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篇文章,是我哭着写完的!

 文都比邻心理学 2023-07-12 发布于北京

学姐简介:三跨一战上岸天师347,初复试均为方向第一,其中专业课266分。

【初复试双第一】天师心理347的高效背书方法(针对一轮)

23考研已经结束快200天了,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考研带给我心理上的转变,一个考研人究竟从中获得了什么?

精华摘要

1.高中时一个人在外地上学,青春期内心的迷惘与压抑,逐渐造就了我极度内向敏感的性格,现在想来哪怕是稍微接触一点点心理学,都不会那么的手足无措
2.初次接触心理学的惊喜,并没有随着时间削弱,反而愈发的清晰,原来真的有这么有意思的知识,原来我可以通过学习来保障自己未来的生活和职业
3.我是一个注意力极易被分散的人,用心理学的话说,双加工能力很差,于是我卸载了所有社交软件,微信的几个考研公众号完全可以cover考研人一年的信息源。
4.时间来到十月份,沉没成本逐渐上升,也是一个弃考高峰期,此时的焦虑氛围达到小高潮。
5.这一年我从家里很少得到积极反馈,冬天后疫情肆虐,和他们长期共处一室令我苦恼,直到出成绩前夕他们仍在质疑我,后来我方向第一拟录取,他们不再评头论足
6.人生是旷野,玛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告诉我们,当自己亲自去实践、探索、并付出努力后,更可能找到一个指引自己生活的价值观和目标。
7.这八个月来,我的朋友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她们都不在我身边,有些已经工作,有些还在念书,但出成绩后我给她们打电话,眼泪再也绷不住,电话那头也传来她们的啜泣声。
8.心理学考研到底为我带来了什么,我想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这个曾经因过于理想化而屡屡碰壁的女孩儿,终于在23年迎来自己的纪元。
(扫码了解天师大心理学课程)

考研前

大学时期

高中时我一个人在外地上学,青春期内心的迷惘与压抑,逐渐造就了我极度内向敏感的性格,现在想来哪怕是稍微接触一点点心理学,都不会那么的手足无措。

这样的状态我去了更远的地方上大学,我开始放逐自己,挂科、逃课越来越频繁,许多学科竞赛我都是在结束几个月后才听说,我慢慢迷失在花花世界中。

我看着大家都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他们热情、勇敢,而我一直在原地。

后来和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再见,我开始慢慢找回自己,努力补救下终于过了四六级,在大三末期找到了一份实习,是梦想的公司、梦想的城市,我开始期待着新生活的到来。

实习期

21年12月31日,我独自乘上去往浦东机场的航班,踏上追梦的路途。

但现实是残酷的,刚到上海的第三天,就被无良房东骗走了所有钱,这给初入社会的我带来一记重拳。

但我还是整理好心情,在第二天上班、汇报工作,下班、洗漱睡觉。

因为囊中羞涩,我住的地方离市区很远,每天的通勤时间长达三小时,每天晚上下地铁后,我一个人骑车在漆黑的公路上,我问自己这样值得吗?你真的开心吗?

现在看来,那时我正在经历自我同一性危机,我找不到一个可以支撑未来生活的价值引导,上海对那时的我来说更像一个符号,我没有足够的能量和能力留在那里,我的内心深处呼唤的是重启,而不是逃离。

疫情前夕我回到家乡,慢慢理清思绪,再次出发。

考研中

备考初试

暑假前后

初次接触心理学的惊喜,并没有随着时间削弱,反而愈发的清晰,原来真的有这么有意思的知识,原来我可以通过学习来保障自己未来的生活和职业。

看普心时,我分不清额叶、颞叶,就把大脑的侧切图画了很多遍,那几天我心里一直是美队那句“I can do this all day.”

不出意外的,背书非常难熬。我七月份就开始背书了,许多理论念着很拗口,却要求完整默写,我总是想,荣格会不会想到下个世纪在他热爱的神秘东方有这么一群人在背他的理论呢?

但万事开头难,从第二轮背诵开始,我就建立起了自信,越背越顺。

我是一个注意力极易被分散的人,用心理学的话说,双加工能力很差,于是我卸载了所有社交软件,微信的几个考研公众号完全可以cover考研人一年的信息源。

累了就背会单词、看会儿社会心理学(大家可以自行选择有趣的简单活动),或者趴桌子上眯会儿。

这里建议大家放松时尽量远离手机,因为在互联网上冲浪其实还是在信息加工,也很费眼睛,还不如听会歌、打个盹儿。

报名后

时间来到十月份,沉没成本逐渐上升,也是一个弃考高峰期,此时的焦虑氛围达到小高潮。

报名前三天我还在纠结报认知还是咨询方向,但后来冷静下来,我对生物和计算机一无所知,想报考认知方向更多的是一种慕强心理,我回溯过去,我是一个晚熟的人,许多早该明白的道理却在毕业后才渐渐明晰,但心理学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它通向疗伤、和解,它让我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

也是那几天,我逐渐明确了考研的终极目标——向心理咨询进军,尽可能地帮到更多的人,达成疗愈大众的愿望。

冲刺期

进入11月,因为是毕业后才开始考研,家里普遍不看好我,这一年我从家里很少得到积极反馈,冬天后疫情肆虐,和他们长期共处一室令我苦恼,直到出成绩前夕他们仍在质疑我,后来我方向第一拟录取,他们不再评头论足(大家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有利因素,尽量多找社会支持,亲友的支持很重要)

不过正因如此,我对考研的信念愈发坚定,从11月开始我平均每天学习11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和锻炼,我时刻处于沉浸式学习状态,现在回想起仍觉得十分充实。

关于自我同一性,我深知自己能找到热爱的事非常幸运,但我还是想和各位考研的大家说,无论是家长希望自己考研,还是跟风卷,带着这样的想法到后期会很痛苦,尤其是背书,很容易让意志不坚定的人信念反复崩溃。

人生是旷野,玛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告诉我们,当自己亲自去实践、探索、并付出努力后,更可能找到一个指引自己生活的价值观和目标。

大胆去尝试吧,这个寻找的过程是考研带给我的宝贵财富。

出成绩

出成绩的那一刻,我真正体验到社会心理学中的“高峰体验”。

那些重复来重复去的理论,那些写了无数遍的实验模板,都融入进了我的血液。

这八个月来,我的朋友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她们都不在我身边,有些已经工作,有些还在念书,但出成绩后我给她们打电话,眼泪再也绷不住,电话那头也传来她们的啜泣声。

备考复试

我主要准备实统测三科,因为初试已经背熟了基础知识,所以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面试上。
在荣格的理论中,我是内倾型人格,我比较担心在老师面前卡壳、出糗。
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我保持每天八小时的学习时间,吃完晚饭后和研友在楼下喂猫,心情和初试时比起来轻松了不少。
但我还是隐隐担忧,这一次上岸就在我面前,任何疏忽都可能错失良机。

三月底我和研友给猫猫买了许多好吃的,之后互相道别,各自踏上了去外地复试的旅程。

考研后

拟录取后

出结果的那个下午,我正在狗咖看柴犬睡觉,微信突然推送学信网的消息,上面写着一志愿待录取。
这一刻终于来临,从去年四月备考到现在,紧绷的神经终于开始放松,我感到彻底的满足,想象过无数次的喜极而泣,竟是今天这般平静。

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这向上的过程令我着迷。

暑假

复试后我回到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戒断反应”,我失落,发现自己很难适应重归平静的生活,我怀念高效率的学习时光,怀念挑灯夜读的沉浸式背书,我才发现自己是喜欢挑战的。

现在已是七月,我逐渐恢复了平静又快乐的心境,但我仍在回味,反复咀嚼,时时回顾。

我们生活在一个容错率很低的环境,我迷失过,困惑过,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去寻找自我,看起来我被远远甩在同龄人身后,大家都劝我在小县城随便找个工作,但我知道不能就这样算了。

我之前从未想过要继续念书,心理学为我无意间提供了这个契机,考研就这样降临在我的生活中,但恰恰是它的应试属性为我带来了自我实现。

写在最后:

心理学考研到底为我带来了什么,我想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这个曾经因过于理想化而屡屡碰壁的女孩儿,终于在23年迎来自己的纪元。

软广时间,哈哈,如果你觉得写的不错,

那就来听听针对天师大理科的背书策略吧,就在明天晚上7点,视频号直播,不要忘记点击预约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