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为什么称作“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如何计算而来?

 东风无语ukprm4 2023-07-12 发布于河北

前言:我们常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五千年的历史是如何计算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的。今天作者将带您领略这五千年的历史变幻和各阶段的社会形态以及历史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怎样的意义。

中国历史为什么称作“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如何计算而来?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变化

  1. 上下五千年是如何计算的?各阶段处于怎样的社会形态?

话说上古时期,天地一片混沌,阴阳两股气息互相交缠,别无他物。万年后,天地间一声巨响,一把巨斧劈开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随后世界归于宁静祥和。古人无法知道世界和人类的起源,就创造了“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后来人类中出现了一些大能者,比如“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他们教人们种地、生火、盖房、畜牧等。当然,以上内容没有具体的年份记载,更没有加以佐证的史书考证,属于上古传说,自然也就不算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

目前比较公认的上下五千年起始年为黄帝、炎帝时期。《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大量关于黄帝的事迹,在比较早期的《国语》、《左传》中描写了当时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和平共处的景象,包括《山海经》中也有关于黄帝的记载,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帝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中国历史为什么称作“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如何计算而来?

黄帝

据有关史料记载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皇帝时期的统治者的权力更替采用的是“禅让制”,即部落选举有能力者担任下一任首领。一直到大禹的儿子启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夏朝(也有观点认为是禹建立的夏朝),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结束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从此“世袭制”登上了历史舞台,“家天下”的权利传承制度开始。

四百多年后,公元前1600年“汤”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这是目前世界各国公认的中国历史的年代起始,到现在共计3600年,因为目前出土的青铜器和最早的文字记载(甲骨文)就是在商朝。所以目前很多国家认为我国只有3600年的历史,这本身并没有错,因为根据考古发现,目前能拿出证据确定最早出现文字的时期就是商朝,但是根据史料记载,黄帝、炎帝、尧、舜等人物确实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只是还没有考古发现加以佐证。

商朝后期,周武王姬发发动了著名的“牧野之战”,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存在年代最长的王朝,共791年。所以我国奴隶制时期的国家一共有夏、商、周三个朝代,共计1595年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中央集权制王朝,这也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统一。

综上所述,如果以公元元年倒推的话,有史书记载的中国公元前的历史为2700年左右。

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开始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历史开启了一段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历史史诗。

这里有人可能会比较好奇公元0年是中国的哪个朝代。其实历史上没有公元0年的说法,公元0年即为公元元年,当时正好是西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平帝在位时期,随后便是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史称“新莽”,之后刘秀又重新建立东汉。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秦皇汉武天下大统到英雄辈出的三国乱世;从群雄并起的南北朝到短命的隋王朝;从盛世大唐到命运多舛的南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铁骑称霸中原,最后却倒在那个放牛娃朱重八的手里。纵观历史风云变幻,只凭后人说,这里就不再赘述。

中国历史为什么称作“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如何计算而来?

朱元璋

时间来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百年屈辱的坎坷之路。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三民主义”发动的辛亥革命,正式推倒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中国正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进入“民主、共和”制时期。

至此,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到公元1911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历史总共经历了2386年的封建社会。同时我们经常所说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从公元前2697年的黄帝即位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为时间段,共计4608年。今天我们笼统的称之为“上下五千年”。

2 . 五千年历史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文思想爆发发生在春秋时期,史称:诸子百家。其中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大道无为、道法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礼”、“仁”;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创始人:韩非,主张强法治国;兵家代表人物:孙武,擅长军事理论和军事活动;纵横家代表人物:鬼谷子,擅长知大局、长谋略;阴阳家讲究阴阳五行,还有农家、杂家、名家等。

儒家的思想从汉朝起就被君王视作治国理念,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每个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可以看透自然法则,今人又何忧无师焉?强大如当时的大秦帝国,主张法家以法为本的治国理念,不过云云十五载便被推翻。现代人所讲究的阴阳风水、五行之说何尝不是起源两千多年前的阴阳学说?现代战争运用孙子兵法的案例比比皆是,就连《狂飙》中的高启强通过看《孙子兵法》也能成为黑帮老大。

直到今日,我们也能依稀听见清晨的校园传来“人之初,性本善···”的袅袅余音;我们依然拥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卑好学;我的孩子浪费粮食时,我会告诉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会惊叹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我会悲鸣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独;我会感伤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凉;我亦会惆怅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历史不仅仅是历史,那是一段承载着古人思想和年代变幻并让无数后人为之敬仰的史诗。这就是五千年的历史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

最后,借用唐太宗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