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享誉世界的“大人物”回国,任教清华不要一分钱,他只为中国这件大事!

 华人星光 2023-07-12 发布于陕西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22岁博士毕业,27岁破世界难题,

34岁,

拿下全球最顶级数学大奖,

第一位华人获奖者。


美国称他是数学界的“皇帝”,

享国际盛誉无数,

这么牛掰的一个“大人物”,

要啥条件才能被清华请回来?

答案竟然是不要一分钱薪水,

不仅如此,在中国40年,

他从没拿过一分钱工资,

说只为一件大事而来。

他叫,丘成桐。

在他成为享誉世界的“大人物”之前,

很那想象他的人生居然是这个样子:

生于广东,长于香港,

家里兄弟姐妹8个,

虽然祖上也是诗书传家,

出过秀才,

但到了丘成桐父亲这一辈,

连年战火把啥恩荫都抹去了。

一家子挤在香港一个小乡村,

没有电,没有自来水,

洗澡就在门前小河。

父亲的薪资养不活一家人,

母亲打零工勉强维持。

在丘成桐的记忆中,

那是个永远吃不饱饭的童年,

食物就那么可怜的一点,

没有晚饭的时候,

要靠救济会的面条熬过漫漫长夜。

怎一个穷字了得,

偏偏命运又将这贫困潦倒的日子,

变得是愈加凄惨无比。


14岁那年,父亲去世,

对这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打击。

亲戚劝说孩子们辍学,

好减轻家里的压力,

然而母亲坚决不同意

丘成桐说,曾经困顿的生活,

不曾泯灭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8个孩子的负担再重,

父母也倾尽一切送他们上学,

让他们没有和其他贫民窟的孩子一样,

没有读书,没有知识,

入眼是四方方的天,

于是一生都囿于方寸之地。

每天晚上,

父亲点一盏煤油灯陪伴孩子们看书,

教导他们传统文化,处世哲学。

那盏小小油灯的光明,

点亮的不是家徒四壁,

是丘成桐未来的光辉岁月。

父亲走后,

母亲以摇摇欲坠的身体,

支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她同时打好几份工,

维持每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晚上依然是那盏煤油灯下,

她教导他们勿忘来处,

无论走到哪里,

做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家国情怀,自强不息,

所谓诗书传家之风,

其实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风骨。

在这种家风浸润中,

数学天赋极高的丘成桐,

考入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1969年,

他被推荐去美国伯克利分校读博,

老师是世界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

这所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学校,

当时是世界微分几何的中心,

多少叱咤数学界的成果,

都从这里孕育而生,

多少立志要在数学领域,

 建功立业的天之骄子,

都云集此处。

这里是学术的神圣殿堂,

更是残酷的竞争战场,

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出不了成果,

于是诺大的教室学生越来越少,

甚至于到最后,

教授面对的竟只有丘成桐一人。

对于他的天资和能力,

陈省身说了这样一句话:

丘成桐22岁毕业时,

就注定要改变数学的面貌。

世界难题卡拉比猜想,

困扰数学界几十年,

没有人能解开,

许多知名数学大师认为,

这个卡拉比猜想是错的,

这玩意不存在,所以搞不出来。

可是有一天,

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

证实了这一猜想,

世界数学界顿时轰动不已,

史册永载这个名字:丘成桐。

那年他只有27岁,

问鼎数学科研巅峰,

但却不是他的人生巅峰。

第二年,

他证实了又一数学难题正质量猜想,

被斯坦福大学直接提升为数学教授。

在不过28岁的年纪,

世界对他的称谓却老气横秋:

丘成桐,世界数学崭新的领域:

几何分析的开山鼻祖。

接下来的20年,

数学江湖,那是他的纵横天下。

32岁,

拿下世界微分几何界最高奖项:

美国数学会维布伦奖。

33岁,

拿下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

菲尔兹奖,

这是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六十年与东方无缘,

直到丘成桐的出现,

他是第一个获奖的华人!

36岁,

拿下美国跨领域最高奖:

麦克阿瑟天才奖。

45岁,

拿下被称为“比诺奖更难拿”的

克拉福德奖。

2010年,

丘成桐获得数学界终身成就奖:

沃尔夫奖。

2018年,

荣获马塞尔·格罗斯曼奖,

该奖视为:

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横扫学界,站在人生巅峰,

他成为唯一一位,

包揽这六项世界顶级大奖的数学家

国际数学大师、

阿贝尔奖获得者辛格说:

“即使在哈佛,

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纽约时报》称他为:

“当之无愧的数学皇帝”。

从一个穷孩子,苦出身,

一步步走到成为享誉世界的大师,

这样的人生极为难得。

更难得的是,

数学和文学这天差地别的学科,

从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丘成桐却能一箭双雕。

在父母影响下,他自幼饱读诗书,

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典籍信手拈来,

这些积淀成为他为人处世的修养。

一方面,

史学促他早早树立大志向,

让他明白做学问是一辈子的志愿。

另一方面,

中华历史文化浸润于他的骨血,

无论何时何地,

丘成桐始终没有忘记,

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1979年,国内走向新的光明,

丘成桐受邀回国,下了飞机后,

这位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

居然俯身摸了一把机场的土地,

他解释说:“我在香港20年,

那里是英国殖民地,明显歧视中国人,

后来在美国20年,漂泊不定,

直到现在回到这里,

这是我们自己的地方,

我摸到了祖国的土地。”


自此,

他决定要为中国的数学事业,

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为挽国内落后颓势,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

国内顶尖数学人才稀缺,

于是1984年,

他专门招收来自中国的博士,

数十年间,

为国内培养一大批微分几何人才。


国内没有和国际接轨的数学研究机构,

于是1993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

建立起第一个数学研究所,

三年后建立北京晨兴数学中心,

2002年,

建起浙江大学数学科学中心,

2009年,

又建立清华数学研究中心。

为了这些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他在国外多次募集资金,

组织各种数学会议,

发起人才培养计划。


华人数学家,

在国际缺乏交流、地位,

丘成桐组织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

1998年,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

重要数学国际会议。

中国留学生到哈佛数学系,

每次考试成绩不及其他国家学生。

一切要从娃娃抓起,

2004年后,

他在国内设立多个教学奖基金,

鼓励数学成绩出彩的学生,

比如香港的“恒隆数学奖”,

“丘镇英基金”,

中科院“丘镇英基金会”,

还有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等等。


他将对于中国的深情,

全部化为一座座数学世界的地基:

丘成桐数学英才班、

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

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


40年里,他为国家做了这么多,

先后任国内4家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出人意料的是,

在中国任教40年,

丘成桐没有拿过国内任何薪水,

他干什么都是义务的。

别说数学界了,就是全世界,

只怕也没有几个这样的人。

其实以他的地位、名声、贡献,

车子、房子、票子,

拿这些都不为过,绰绰有余,

可是他说,一分钱不要,

甚至自己还要倒掏腰包,

给研究所捐藏品、

给基金会筹募资金。

人家问,丘成桐你奔波半生,

一分钱不挣图个啥。

他图的,

是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数学人才,

是中国的数学事业能更上一层楼。

他说:

“数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

没有基础科学的环境,

中国科学突破不了,

总是要跟着别人后面走。”

所以,这不遗余力地托举,

这不求回报的付出,

不为自己图安乐,

只愿中国科学强大,

如此才能民族强大!


身在国外心在汉,

赤子报国四十载。

2019年,

全球华人华侨年度评选在北京召开,

丘成桐获得该荣誉称号。

2022年,

江声浩荡,赤子回国,

丘成桐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

他所有的光和热,

都毫无保留的给了中国。


就在一个月前,他获得2023年度,

邵逸夫数学科学大奖。

而几天后的7月16日,

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

将在北京召开,

这场国际的顶级学术盛会,

正是如今的,

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主席丘成桐,

所倡导举办。

为学术,为科研,为中华,

此人此心,此生此世,

天地人间,皆是见证!



纵横学术江湖,声名响彻世界,

从一个食不果腹的孩子,

成为耀眼全球的“数学皇帝”,

丘成桐身上,

既有勤奋的拼搏昂扬斗志,

也有自强不息的家风传承,

更有家国天下的大仁大义。


他是一位真正的当代知识分子,

他的爱要有多深沉,

才会不求一分一毫的回报,

一心只想让中国成为数学强国!

这样的人,

是中国最可敬最可爱的脊梁,

今天,向丘成桐致敬,

无私无我,泽披中华,

有情有义,大爱无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