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厦门人少,比台湾古早,这座滨海老城安逸到被人遗忘,好吃好玩节奏慢,想在这养老!

 与春天同行 2023-07-12 发布于青海
提起福建,十个人有九个最先想到的都是厦门。

但其实,福建还有个地方,它不仅适合你来厦门的时候捎带脚来逛一逛,甚至专程为它而来也很值得。

图片
图片

这里,海景不输三亚,清新文艺清澈一个都不缺。

图片

这里,有媲美美国一号公路的绝美沿海公路,此生不去心不安。

图片

这里,藏着最浓重且地道的闽南文化,充满了传奇色彩。

图片

这里,就是漳州

图片


· 01
被土楼带火的滨海老城


土楼,不仅是福建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2008年,福建46座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其中,漳州占了一半,有23座。

图片

“土楼”顾名思义就是用“土”做成的楼房,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压建造墙体,楼顶再覆以火烧的瓦盖,经久不损。

土楼以家族和同姓为一个居住群体,一般的可供二三百人居住,特大型土楼可住七八百人。

换言之,一座土楼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图片

这些奇特而伟大的建筑,散落在山间、溪水边、田埂间……

这是一种生活,更是一道风景。

图片

南靖土楼汇集了现存最高、最大、最小、最奇特和保护最完好的土楼。


图片

田螺坑品的是“四菜一汤”。

田螺坑土楼群由一座方楼(步云楼)、三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一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

四个圆形建筑,将正方形建筑围绕在中心。

建筑学家美曰:“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也被人们戏称为“四菜一汤”。

图片
图片

裕昌楼赏的是“东歪西斜”。

裕昌楼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号称“中国的比萨斜塔”。

从外面看,裕昌楼比一般土楼规模大一些,但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你走进土楼,就会发现它的立柱都是歪的,三楼往右斜,四楼往左斜,而五楼回廊又朝着另一个方向歪,最大的倾度达到了15°。

有人要说,“那这不就是一座危楼?”

事实上,这座不太板正的土楼已经稳稳当当存在了近700年,期间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雨,也经历了多次地震,仍风雨不动,安如泰山 。

图片
图片

塔下村游的是“小桥流水”。

来塔下村,你会有双重收获。

这里的土楼形状非常丰富,除了常见的圆形、方形土楼,还有围裙型、曲尺形的。

这些土楼散布在小河两岸,沿岸漫步,无论是青砖小楼、跨溪的石拱桥,还是楼前屋后的鹅卵石小径,都给人一种隐世的向往生活之景。

花个15分钟爬上小山顶的观景台,便可收获一幅“太极”水乡全景图。

图片
图片

河坑土楼群

河坑村没有被列入南靖县统一管理的土楼旅游A线和B线,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游客相较而言要少很多,商业气息并不那么重,而是保持了质朴的土楼风貌。

土楼里面还住着老居民,村民们一如往常地生活着。

阳光好的时候,一起在外面晒太阳,谁家中午做到大菜,隔壁都飘香,孩子晚上在朋友家留宿,其实也就在同层不远处,烟火味十足。

图片
图片


· 02
比江南更有韵味的古镇

云水谣

2005年底,电影《云水谣》在此拍摄取景,小镇因此声名大噪,此后便更名为“云水谣”。

来这里,可以追寻电影里的浪漫情节。

图片
图片

在云水谣有一条贯穿的小溪,增添了这里的灵气和秀美,溪水岸边有十几棵百年老榕。

脚踩着的是疙疙瘩瘩的石子路,古道旁是百年历史的老房屋,耳边充盈着风车带动的水流声......

图片
图片

葱郁的百年巨榕低吻着平缓清澈的溪流,青黝可鉴的鹅卵石古道纵横穿插在黄土老屋之间。

端起略带着余温的茶杯,环顾四周的榕树、流水和村庄,一种抛开尘世间的浮华和聒噪的洒脱顿时充斥着心中。

图片
图片

那些白天的美景,在夜色和灯光中展现出另一番风情。

也正是来到这里,才会明白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真的太写实了。

图片
图片

埭美古村

埭美古村是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被誉为“闽南第一村”。

560多年的风雨洗刷,也带不走这个世外桃源对这片土地的传承与热爱。

图片
图片

据说带火这个村子的是一个马拉西亚摄影师,他将拍摄的照片传到网上,迷倒了很多的人,所以就名声在外了,甚至传到了国外。

276座民居,排列有序,历经了多次地震,依然无恙,也堪称闽南文化的一大奇迹。

图片


· 03
多彩耀眼的1300多年


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保存着不少的古迹保留了古建筑,充满了历史的印记。

在这里,走着逛着,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闽南乡土风情。

图片

在现代“夜经济”的改造下,夜色中的古城俨然变身另一种风格,流光溢彩、闪耀夺目。

走在这里,青瓦错落有致,蜿蜒前行,你总能品出一丝水乡的古韵。

老一辈留下的东西,在今天依旧熠熠生辉。

图片

威震阁


威震阁,俗称八卦楼,坐落在漳州战备大桥桥头,始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威镇阁为三层建制,高大典雅而不失潇洒,气势非凡。

图片

落日的余晖,照耀着这座古城,总会有一种恍世感。

待到灯光亮起,便彻底坠入这片太平盛世,夜色中的威震阁特别辉煌,仿佛置身历史长河的交汇口。

图片

灵通岩

灵通山,号称“闽南第一山”  。

灵通山又称大峰山,直至明代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便把大峰山称之为灵通山。   

灵通岩上的灵通寺,为这座山增添了不少仙气。

图片

寺庙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盘石覆盖,下是悬崖绝壁。

唯有一条“天梯”小径可以攀登。

图片

附近的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化为珍珠般的雨滴,飘落于小径、古寺之上。

游人至此,无不叹为观止。

图片



· 04
比厦门更小清新的海风


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是中国唯一的滨海火山地质地貌风景区。

在距今4600万年至70万年之间,这里曾发生过八次以上的火山喷发,海岸边黑色的火山岩,像极了科幻大片里的场景。

图片

但走上小岛,将会收获一片完全不同风格的景致。

框型立体长廊、海天相接的天空之境、鸟巢造型的座椅、海边的白色秋千、透明的玻璃球、色彩缤纷的热气球、文艺的巴士车……处处都透着清新文艺。

婀娜的海湾在浪花的揉捏下扭动着玉体,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所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静坐在海边,耳畔不只有海浪的声音,还有人们的欢声笑语。

午后,就来沿海有独具特色的饮吧,点两杯喝的,吹吹海风,别提多惬意了。

图片

东山岛

之前就听闻,逛遍福州的人,最爱的度假地其实不是厦门,而是这个名气大不抵厦门的东山岛。

图片

它就像是青春小说里的场景。

静坐在海边,阳光倾撒,微风拂面,听着喜欢的音乐,看海浪拍击沙滩。

图片

热门景点,太吵,冷门景点,萧瑟,而东山岛刚刚好,不会过分喧嚣,也不会过于冷清。

行走在鱼骨沙洲,会产生出一种漫步海洋的错觉,初见南门湾,还以为穿越到梦幻的五渔村。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蓝,沿岸还有清新葱茏的林带,每一个海湾,每一道美食,都是美好的邂逅。

图片
图片

对一个地方最大的肯定,不是离开时候会赋予这里再多的美丽词藻,而是来了之后,就不想离开。

东山岛就是一个会让人想留下来的小岛。

图片
图片

苏峰山环岛公路

当然,来到东山岛还隐藏着一个最舒服的玩法。

一定少不了来苏峰山环岛公路看海。

图片
图片

这条环岛公路就在苏峰山下,一半是大海,一半是高山。

站在苏峰山登高望远,全岛尽收眼底,大片的草地、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及温暖的风

图片
图片

可以租一辆单车,或是沿着步道漫步,公路弯入半山,尽头就是海洋。

自驾其上,满目尽是深邃浩瀚,每一个行驶其中的人,总会忍不住停下来驻足欣赏。

图片
图片

镇海角


中国的海域有很多,但是还是忍不住偏爱这里。

镇海角是龙海市最东边的一个安静的海角,也是能够以假乱真的“小垦丁”。

图片

镇海角在镇海卫伸出海边的凸出地,这里有两座灯塔,一新一旧,新的还在使用,旧的已经废弃。

站在陆地上,眼前是300度海景,脚下是繁花盛开的草地,吹着凉凉的海风,一切都是这么美好。

图片
图片


· 05
最地道的闽南古早味


都说,玩在苏杭二州,吃在漳泉二州。

以食为天”这句话算是被漳州人拿捏住了。

卤面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早餐,面条劲道,卤汤浓郁,加上自己喜欢的辅料,一碗下肚特别满足。

图片

碱面条煮熟趁热在竹筛上铺制成手掌大的圆形的薄片,吃时在面上放上炸豆干,再加上各种调料,手抓面油而不腻,爽口开胃。

图片

炸得酥香的五香卷,喜欢油炸的一定不要错过。

图片

最新鲜的海味被制成酥脆鲜香的蚵仔煎,是旅行菌的心头爱。

图片

盛夏时节,再来上一碗四果汤,清凉爽口,一身燥热都被一扫而光。

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沙茶面、鸭面、牛肉面、干拌面、豆纤面、云霄水面、三角饼、麻糍、蚵仔煎、菜头粿、肉粽、豆花粉丝、锅边糊、盐鸡、猫仔粥、生烫、鱼粥......

多种多样的美食,能满足千人千口。

图片

漳州的美,在于与时间顽抗之后,沉淀下来古朴、天然、鲜活的碎片。

这里有着历史书上学不到璀璨悠久文化;

图片

这里有着情诗中才有的浪漫情节和醉人海风;

图片

这里有着弥漫在这座小城中的悠闲。

图片

千年岁月而过,这里贸易依然繁荣,古韵随处可见。

什么大富大贵,什么豪宅豪车,都要给眼下平淡的生活让步。

漳州从不做谁的影子,也没有要成为多大的光,只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细水长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