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走进郁金香家长成长学堂的共修课堂:只需一元学费,却让父母们迎来蜕变。

 郁金香抗抑郁 2023-07-12 发布于浙江
今日导读  

   如果你还在好奇郁金香家长学堂的共修模式,如果你还没有加入爸爸妈妈学习的大部队,如果你还没有下决心开始自己的自我成长之路。那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感受到在郁金香携手成长的氛围,并给你激励和鼓舞,我们希望告诉你:在这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大家一起互相搀扶着向前走。

    该文是郁金香家长学堂二阶段共修的一次纪实,作者是当晚参加共修的一位妈妈,她用心记录了整个课堂的发生,并写下自己的体悟。而这就是在郁金香,每天都在进行的,一年只需一元报名费的家长学堂共修的真实情况。

    在这里,向内求,是我们坚定的前行方向;在这里,我们不是给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帮助你开启自身的智慧;在这里,我们不是教导你如何改变和塑造孩子,而是让你一次次不断回到自身,拨开自己的伤痛,直面自己的恐惧,继而绽放全新的生命。

    这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正为它的挑战性,它注定是一条属于勇敢者的道路。然而,请不要害怕,因为,你会和一群人一起前行。

本文作者为郁金香家长学堂2023年二阶段第3期3班学员

辅导员:上酸菜的翠花

这是她的第二次共修心得体会


这是《郁金香》的第378个家长成长故事

上翠花老师的课,真的是非常烧脑的。记得第二次共修结束后,我一直在回味翠花老师对我们说的这段话:

你不是来见我,你是来见你自己的。我没有那么多投射给你,也没有那么多移情给你。这是个破我执、看清好多问题、并实现穿越和突破的地方。

在二阶段的第二次共修课上,包括我在内,总计有三位妈妈提出了三个问题,外加翠花老师讲到的一位爸爸曾提到过的孩子打游戏问题,短短一个晚上的时光,我们一起在内心的世界中探索。

而最后的最后,我发现,我们讨论的终点,都是回归到同一个中心思想:家长真正的成长之路,是勇敢向内求,而非向外抓取,不去内观、回避内心。正因为家长一直向外求,所以ta只看到了外面的人,而没有去关注那个人行为背后的意图以及意图后的需要和感受。

一句话,点醒了在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我

共修最开始,我就提了一个问题:观呼吸和正念冥想有何不同?我练习哪一个更好呢?

按我们寻常学习的惯例,往往是学生问,老师答,因此,我提出这个问题,其实是想听到翠花老师明确的讲解和答复。

结果没想到,翠花老师先让我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又邀请其他妈妈说出她们各自的看法,当云舒妈妈说“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时,我瞬间豁然开朗,是啊,这个问题还需问吗?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随后,老师通过我上次提交的心得和今天在课上及群里的表达,大胆猜测出,我太追求完美。

一时间,我被老师穿透心底的慧眼金睛给怔住了。

是啊,追求完美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自己上学时,强迫自己考第一;孩子上学时,强求孩子考第一。

为了让领导认可自己所干的工作,我晚上不睡觉的干,只为了第二天听到领导当着同事们的面表扬我的那句话:知道什么是快速工作法了吧!

为了一句表扬,我累个半死,老公常说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儿子则告诫我,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伤害。

但我却长期落入这个自设的怪圈中无法自拔,我快乐吗?从来都没有感受过,所以,在我的影响下,孩子注定是感受不到快乐的。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专门有一节是讲如何战胜完美主义的,共修课后,我又细读了一遍,“完美主义的背后始终都有恐惧的影子,因为恐惧,他们停不下来,只要一停下,他们就会强烈地不安,然后马上心惊胆战起来。所以,为了寻求解脱,他们的完美强迫症又可悲地复发了。”

写到这里,我决定不再追求完美,允许自己慢点儿写心得,明天、后天,离下次共修还有一周呢。是的,我先睡了,从当下的这一刻开始,战胜完美主义。

感恩翠花老师,一句话点醒了在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我。

一群人的支持,激发一位妈妈内在的智慧

今天上午,趁工作之余,我再次回顾了当晚共修我们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来自春天妈妈:

春天妈妈:我接受不了老公吃饭时在孩子面前抱怨。

翠花老师:让他来找我,你能做到吗?

春天妈妈:做不到。

翠花老师:让他来学习,你能做到吗?

春天妈妈:做不到。

翠花老师:让他吃饭时在孩子面前不抱怨,你能做到吗?

春天妈妈:做不到。

翠花老师:你这也做不到,那也做不到,那你听完我跟你的对话,你怎么想?

春天妈妈:我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翠花老师:不求回报也包含不求他的改变啊,那你今天想表达啥呢?那你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他啊?

春天妈妈:他在孩子面前抱怨,这一点儿我是接受不了的。

翠花老师:那你不接受也找不到其他的办法,所以呢?你需要我从哪里帮你呢?

到这里,春天妈妈又说了一遍开始问的那个问题,又绕回去了。

当时,我是非常想告诉春天妈妈的,如果改变不了老公,那你改变自己啊!你通过学习和成长,不去抱怨老公,不就得了吗?所以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我自己的问题,别人看得一清二楚,但自己就是看不到方向,春天妈妈也一样,说着说着就绕回去了。

此时我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1、当自己有解不开的困惑时,要把自己抽离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自己,或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2、从翠花老师与春天妈妈的对话中我学到了,若要助人,不要直接给她答案,而是要她自己去悟,又回到了老师的那句名言上:一盎司自己的智慧胜过别人一吨的智慧,一盎司自己的力量胜过别人一吨的力量。

继续那晚春天妈妈与翠花老师的对话:

翠花老师:你不接受老公在饭桌上对着孩子的面抱怨的行为,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吗?

春天妈妈:是的。


翠花老师:那你刚才说的这些告诉过你老公吗?

春天妈妈:告诉过,但是没用。

此时,翠花老师开始征求各位妈妈们的意见,让作为旁观者的她们给到春天妈妈一些帮助。

Slow妈妈:可以借鉴《镜子的法则》中的故事去尝试,给老公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蓝天妈妈:要看到老公背后的需求,是有焦虑和恐惧在的,我们只有升起同情和慈悲心才会接纳,我们用自己的主观思想给对方下了定义,事情本无对错之分,我们却给它定义了对错。这个问题有我执在里面,要细细觉察。

云舒妈妈:在春天妈妈心里,对老公有很多鄙视和愤怒,应该多看看老公背后的想法,他是想让你变的更好。

静心妈妈:不管是老公还是孩子,我们每个人想让家庭安稳、平和,能正常的运转,就要多看对方的优点,不要拿上锤子到处去找钉子,夫妻关系处理不好,亲子关系是处理不好的。

听到几位妈妈的回答,我当时内心的感受是:妈妈们都好智慧哦,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翠花老师接着对春天妈妈说:你听了家长们真诚的发言,你用三句话总结一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春天妈妈:我看到了是我紧抓住老公不放,我看到了老公背后的痛,所以,我要多修自己,尽量跟老公搞好关系。


那一刻,我感到春天妈妈真正内在的智慧被激发出来了。

但同时,她长久被压抑的情绪也开始释放了,在我们这个安全的共修场域里,她边哭边向我们倾诉她的不容易,把憋了许久的委屈倒出来了。

翠花老师:那你留在他身边的最大理由是什么呢?

春天妈妈:是为了孩子,所以我才不计他的前嫌,因为他在他父母那里没有得到关爱,他不配合我不要紧,只要在孩子面前不抱怨就行。


说到这里,由于时间有限,翠花老师果断出手,通过引领春天妈妈进入潜意识,为春天妈妈做了一个内在小孩的疗愈。

当春天妈妈大声喊出: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是有价值的,我值得拥有人世间最美好的存在,我是值得被爱时,她的内心已充满了力量。

在这次共修中,我领教了翠花老师这位高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功底,真叫人叹为观止,佩服至极啊。

郁金香的共修模式:让个体在团体中获得支持

翠花老师的总结更让我对心理学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从春天妈妈的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家太喜欢从外在去解决问题,然而,真正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是我们在向内的探索中完成的。

我们的心理世界其实分两部分:表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

表意识层面的东西和现实中的人事物是相关的,是我们可以听得到、看得到的,而我们看不到、表达不出来的,是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正因为潜意识的难以捉摸,大家若无对自己有深刻的觉察,就很容易被问题套住,一直被表象迷惑,在外在上下功夫,始终走不出来。

而且,一旦问题在潜意识层面形成,外在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因为,我们会习惯性掩盖和压抑自己身体内潜意识的东西,日积月累下来,积压的问题会越来越多,且它不会因为你今天想通了,明天就不出现了。

恰恰相反,它不仅会出现,而且会反复出现,甚至还带有强迫性,它不仅不会自行消灭,甚至还会引起连锁反应,往往是前一个问题没处理掉,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分好几步进行探索。

此时,获取团体的支持就特别重要。

就拿春天妈妈这个案例来说吧,作为一个个体,其实她能做到和能看到的是有限的,因此,此时就必须有一个人或一群人给她支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引领她走进潜意识层面,把她积压在身体能量层面的东西做一个梳理。

正如在这次共修中,翠花老师对春天妈妈的引导和旁观几位妈妈们的看见,最终帮助春天妈妈直达问题的核心并释放了情绪,完成了一次清理,我想,这也就是郁金香设置集体共修的目的所在:让一个个体在团体中获得支持。

家长自我成长的终极方向,是向内求

再次回到当晚的共修,第三个问题,是云舒妈妈提的:

我家女儿去年8月成功复学,学业是没问题的,就是人际关系上不与人交往,她感到很孤独,我成了她唯一的情感出口,她还是很自卑的,我有点儿带不动她,我的困惑是,我怎样做才能支持到她呢?


收到这位家长的疑问后,翠花老师别出心裁,让共修的妈妈们参与一个团体体验,让云舒妈妈在团体体验中找到答案。

参与体验的妈妈们共有20多人,老师将大家分成A、B、C、D四个组,然后给每个组的成员编了号,每组的1号代表孩子,2、3、4、5号代表妈妈,然后每组的妈妈代表依次说出自己讲给孩子的话,再让身为孩子代表的妈妈来表达自己听到这些话语后的感受。

以B组为例:

B组2号妈妈说:没事儿,孩子,你慢慢来。

B组3号妈妈说:孩子,现在不交往没关系,以后想交往再交往,活在当下。

B组4号妈妈说:孩子,你是不是渴望交到朋友呢?

B组5号妈妈说:孩子,妈妈是你永远的朋友。

四位妈妈代表说完后,翠花老师问B组1号孩子代表:你最想投向哪位妈妈的怀抱?

1号孩子代表不假思索地说:3号。

旁观完这个团体体验,我在思考,为什么1号孩子代表愿意投向3号妈妈的怀抱?

我认为,是因为3号妈妈允许孩子不与人交往,她心甘情愿地接受孩子不与人交往的样子、接受她本来的样子,孩子感受到了妈妈无条件的爱,如果孩子感受到自己无论怎样,妈妈都能接纳我、爱我,她的内心反倒会生起一种力量,会大胆的与人交往。

所以,云舒妈妈当下要做的不是转向孩子,而是观向自己、做自己、爱自己,当她内心爱满自溢时,孩子就能感受到来自妈妈无条件的爱了。

所以,问题最终又回归到了我们家长共修的终极主题:向内求。

关于孩子沉迷游戏的探讨

当晚大家讨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位爸爸曾经向翠花老师求助的问题:为啥孩子会沉迷在游戏中?希望老师能给自己支个招。

翠花老师说,你想让我给你方法让孩子不沉迷游戏,这还是在向外求。

那位爸爸曾经因为孩子玩游戏砸了三部手机和一台电脑。

翠花老师问那位爸爸,孩子为什么会打游戏,那位爸爸也讲了很多原因,但老师说,你认为孩子沉迷游戏真的只是这些看得见的原因吗?

老师继续说: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呢?因为游戏本身是很简单的,反馈很及时,打好有奖,打坏再来一次。游戏本身给了孩子一个自主选择的权利,想打“王者荣耀”我就打“王者荣耀”,想打“我的世界”就打“我的世界”,我可以选择我喜欢的,我可以选择我擅长的,我学了什么技能在同学们中间一炫,马上就能看到同学们的反馈。

家长如果因为孩子沉迷游戏而担忧焦虑,不妨扪心自问:仅仅这几个地方,我们做父母的能做到吗?能给到孩子吗?

所以说,孩子沉迷游戏,不仅仅是打游戏能让孩子开心的问题,而是反应了很深很深的内在问题。

孩子想要的爱我们做父母的能给到吗?我们能把孩子的选择权交还给孩子吗?能允许孩子做他自己吗?能一心一意的陪伴孩子、及时给到孩子想要的反馈吗?

于是,话题中心最终又回到了我们共修的主题:向内求。

因此,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事向内求,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去修炼的。

感恩智慧且大爱的翠花老师!感恩同修的各位家人们!

我们一起努力向内求!!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有公益稿酬喔。点击投稿

注:本文中的辅导员翠花老师,是目前郑州郁金香陪伴长,2016年因为孩子问题结识郁金香,并因此走上自我成长之路,2018年开始在武汉当地组织家长学堂公益线下活动,2020年10月份正式成为郁金香辅导员,并同月在《和你有约》栏目讲述自己的故事,目前,翠花老师担任郁金香家长学堂二阶段辅导员,每一期公益带领家长10次共修,已持续两年,给予许多家长朋友无私的帮助。非常感恩翠花老师的爱心付出,翠花老师同时也是郁金香金牌陪伴者


猜你还想看

抑郁休学3年,走出迷雾、接纳父母、回归真我

一想到孩子,我就坐立不安、内心焦躁

30岁回望过去,发现抑郁变成了一堂课

抗郁26年,我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

虽经历过3次抑郁复发:不怕复发也不会复发

拨开抑郁迷雾,觉醒真实自我

孩子休学,我学会放下

走出十年抑郁,黑洞的尽头是彩虹

被抑郁困扰,辞职回家、闭门不出

重度抑郁、焦虑、思维强迫,摸打滚爬一路

别让焦虑,一步步拖累你的人生 | 焦虑测评

怎么办?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 抑郁测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