,上海人民评弹团组织了一场流派演唱会。由于缺少严调的演唱者,就由当时还未拜严雪亭为师的胡国梁演唱了经典严调白话开篇《一粒米》。

胡国梁先生的音色极度接近严雪亭,因此得到了团里的重视。考虑到严调艺术传承断代,上海人民评弹团便安排了胡国梁拜严雪亭先生学习长篇弹词《杨乃武》。徐惠新老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特意提到了这段时期的情况。经过动乱年代,脚本不全、艺人衰老等结构性问题成为了评弹界必须要面对的难关:“事实上当时能说书的老先生寥寥无几,有些又忙着回忆和记录以前的书目,有心指导的老师少之又少。”

图片

胡国梁与严雪亭、俞雪萍合影

也是在这个时期,胡国梁成为了类似“青年队队长”的角色,跟随严雪亭学习。可惜,当时严雪亭身体不好,很难再实现真正意义上“口传心授”的带徒模式。师母便向师兄师姐们打招呼:所有的严门弟子都要允许胡国梁在码头“偷书”。正因如此,胡国梁听过很多严派名家的《杨乃武》,也得到了很多同门的帮助。比如周智鸣曾与胡国梁越做,周智鸣说到《廊会》,就让胡国梁接下去说。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胡国梁在码头上一边说着《大红袍》,一边学习《杨乃武》。可以说,胡国梁学习严调的过程是十分不易的。守着严雪亭仅有的几回音像资料,胡国梁在严派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艰难探索着。

严派胡腔 新苗结新果

熟悉胡国梁先生的听众都知道,他所唱的严调被大家称为“严调胡腔”,在继承严雪亭艺术特点的同时,又有所发展。

所谓“胡腔不胡闹”,胡国梁老师的唱腔并没有生搬硬套前人的成果,也没有任性地乱改乱编。他得到了严调这台“织布机”,便用严调的运腔特点和特有的咬字方法,再借鉴其他宗师的艺术技巧,产出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带有浓郁个人特色的作品。像《宝玉夜探》《留园揖峰》《妙玉》等开篇,后来更是成为了严调的代表作。

图片

胡国梁弹唱《妙玉》

单从《宝玉夜探》来说,胡国梁与下手俞雪萍创作出了严俞调对唱的创新版本。这只作品整体上保留了严调的风格,在其中也融合了很多其他流派的唱腔。比如,“轻敲铜环叮当响”一句中的“轻敲铜环”四字就是徐天翔的翔调,“气息奄奄不作声”则是张鉴庭的张调。胡国梁老师在《留园揖峰》中的那段“桃花红拂拂”也突破了严调没有抢板的传统。可以说,为了守正创新,胡国梁动足了脑筋,在不失严体的前提下,发扬百家之长,走出了一条新路。这一系列充满创造力的演唱技法也被徐惠新老师评价为“功在书外,业界无有能及”。

胡国梁先生的艺术成就不止于此。传统上,严调的核心是单档艺术,而胡国梁则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出了双档艺术的严调。从单档到双档,胡国梁不断加入属于自己的声音元素,也由此突出了严调的弹跳性,增强了严调的音乐性。

图片

胡国梁、徐惠新、庄凤珠演出

中篇弹词《四大美人·姑苏台》

尽管胡国梁先生的艺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生前依然达到了后人很难超越的艺术高度。无论是二十回花色档的《杨乃武》,还是中篇《四大美人》的《姑苏台》,扎实的基本功让他在艺术实践中游刃有余,进入了自由王国。笔者十分喜爱胡国梁与徐淑娟在《杨乃武·情激》一回中的演绎。大量充满弹跳感的严调,再结合适宜书情的张调音腔元素,将杨乃武苦闷怨恨的情感描绘到了极致。尤其是那句“直上青云到枉死城”,怨恨的情感中夹杂着绝望,让人听之动容。

胡国梁 徐淑娟《杨乃武·情激毕氏》选段

人在唱片公司 心向评弹书台

1983年,由于心血管疾病,在医生的力劝之下,胡国梁先生无奈离开了评弹演员的岗位,转业到中唱上海公司当编辑。大众不了解的是,胡国梁39岁那年,就已经被诊断出高血压、心脏病,医生一再警告他不得再重返书坛。用他的话说,说书是要动情的,在台上怎么会不激动呢?

图片

胡国梁谈评弹

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作为一位顶尖的评弹演员,胡国梁在中唱工作期间收集、整理、出版了大量评弹唱片和磁带。周红老师在采访中也向笔者谈起了这段经历。九十年代,胡国梁先生重返书坛后,曾主动提出要为周红老师制作一张专辑。胡先生直言:“只要你想,事情都交给我,包在我身上。”这让周红老师感慨至今。不管是台上的合作,还是台下的私交,她都把胡国梁当做一位绝佳的老师。胡先生热爱这个舞台、热爱这门艺术,也关心每一个小辈。有他在,就好像有天王守护,稳得住。

作为严派第三代传人,徐一峰老师也给出了类似的评价。胡国梁先生是徐一峰的师叔,就像当年严雪亭看到胡国梁那样,胡国梁看到徐一峰也是十分喜爱。“胡老师经常和师母黄鹤英老师来书场听我的书,他认可我,说我是个绩优股”,徐一峰谈到胡国梁先生,言语中流露出深深的崇拜和敬重。在他的眼里,胡先生是一位很温暖也很直爽的老师,对艺术一丝不苟。教育后辈时,胡先生常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总是说:“我与你共同探讨,你若是看我的作品好,不妨也拿去试着唱一下。”

图片

胡国梁单档弹唱《杨乃武》

在此文的筹备过程中,笔者不止采访了以上三位评弹艺人,许许多多胡国梁先生曾经的同事、晚辈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自己对胡国梁先生的敬意。严谨、认真、乐观,这一系列的形容词都指向了同一位说书人——胡国梁先生。

写在后面

胡国梁先生是我最崇拜的评弹演员。今天正好是他的十周年忌日。2013年他去世时,我只有十四岁。每每想起他,我最大的遗憾就是生得太晚,没能与他深入交流评弹艺术。只可惜我们的青年社群建立得太晚,弦索谈节目也无法请他来做客,聊聊严派艺术的点点滴滴。阴阳两隔,晚辈谨以此文相寄,希望他能在天上看到我的心意。

写到这里,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胡国梁先生的声音。可能是他满面正色,因为艺术与人争论,也可能是他戴着耳机,边哼唱过门边整理资料。细细听来,原来是胡国梁先生又端坐在他毕生热爱的书台上,展现起评弹艺术的无穷魅力了。

“啊!杨乃武啊,杨乃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