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诉儿女:读懂“周公之礼”,婚姻和家庭越来越好

 布衣粗食68 2023-07-12 发布于湖南

作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婚姻和谐,家庭幸福,小夫妻相敬如宾。

可是我们应该怎么教导成年的儿女呢?如果把自己经营家庭的套路说出来,儿女不一定会接受,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父母和儿女生活的时代也不一样。

生活在礼仪之邦,凡事都要“礼”字当先。

古人把婚嫁、入洞房等规矩,称为“周公之礼”其中的意思,值得我们琢磨,并根据现实社会状况,推陈出新,从侠义推进到广义。毕竟,精华和糟粕,不能一概而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礼数”告诉儿女,他们若是做到了,婚姻自然会更有温度,也会天长地久。

01

夫妻知书达理,才能相处愉快。

西周初年,人们对婚姻习俗是没有概念的,并且很混乱。

周公作为周武王的权臣,决定从改变婚配规矩开始,规范人们的行为。

当时,周公制定的规矩是,婚配要有七个环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

双方的家庭,互相送礼定亲,询问对方的名字和家庭情况,选择一个好的结婚日,在敲锣打鼓的喜气氛围里,就拜天地,成家立业。

经过一系列的环节之后,夫妻两个人从陌生变得熟悉,形成合作共事的关系。如果把一系列的礼节保留和延续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古时候的模仿夫妻,都是非常儒雅的,就算是有矛盾,也不会彼此伤害,能够好好沟通。

比方说,举案齐眉的典故中,妻子孟光穿粗布衣,操持家务,把盘子举到眉毛的高度,体现对丈夫的关心。

当丈夫决定隐居时,孟光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体现了夫唱妇随的礼仪。

俗话说:“礼之所去,刑之所加也。”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了礼仪,就会乱套,接下来就可能是打官司来解决家庭矛盾了,甚至打官司离婚,分配家庭财产。

如果家庭和家庭之间,没有了礼仪,就会上升到捣乱公共秩序的地步,或者违法犯罪。从而被法律制裁。比方说,有的人背叛了婚姻,长期和第三者在一起,就属于被制裁的范畴了。

想一想,我们在结婚之前的一段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彼此都能包容,理解,遇到难题了,也会奋不顾身地挡在前面。结婚的那一天,经历了很多的礼节。把美好的画面延续下去,就能倍加珍惜缘分。

02

夫妻同频同梦,才能白头偕老。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是一个很讲礼貌的人,因此他常常做梦,都会想到周公的礼仪。

顺着孔子的说法,我们把做梦,理解为“周公之梦”。

更重要的是,孔子根据周公对婚姻的礼仪,进行了改良,把敦伦舍去了,不纳入正规的礼仪,并称为“合卺”。

“合卺”的主要意思是说,夫妻“共牢而食”,一起吃喝。可以理解为一起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字面的意思,还是夫妻两个人喝交杯酒,表示亲密无间。

好的婚姻和家庭,夫妻是同频共振的,就是做梦,也是同一个梦,把白天想到的、沟通的,请到梦里来。

比方说,夫妻白天商议,如何在后山建立一个养殖场。夜里他们会梦见鸡鸭成群,收入滚滚来的场景。

如果夫妻出现了同床异梦的情况,那就需要反思了,也许婚姻出现了裂痕。

在西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为了谋生,建了一个卖酒的店铺。日子很苦,但是夫妻有一个共同目标——让司马相如努力读书,考取功名。

在唐代,马周没有做宰相之前,借住在王媪家里。虽然他们还不是夫妻,但是都希望能够马周的才华能得到赏识,因而王媪抓住机会,把马周推荐给前来买东西的中郎将常何。

不管当下过什么日子,只要夫妻同梦,积极追梦,就能梦想成真。等圆梦之后,夫妻就真正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走到任何年纪,都是左膀右臂。

03

夫妻培养儿女,才能传承希望。

周公先后辅佐了周武王、周成王,形成了“形而上之礼”的理论。

其礼法涉及到喝酒、治理国家、社会秩序、君王位置传承等方面。

周成王年幼的时候,周公摄政。有人认为,周公有可能谋反。因而,周公主动请辞,去楚地躲避。

有一天,周成王在仓库里发现一个盒子,里面记录了周公为他祈祷的言语,感动得泪流满面。接着,周公再次被重用。

周公摄政时,还有“握发吐脯”等典故,他时时刻刻记得国家大事,连吃饭洗头都可以暂时放下。他的言行,深度影响了年幼的成王。

做人若如周公一样,就能以大局为重,对身边的人很大度。夫妻若是如周公,就能彼此包容,并且培育出好的子孙。

当夫妻一起培育儿女的时候,就会发现,家庭谁都不能缺少,每个人都有特别的作用。丈夫阳刚,妻子温柔,夫妻唱对台戏,儿女根据父母的言行举止,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了言传身教的效果。

一个家庭,儿女很争气,夫妻就会努力赚钱,帮助儿女读书创业,从而谁都没有心思去胡思乱想,心思会集中在家里。

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这是一个既定的结果,那么今天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谁又会舍得离家呢?

04

夫妻相伴,不容易,不简单。如果没有礼仪的约束,就难免会突破道德的底线,触碰法律。因而,我们要“以礼待人”。

作为父母,不能时时刻刻参与儿女的婚姻和家庭,但是可以把礼仪传给他们,让小家庭有秩序地运行,和谐而美好。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但是礼节是大同小异的,需要早点明白。

夫妻一辈子,你若彬彬有礼,我必礼尚往来。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